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拱元年于唐河之战中违诏出战,大破辽军,追击至满城斩首一万五千级,获马万匹。
次年在徐河之战中再败辽军,打击补给线是辽军耶律休哥的老战术了。
此番故伎重演企图一洗唐河战败的耻辱,但他这次面临的是个可怕的对手李继隆。
李继隆显然对整个行动作了周密部署,由于整个部队才一万人,故保持了相当的机动性和隐蔽性。
宋军的行动迅速而敏捷,以至于耶律休哥的阻击计划彻底落空。
等到耶律休哥来到后,宋军已经胜利完成补给任务开始返回了,故此徐河之战是发生在宋军补给结束返回之路上。
可见此战对辽军的打击,对于这点宋史有多记载可以证明。
李继宣传记载:“与李继隆部刍粮抵威虏,还度徐河。”
宋史《王杲传》记载:时尹继伦与寇战小衄,杲适遇贼河上,即按兵拒之,杀贼,夺所乘马。
可见尹继伦的确情况不妙,但当李继隆的大部队马上投入了战斗后,很快宋军确立了优势。
裴济等大将纷纷投入战斗辽军大败,“寇兵随之大溃,相蹂践死者无数。”
当辽军退到漕河,埋伏的孔守正部队也出击了,经过战斗辽军大将大盈被杀。
按宋史记载:“此战宋军斩首达到了数千级,获牛马,铠仗甚众”,这可以算是个大捷了。
这一战后数年内辽军南下的强度明显减弱,可见此战对辽军的打击。
对于辽国的耶律休哥来说军事生涯的高峰就此过去,这也是他和宋军的最后一次大型战役。
唐河,徐河两次败于李继隆之手不能不说是其辉煌军事生涯的遗憾。
而李继隆作为战役指挥官当然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徐河之战充分体现了李继隆的沉着,机智和勇猛以及独到的用兵艺术。
不愧为潘美,曹彬之后,宋军阵营之头牌。而范廷召,李继宣,裴济,王杲等人也在徐河之战表现不凡。
徐河之战不仅是李继隆和尹继伦的功劳,更是广大宋军将士共同努力的结果。
耶律休哥先输一招后,如果就此收兵,应当不会有太大问题。
当然于越不甘心就这样结束,于是带领仅仅三万人一路追踪宋军,企图寻找机会发动攻击。
宋军行动迅速,渡过徐河,辽军也一路尾随深入来到了徐河和唐河之间。
一支三万人的部队这样深入到唐徐河之间的重点防御核心地带,无疑极大的冒险。
李继隆针对辽军的行动也做出了相应部署,派定州副部署孔守正带领人马埋伏于徐河之北的漕河。
另外,命千人设伏城北十里,这千人很显然可能就是尹继伦的部队了。
这个手法和李继隆在唐河打败耶律休哥的手法如出一辙,不过唐河战役伏兵被攻击,没有起到作用,完全靠的是正面突击。
而这次徐河战役李继隆运气好的出奇,耶律休哥竟然对这支伏兵毫无举动,只顾着向前追击企图和宋军决战。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尹继伦的突击部队偷偷咬住了辽军。
入夜后,宋辽两军开始休整,辽军主力和宋军主力相隔约五里。
尹继伦下令厉兵秣马同时他开始了激情演说:
“寇蔑视我尔,彼南出而捷还则乘胜驱我,而北不捷亦且泄怒于我,将无遗类矣。为今日计但当卷甲衔枚,以蹑之彼锐气,前趣不虞,我之至力战而胜,足以自树。纵死犹不失为忠义,岂可泯然而死为胡地鬼乎?”
尹继伦不愧是位演说大师,他向士兵们指出了两条道路,一条做一个忠义鬼,另一条就是做胡地鬼。
这对于崇尚叶落归根的中国人无疑是个极大的激励,士兵们热血沸腾决心死战。
凌晨天还没亮,辽军开始就餐,准备用饭后进攻。而此刻宋军尹继伦已经完成了布阵,列阵于城北以待之。
而李继隆也做出了部署,方阵于前,以待鉴于宋军两军几乎都迅速结阵,备战很可能尹继伦已经把行动计划送到了李继隆手里。
和宋军积极备战相比,辽军似乎情报非常糟糕,他们还在悠哉的用餐,全然没有觉察死神的降临。
很快尹继伦首先发难,辽军陷入了混乱,一名高级将领被杀,耶律休哥也身负重伤。
【于越方食,失箸短兵,中其臂,创甚乘善马先遁】但值得注意的是尹继伦也陷入了敌人的包围突击部队的局面极为不利。
但很快其余众将齐心协力,赶上来围剿辽军,终取胜。
在历史上萧太后把辽国推向了巅峰时代,军事上更是把大宋远远甩了十几条街。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如此悬殊,大宋还基本上安然无恙呢?
这就不得不说李继隆了,堪称辽国克星,在唐河一带李继隆亲率数百步兵冒死冲入敌阵,一顿乱砍乱冲,把敌人的布阵彻底搞乱了。
接下来趁着辽军阵中混乱之际,李继隆又配合城内杀出的守军,内外夹击一下把辽军给打蒙了。
辽军虽然人数上占据优势,不过败局已定的辽军早就没心思反抗了,一股脑地溜之大吉。
是役,李继隆率军斩首一万五千级,掐死了辽国南侵的野心,特别是端拱二年的徐河之战差点要了耶律休哥的老命。李继隆成了辽人抹不去的阴影,不愧是“辽国克星”的称号啊!
可以这样说,宋朝并非没有名垂青史的名将,然而由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得位不正又担心武将造反,杯酒释兵权极大的削弱了宋军战力。
此后的历代宋朝皇帝防备武将盛于防外敌,加上朝中文官士大夫阶层只顾私利,打压武将,造成宋朝军力下降,最终自食其果亡于金国。
历史是一面镜子,宋朝空有财富,酒生梦死,灯红酒绿,纵然诗词歌赋冠绝天下,名人无数却都只是蛮夷屠刀下的肥肉。
宋之亡,亡于士大夫!皆是苟且偷生被辈,上马不能平天下,下马不能治天下,整个宋朝上至皇帝下至天下儒生都是废物体质。
宋,明两朝没有吸取晋朝亡国的教训,一味的提倡士大夫共治,皇帝只是吉祥物,听话的木偶。
为什么不直接来个君主立宪制,不用担心江山没了,因为士大夫们掌权下谁也不敢担亡国灭种之责。
那些在宋朝历史上主和派就是投降派,亡国之责他们是逃不掉的,必然是遗臭万年!”
天幕最后的话,让万界王朝所有古人都炸裂了,什么叫君主立宪制?他们自然不会理解,立宪制岂不是说让皇帝放弃皇权?
这怎么可能!皇帝们可不会答应,想放权门都没有,对那些掌控欲极强的帝王自然毫不留情对士大夫们动手,帝王一怒,尸横遍野!
天幕之言,到底在万界之中掀起多大风暴,林枫与武珊可不会关心,目的就是要整治下世家,士士夫们。
一些话就是在暗示皇帝们,聪明且又有帝王心术的皇帝知道该怎么做,而世家,士大夫们个个心惊胆战。
天幕的恐怖让万界古人算是领教了,谁才是真正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