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战国七雄

第70章 宁远之战二

第二天一早,被唐军动静惊到的清军也大举摆开阵势,康熙皇帝亲临前线,登上西台山,在黄罗伞盖下拉开千里镜,查看敌军形势。

本来清军依营而守,又有宁远坚城,拒不出战之下,唐军气焰再盛也只能徒呼奈何。

但圣祖皇帝是何等好面子的人物,前些日子又刚刚血虐了大元,怎么能在这里露怯。

既然唐军敢来挑衅,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出营列阵,干他丫的。

唐军沿着烟台河、小摸山、西山一线摆开,战阵绵延二十余里。

前排将士俱都是明盔明甲,在初春阳光的照射下,好不耀眼。

再细看下,当面无论是中军还是左右翼,都是步卒为主,看来骑兵是布置在了后方。这种布阵方式也是战场的地形决定的。

一般而言,骑兵布置在左右两翼最合适,近可侧攻敌军,退可掩护中路。

但西边山陵遍布,东边靠海跑马不便,都不适合骑兵施展,索性便放在后方压阵了事。

再向小摸山转去,影影绰绰间不甚真切,只大概看到一群人汇聚在山顶,应当是大名鼎鼎的太宗皇帝也在领着诸将查看敌情吧。

麻子哥收起千里镜,却没有下去歇息,而是看向山下的清军战阵向麾下大将问道:“费扬古,今日之战,可破唐军否?”

这边雍正的老丈人答道:“回陛下,小败唐军不难,却难言大破。”

“这却是为何?”康熙虽然也读过不少兵书,又是御驾亲征,但真要说军旅之事,比之费扬古、图海这样的老将那定然是差得远了。

“我军虽三十年未有大战,士卒颇有怠惰,但训练倒也尚可,辅之以火枪大炮之利,又有人数优势,兼且新败元军,士气高涨,挫败唐军不难。”费扬古给出自己的理由。

八旗兵战力下滑也是个缓慢的过程,远不至于入关就塌方的地步。

康雍和乾隆早期,通货膨胀还没那么严重,八旗人丁压力也没那么大,财政收入比较丰裕,训练费用有保证,纵然没有了老祖宗深山老林里杀熊搏虎的血性,基本的战斗素养还能保证。

甚至因为引入了新式装备,战力更胜清初。

乾隆皇帝更是用出旗为民的大杀器,节省财政开支,保障旗人待遇,强行让八旗兵的战斗欲望多维持了一些时日。

再后来嘛,旗丁繁衍日盛,兵额不足,两三户甚至更多人家轮着出一丁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么十几二十口人指望着一个人的收入养家糊口,日子过成什么样可想而知。

自乾隆年间达到四五千万两白银外加几百万石粮食的巅峰后,大清国的财政收入在很长时间内便维持在这一水平。

在通货膨胀和财政支出日益增加的双重压力下,大清国自乾隆晚年开始,也开始感受到了明末钱不够花的痛苦。

明代拖欠军饷,大清国有样学样,本来工资就低,财政还打折拨付,到了营里再被上级克扣,然后没事拖上一年半载,这种待遇下,日军打过来我扔枪跑路那不是太合理了。

当然了,不管十九世纪的八旗如何颓废,康熙手底下十八世纪初期的旗丁显然还有些看头,不然雍正皇帝的老丈人也不会对此战这么有信心。

费扬古接着说道:“虽然唐军可败,遽然之间却难以摧枯拉朽。奴才也跟关内过来的旗兵了解过唐军作战经过,真乃经制之师也,且士卒悍勇,非小挫能灭其势。辽西走廊一带地势狭长,不利骑兵追击,唐军又将营地修的如此坚固,我军纵胜,也难以扩大战果。最后不过是继续对峙,直到一方退去。”

听了费扬古一番言语,麻子哥有些失望,又看向图海,这位满洲正黄旗的大将躬下身子:“奴才亦是如此以为。而且,今日之战,多半不会打成决战态势。最后大概是两军碰撞一番,各自收兵回营了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追凶:三界娇楚
追凶:三界娇楚
大学毕业生苏彤偶遇一场奇异车祸,人未救到,却无意发现自身异能。从此一心想要平凡的人生被迫多姿多彩,现象环生,各路人马轮番登场,彻底颠覆她的世界观。糊里糊涂成为扯进离奇命案,穿梭于人间与地狱,又周旋于第五世界。案要破,命要保,甚至连王权斗争都不得不参与。一路走来,敌人不少,知己不缺,只是人人都背负着命运的秘密,今日不知明日事,任一路苦难重重,风云变幻,冥冥中总有希望鞭策前行……
乐游
崇祯窃听系统
崇祯窃听系统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品历史《崇祯聊天群》
叫天
汉末之海上霸业
汉末之海上霸业
穿越剧,老套路,从蛮荒交州崛起,展示的是汉末社会矛盾和一个个小人物在历史大势中的命运。
走近蝴蝶兰
大明1642
大明1642
视野中的人们麻木、绝望,他们眼眶塌陷,骨瘦如柴,早早没了人形。他们行走在荒凉的大地上,枯木残阳是最后的背景,这是天地给他们的唯一悲鸣。崇祯十五年,辽东战局彻底溃烂,中原流贼起势已成定局。卑贱者如同草芥,肉食者侵吞天下。江越只想活,再带几个不...
姐妹你苏菲掉啦
红楼之娇妻美眷
红楼之娇妻美眷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红楼世界,闯进了个人。一众薄命司的姐妹们还会薄命吗?本文为翻转类,很多事依据判词所写,但是结局却是不同。喜欢解读红楼的书友可以一起探讨!
叶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