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记从家徒四壁开始

第337章 小康村

待众人跟随谢小凡一起抵达谢小凡为他们准备好的村庄,只见村口便是一个大大的牌楼,上书三个大字——小康村!

“小凡呐,何为小康村?”谢长根瞪着圆圆的小眼睛,迷惑地问道。

谢小凡闻言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冲韩秀成道:“师兄,要不你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只见韩秀成微微点头道:“《诗经》有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老百姓太劳苦,也该稍稍得到安乐了!不知道我说的是否正确?”

“师兄果然大才!我取这‘小康’二字,正是此意!希望以后我们的村民,可以安居乐业,享受衣食无忧的美好生活!”

“好好好!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相信以后我们小康村一定可以实现这样的生活!”谢长根闻言也赶忙点头道。

(注:“小康”出自《诗经·大雅·民劳》,邓爷爷当年引用这个词汇,描绘了广大群众在未来能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一种生活状态,正如当下。)

随后众人便随着谢小凡一起进入了小康村。小康村的整体建设与索县新村大致相同。

一进村便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广场之大,足以容纳几千上万人同时聚集。不过此刻广场让搭了一排巨大的临时灶台,此时正有很多人正在灶前忙碌着。

这些人都是谢小凡安排来给村民们准备接风宴的。

这一路虽然他们也不缺吃的,但因为赶路,自然是怎么简单怎么来。甚至为此村民们还提前准备了不少的炒面。

那玩意充饥自然没问题,可天天吃,谁也受不了!因而此刻闻着不断飘散而来的饭菜香味,村民们都不争气地咽起口水来!

孩子们一个个都赶忙跑去灶台那边,紧紧盯着灶台里的各种菜肴。这个时候虽然还吃不上,但是能看看,也能起到望梅止渴的作用!

只不过大人们的脸上可就挂不住了!一个个赶忙训斥着自家的孩子,让他们不要丢了新村和谢小凡的脸面。

谢小凡却丝毫不以为意,笑着说道:“没关系,让孩子们在这玩吧。饭菜还得一会,我先带大家参观一下整个村落。”

随即谢小凡便当起了向导来,对众人说道:“刚才大家是从东边过来的,村口通往北边的那条路,往北走不到一里,就有一个小镇叫夏溪镇,大家日后若是缺什么少什么,都可以去镇上采买。”

“村口那两座是箭楼,用来以防万一。这里是学堂,这次咱们的学堂建的比以前双河村的还要大,还要宽敞!”

“太好了,太好了!”韩秀成一听,赶忙高兴的连连点头。他最关心的便是此事。新村的学堂因为当时建的时候太赶时间,因此很多地方都不够完善,可是被他吐槽了多次。

“六爷爷,这是咱们的谢氏祠堂。以后,咱们一族恐怕便要在此安家了!”

“好!好!好啊!”谢长根连说数个好字。人越老便越看重这些。如今见谢小凡考虑的如此周到,他们自然是十分满意。

“罗族长,这边这个是给你们罗氏建的祠堂。”

“什么?我们也有?”罗族长闻言顿时一怔。在新村的时候,他见到谢氏祠堂的时候,曾经跟罗大山提过一嘴,希望他们罗氏也可以建一座祠堂。

后来罗大山便硬着头皮向谢小凡提及了此事,当初谢小凡只是说等以后有机会了便落实此事。

罗族长还以为那是谢小凡的托词,没想到谢小凡真的将此事记在了心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实习小道长
实习小道长
一具竖着浮在水中的无名女尸被打捞上案之后,城南市便接二连三的在半夜三更时发生了恐怖碎尸案!来自北区分局的菜鸟林非跟着师傅老胡在调查碎尸案时竟无意中解开一个几年前被定为“意外”的交通案件!这到底是巧合?还是有人在暗中布下的阴谋?.......“哥们儿!那是吸血鬼不是僵尸!”“有差别吗?”“吸血鬼你得用十字架!僵尸才用桃木剑……”“咦!别搞得这么严谨嘛!都说了、我还在实习,拿错装备很正常的啦!”“艹…
八黎
抗战之我的县大队
抗战之我的县大队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杨栋身怀抗日奇侠系统穿越到29军军事训练团,拯救祖国先从拯救他们开始!
云的朋友
待机而动
待机而动
每一段岁月都会给人们留下不同的时代印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风云再起,纷争不断,日本军队进驻中国,刀冷血热,多少无辜的老弱妇孺成为了日本军人刀下的冤魂,他们鲜艳的血液静静的流淌在地上,它让整个中国大地都染上了一抹红,变得格外的刺眼,刺痛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战争是人类最野蛮和最愚蠢的行为,日本野心家为了满足私欲,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日本人的侵略,更是如同一场充满血腥的梦魇笼罩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头
萧泊言
将军伶
将军伶
我是新的将军,我是老的伶人,战场千里裹黄沙,一支长枪露寒芒。权利是谋略的战场,老将军的死,我终将查清楚。
星河封尘
七十年代那场战争
七十年代那场战争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中国与越南爆发战争。刚刚入伍不到半年的吴江龙随部队开往前线。中国军队一路猛攻,攻取谅山后,中国突然主动叫停,向全军下达了后撤命令。吴江龙在撤退前的最后一场阻击战中,与连队失去联系。为摆脱敌人追击,吴江龙孤身一人陷入丛林。在丛林中鏖战一月后才展转回到国内。这时,中国与越南的的战争并未停止。吴江龙凭着丰富战斗经验参加了两山战斗。本篇通过一名战士的战斗经历,完整地叙述了七九年自卫反
即雨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