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重塑大唐

第115章 险失城门

李琨道:“节帅,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卑职还是建议出兵剿灭李昌言,否则以后其他将领效仿,都可以质疑上官,岂不是乱套了?”

“节帅,卑职也建议出兵,战争岂会没有伤亡,李昌言不杀,今后还怎么领兵?”

“卑职也赞成出兵....此风不可长....”

其他几名将领纷纷附和。

“城中各营士兵可还稳定?”郑畋心中非常纠结,长安久攻不下,近十万勤王军已经将周边各州县霍霍的差不多了,凤翔军内部如今矛盾重重,若再跟李昌言打一仗,情况只会更糟。

“禀节帅,日食一升真的吃不饱,士兵们颇有怨言,长此下去恐参与哗变之人会更多....”

吴长史一脸担忧,“节帅,虽然城中还有一万多驻军,可就怕士兵们饿着肚子明日不愿意参战。”

“这还不算最糟糕的,卑职怕交战的时候有些居心不良之人趁机煽动士兵哗变就麻烦了。”

郑畋越听越烦躁,心中权衡一番,终于下了决心,“诸位回去之后安抚好士兵的情绪,明日必须一战解决李昌言。”

“卑职告退....”

见郑畋做了决定,诸位将领也不再说什么,各怀心思地离开了。

“节帅,明日卑职愿领兵出战....”李琨道。

郑畋眉头微皱,说道:“明日的事情明日再说,你今晚安排人手,密切留意各营的动向。”

李琨神情微变,“节帅,您是担心城中潜伏着李昌言的内应?”

郑畋点点头,“联想起本月士兵哗变一事,李昌言兵逼凤翔怕是谋划有一段时间了。”

李琨一脸不屑,“他区区一个行军司马野心不小,竟敢妄想节度使之职....”

郑畋长叹道:“这年头有野心的又岂止他一个人?”

“卑职先去巡营了,节帅不必忧虑,明日一战定会将那忘恩负义的李昌言拿下!”

李琨一脸无奈,他跟随郑畋多年,眼看着郑畋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长安周边的局势却越来越糟糕。

待李琨离开,郑畋迈步走近书房,从书桌上拿起前几日刚收到的来自润州的书信,郑凝绩在信中讲述了自己这几个月在润州的所见所闻,对李侃也是大夸特夸,斩刘浩,定常州,取义兴,灭山匪,施新政,一桩一件都是惊心动魄。

郑畋很难理解一位在十六王府待了十几年,常伴青灯古佛,不问政事的亲王为何短短数月判若两人,仅凭一己之力在千里之外群狼环伺的浙西这么快站住脚。

更让人难于理解的是李侃数月前的两条忠告,竟然都一一应验了,难不成他真的得到先帝或者仙人的托梦?

在信中,李侃对李昌言兵逼凤翔的事情做了预测,而且也给出了建议,交出兵权离开凤翔,去成都或者润州。

“哎....是去是留就看明天一战了。”

郑凝绩收起书信,长叹一声,缓缓靠在椅背上,心中还是很纠结,情感上他应该相信李侃,接受李侃的建议离开,理智上他应该坚守凤翔,完成对李儇的承诺,这个关键的时刻将节度使之位拱手让出他不甘心,也不放心。

这一夜,郑畋辗转反侧,直到丑时才睡下,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听见有人叫他。

“出什么事了?”郑畋猛然惊醒,听出是副将李琨的声音,急忙起床披衣。

“节帅...大事不妙,城南城北有不少民宅走水,城西城东有士兵哗变冲击城门。”

郑畋神色大震,“你说什么?士兵哗变?有多少人?”

“东门有一两百人,已经被葛都尉控制住了,西门可能有好几百人,郑都尉已经领兵过去镇压了...卑职怀疑城南城北民居走水和士兵哗变都是李昌言策划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地表最强吕布
地表最强吕布
重活一世,有了前世的教训,历尽一番洗礼之后,吕布的称霸之路也由此拉开了序幕;是为汉将还是为诸侯或是大将,吕布的心中早已有了决断,这一世当不叫诸天负他,这一世当不叫他负友人,这一世当不叫寒门受压迫;这一世当叫汉室长青!群号:783,245,345)
青衫夜狸
大宋第一提刑官
大宋第一提刑官
静谧的荒山古庙里为何埋藏着累累白骨?飞舞在空中的花灯为何是人皮的模样?银装素裹的大地上为何有一具红色的雪人?双重密室里的尸体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看法医专业大学生吴谦穿越至南宋,破命案、斗罪犯、入仕途,收留乖巧可爱的小萝莉当丫鬟,拉拢酷爱装X的白衣少侠做搭档,开启大宋提刑官破解各种离奇命案的精彩之路……
李小书生
三国篮坛传说
三国篮坛传说
“教练,我会控球组织,我还会突破分球,让我加入球队吧!”“我们已经有了先发刘备、替补孙乾,第三替补张达,满员了……”“教练,我的投篮很厉害的,让我加入球队吧!”“你再厉害能有张飞厉害,能有关羽的‘上弦月’厉害?”“教练,我……”“你什么?额,我们这是男子篮球队,你一个小姑娘跑来干什么?”“我会暖床!”“……”“哎呀,教练你怎么流鼻血啦?”
深幻
秦武风云
秦武风云
长平之战,伏尸百万,血流成河,鲜血染红天际。辉俊被人从死人堆里拖出,小小年纪,仇恨却充斥双眼。当世正值百家争鸣之时,英杰才俊并出,江湖再起波澜。
姜姗
重生明末当皇帝
重生明末当皇帝
现代人朱宇一夜醒来成为了木匠皇帝朱由校,传说中的一代昏君,然而他发现事实并非这么回事。他并不是至高无上的,反而是随时都可能丢掉小命的傀儡皇帝。明亡,亡于财政破产。一边是外患不断,一边是代表商人利益的东林党操控朝政、阻碍国家税法改革,一边又是天灾不断。为了挽救这个迟暮的王朝,从此君王不早朝。并走上了疯狂的敛财之路,经营皇庄、皇店、开设工厂、四处抄家。“昏君啊!比万历还贪。”“暴君啊!当初瞎了眼,竟扶
夏烽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