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俘虏求生记

第104章 地球

在漫漫的宇宙旅途中,通天晓始终坚定地追寻着擎天柱的踪迹。不论经历怎样的欢乐与悲伤,不论路途如何坎坷曲折,他从未停下脚步。然而,越是接近目的地,他内心深处的焦虑与不安便愈发强烈。

当他精准地测算出解密得到的坐标与宜居星球的运行轨迹大相径庭时,他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他一直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在还原受损信息与解密过程中,出现了致命的错误。而那些指引他们的原始信息,已在钢铁意志号的爆炸中灰飞烟灭。

通天晓长长叹了口气。目光中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郁,如同被厚重的云层遮住的灿烂阳光,隐约透露出丝丝无奈。他轻轻闭上光学镜,将那些失落与苦涩深埋心底。周围的空气仿佛也感染了他的忧郁,弥漫着一股沉重的气息,如同寒风刮过荒芜的原野,凄凉而寂寥。

他目光轻轻地划过那些曾经充满生命力的坐标,如今它们只是一串串冰冷的数字,失去了令人期待的色彩。他的手指轻轻蜷缩,就像要抓住一缕逝去的期许,却仍旧两手空空。

曾经的得而复失,满怀憧憬中的骤然变故,如同残酷的轮回,一次次地折磨着他的心灵。孤独和无望如同黑夜的阴影,似乎永远伴随着他。然而,这一切,正如锻造宝剑的熊熊火焰,砥砺着他的意志。

通天晓永不会在挫折中沉沦。在这渺茫的希望中,他仍然坚定前行,勇敢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面对未知的旅程,通天晓早已习以为常。唯一让他不习惯的是,那具棺材里如今只有白虹喜欢的能量罐子,而不再是白虹本人。

这些年,那些曾经追随他的战友们、不同出身的汽车人们、那个自认为胆小,骨子里却骄傲勇毅的白虹,都已离去,只留下那些备份下来的影像资料,成为通天晓心中永恒的缅怀。

通天晓并非多愁善感的人,但当他的手按上自己的火种仓时,那跳跃着的亮蓝色火种中偶尔闪现的一两点白色星光,让他不禁想起白虹火种中的原生能量。正是那一点原生能量保护了他从锈病瘟疫中幸存下来。他轻轻按上自己的火种仓,感受着那微弱的温度,如同触摸到了已逝故人的灵魂。

夜枭号在银河边缘航行,通天晓深信,他解密的加密坐标与真实坐标相去不远。突然间,飞船的警报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通天晓急忙查看,屏幕显示,大约一塞时路之外,一股强大的能量波动正汹涌而过,而一座太空桥正在开启!

太空桥技术,这可是赛博坦星球的高科技产物!通天晓立刻决定前往查看。随着距离的逐渐拉近,夜枭号侦测的数据愈发清晰具体。然而,通天晓还没有足够靠近,那座仪器侦测到的太空桥却已经关闭,他再也无法一探究竟。但仅凭所获得的数据,他可以确定,这股能量是通过太空桥传送过来的,而且这能量和太空桥都源自赛博坦星球!

能量最终射向了一个附近的飞行环境十分安全的星系。通天晓欣喜地发现,夜枭号的扫描仪越来越清晰地检测出多个汽车人的信号!看来,他来对了地方!

白虹无比后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神光下的变革时代
神光下的变革时代
神明治愈伤痛只在一念之间,但人间医者才懂得关怀,神明不事生产不食糟糠,因而不识人间疾苦,神明屹立于苍穹大殿之上,不曾知晓开山凿石,修筑壁垒的艰辛——神没有人心。——圣城拉普兰德大主教我亲手将挚爱之人送上断头台,为的只是改变,我亲手屠戮万千残敌,为的同样是改变,时候到了,神不能再凌驾于天际,他终有坠落之时。——罗德.加斯科因信念与信仰的冲突,人权与神权的争锋,魔法与智慧的较量。变革的时代来临了。书友
猫喵喵
魔兽世界之妹控天下
魔兽世界之妹控天下
妹控宅男被劈死,魂魄奇遇符文之力,穿越到魔兽世界,被呆萌妹妹指使着为人族而战。沃克说:北伐,不去,多危险呀。瑞丝气鼓鼓的说道:身为王国一员你居然不去,哼,你不去我去,作为王国牧师哪怕是低级牧师也要为王国出力。沃克急了:别介,你乖乖在家里待着,我去就行,你这小身子骨去了哥怕找不到你的骨头。沃克很怂包,可一扯上妹妹那就是暴君。以后每三天六章保底
痴憨胖子
那女子
那女子
汉儒刘向说,夏姬好美,灭国破陈,走二大夫,杀子之身,殆误楚庄,败乱巫臣,子反悔惧,申公族分。一个弱女子惹起偌大风云,你信吗?
九折肱
奥特之怪兽掌控者
奥特之怪兽掌控者
【新人练笔之作,不定期更新,慎入!】带着前世自己创作的战斗仪来到迪迦奥特曼世界,开局一只雷德王,击败怪兽,夺取力量,进化自身,直至踏上进化的终点。“做人是有极限的,所以我不做人了。”“我是忒耶努斯,地球的保护者。”“吾名路西法,晨星帝国的路西法大帝,秩序的传播者!”
咸鱼拌白菜
九州棋
九州棋
一名九州修真界普普通通的少女,一名身世来历不明的少年。当他没有记忆、茫然无助地醒来,忘了所有的一切、忘了自己,独独只记得一个女孩。于是她歪头好奇地看着他——“是什么样的女孩呢?什么样的女孩,让你即便是忘了自己,也要记得她?”因百年前的一场神魔大战而流落在外的神器九州棋似乎是与他们毫无关联的事情,又似乎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只是他们两人俱都对于那可掌控九州生杀大权的九州棋没有任何兴趣。他只记得那
丹青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