捡了几个门生,吊打天下读书人

第4章 第一堂课

“你先前选择的是哪几门科目?”

吕及第忙道:“学生主修文学,辅修的是算学和……农工学。”

吕及第说到农工学之时,语气中带着些许心虚。

大夏学风盛行,科考不限于圣人经典,而是分为六科。

分别为文学(四书五经),算学(数算天文),兵学(骑射统兵),礼学(国礼邦交),法学(司法监察),农工学(农业工事)。

其中必修文学,辅修两门自选学科,科举时依据报名时填写的三门学科考试。

而农工学乃是公认的不入流,大多是出身贫贱的寒门学子才会有所倾向,将来的成就也比不得选修其他学科的学子。

但也有好处,入门门槛低。

苏铭点点头,没说什么,语气依旧肃然道:“那么就从选科开始。”

听到这话,吕及第心里有些急了,从选科开始?难不成自己学了这么久的学科要荒废了转而选修其他?

若是换了脾气暴躁的学生,只怕要破口大骂了。

这已经不是误人子弟那么简单了,这是赤裸裸的害人啊!

但是吕及第总觉得自己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在告诉自己,恩师绝对是正确的!

苏铭继续道:“为师先看看你适合哪些学科再做判断。”

听着这话,吕及第才算是松了口气,不过心里依然不是很轻松。

毕竟选科乃是一件大事,就相当于选择一个毕生努力的方向,开头就错了,你还想抵达终点?

苏铭自然是出于这一层考虑。

“先从法学开始,为师给你出三道测试题,你不必顾虑太多,答不上来也无妨。”

“嗯。”吕及第按捺住内心的焦躁,点点头,静待下文。

就听苏铭清了清嗓子,随意的问道:

“假如为师被判死刑,会留下案底吗?影响为师另谋差事吗?”

苏铭的话直接给吕及第干宕机了,他愣在当场,脑子里好像有什么要长出来了,痒痒的。

见他不说话,苏铭又问道:“乡试之前,你拿着银票贿赂主考官,却不料被拒收,那么考官算不算是触犯了大夏律中的银钞法?”

吕及第眼睛瞪圆,说不出话来。

苏铭继续问道:“为师膝下无子,于东阳街有一处小院,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那么为师去世后你作为为师的唯一门生,能依据大夏律继承法继承到这处小院吗?”

“……”

吕及第彻底懵逼了,他没想到苏铭问出的问题如此奇葩!

哪有考官会丧心病狂到这种地步啊?

这题倒不是很难,反而很简单,只要在选科前上过大学堂的,可以说是一眼便能得出答案来……

哎?不对啊!

吕及第发现了不对劲儿的地方,之前的自己绝不可能这么快想明白这题目中的弯弯绕!怎么这次反应这么快?

仿佛脑海深处遗忘的知识也被唤醒了。

难道自己变聪明了?

陡然间,他的脑海中闪过了一个令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想法,很快就自我否定了。

怎么可能会突然变聪明呢?一定是自己的错觉!

他凝眸深思,露出一脸凝重的表情来。

这题……一定不是看上去这么简单!

他抬头正对上苏铭睿智而又威严的眼神,一阵后怕涌上心头。

险些又被自己的猪脑骗了!

一旁的苏铭看的皱眉,智障都能答上来的题他咋还没答出来?

这系统不会是假的吧?名师效应带来的双倍增幅就这?

这狗屁名师效应特么也不管用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乾摄政王
大乾摄政王
一觉醒来,社畜刘骏穿越成了大乾王朝的王爷。本想终于能过上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美女如云荣华富贵享用不尽的美好生活,哪曾想朝堂上奸臣当道政斗不断,外部强敌环伺虎视眈眈。好不容易过上了梦里才有的日子,却总有人眼红?那就怪不得刘骏下手黑了!且看刘骏如何智斗奸臣平定内忧,如何横扫天下要万国来贺!
锦夜华城
大秦我扶苏最强暴君
大秦我扶苏最强暴君
穿越大秦,成为了长公子扶苏,激活系统,只要诛杀叛逆便能获得成功值!于是,扶苏开启了自己开挂的人生……至此,诸子百家听到公子扶苏之名,无不为之战栗!嬴政:来人,给我诛杀六国余孽!影密卫统领章邯:陛下,早就被长公子做完了啊!嬴政:来人,我要征服匈奴!黄金火骑兵统领蒙恬:陛下,哪里还有什么匈奴,都被长公子收服了……
抠鼻子小屁孩
三国之东方再起
三国之东方再起
世界四大帝国之首的大汉帝国已经大厦将倾,而其他三大帝国中,罗马正在内部争权夺利,安息帝国尚未衰弱,贵霜帝国开始向西域扩张。一个新的帝国取代了大汉,东方帝国再次崛起,世界风云突变,当东方第一次大规模西征,无边的铁骑踏破欧亚大陆,东西方文明迎来一次大碰撞。书友群:530490126
暗影与曙光
大明武夫
大明武夫
赵进平凡一生,没想到在明末有了新的开始他要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凭手中矛,平万里河山,这就是大明武夫
特别白
西凉董魔王
西凉董魔王
(本书剧毒,已有多名神农丧命。恳请各位读者三思而后行。最好看完简介在决定是否看书。)吾名董卓董仲颖,诞于陇西霸西凉。天下英雄谁敌手?唯我西凉董魔王。召唤猛将战群雄,天下尽归董仲颖。西收羌族灭北匈,脚踏贵霜战罗马。围剿海兽斩诸神,守卫国门卫天下。“就让我们西凉儿郎,打烂那群娘炮兵,撕碎那世家大族虚伪的脸面!”(有乱入,不喜误入。)(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宋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