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第四十七章 大秦的派系

11月22日,太初宫。

大秦使团专使、内阁次辅兼礼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杨升平下了马车,稍稍整理一下官服后,并未立即随着那名引路的禁卫军官步入宫门,反而回头望着广场上那座巨大的太祖帝王铜像,聚神凝视着,久久不语。

整座雕像高16.20米,重65吨,大齐太祖皇帝侧身而立,眼神深邃地望着远方,右手高高的扬起,似乎在继续引领着齐国民众,向着远方坚实而远大的目标勇往直前。

“这是一位伟大而睿智的帝王。”

杨升平心中对这位大齐的开国皇帝由衷地充满敬意,他几乎以一己之力,创立了这个强大而富庶的帝国,并将帝国的威名远播四海,成为这片广阔海洋的主人。

尽管,我大秦雄踞神州,自诩东方大国,驭民亿万,兵员亦百万之众。

但以杨升平为主的大秦开明派官员却深知,以综合国力而论,大秦是远远不如齐国的,不说财力上的差距,就是单凭军力,百万大秦官兵也未必是齐国军队的对手。

那些受训于齐国海陆军学校的秦军将领归国后,无不为齐国军队强大的火力、充分的后勤保障、先进的武器系统、专业的战斗指挥技能所震慑。虽然,齐国陆军规模不过四万余,而且还分驻本土和众多海外领地,看上去军力单薄,不成规模。

然而,熟谙齐国军队指挥动员系统的秦军将领却并不敢以齐军人少而生出丝毫轻视之心。因为,齐国实施的是一种普遍兵役制度,全体适龄国民都有义务服役参军。而且齐国还拥有这个世界上可能是最庞大、也是最为有效的战时动员机制。

据说,齐国一旦进入战时状态,他们的军队规模可以在一个月内迅速由四万人扩充至八万人,三个月后,这个数字将会变成十五到二十万,而半年后则会达到五十万。

另外,齐国还拥有众多的藩属国和海外领地,在爆发大规模战事时,想必他们也将会义无反顾地承担出兵的义务,跟随齐军征战于沙场。

当然,我大秦如此算计齐国的军力,并不是要以他们为假想敌,采取激进的反齐政策。作为同宗同源的两个汉人国家,大秦朝堂内外其实并不愿意与齐国交恶,更不想与齐国发生战争,哪怕他们持续多年扶持那个北明伪朝,哪怕他们在我大秦传统势力范围内挖墙脚搞小动作,哪怕他们经常指责我大秦实施保守而严苛的贸易政策。

我大秦目前的战略重心在北方、在西北,在那些虎视眈眈窥探中原的鞑虏和蛮夷身上。纵观历朝历代,北方胡虏边患,始终是中原王朝的生死大敌,稍有不慎,就会被其趁虚而入,夺取神州,役使我亿万华夏之民。

而齐国,所图者,无非财货贸易之利罢了。

况且与齐国贸易往来,也相应地促进了大秦的市场繁荣。茶叶、瓷器、丝绸、药材、生丝、棉花、桐油、猪鬃、矿产品等,通过齐国商人大量出口,换回了无数的金银,也为朝廷贡献了数百万两白银的市舶税。

此次前来齐国,除了要求齐国约束北明停止侵犯大秦领土外,还要取得他们相应的财政支持。为此,大秦除了继续维持此前对齐国开放的广州、福州、上海、蓬莱、钦州等几个对外贸易口岸外,还增加了扬州、安庆、武汉三个长江沿岸城市,以及宁波、即墨(今青岛即墨区)两座沿海城市,对齐国商人开放,允许在上述地区从事进出口贸易,以满足齐国贸易扩大的需求。

随着与齐秦两国经贸往来频繁,双方的联系也日益紧密,朝野内外也受到齐国的深重影响。一些海贸商人、开明学者,以及不少留学齐国的官员纷纷向朝廷建言,要革新变法,师随齐国,重科技、兴实学、办工厂,在大秦境内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从而摆脱目前愚昧落后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但此举,遭到朝堂上下众多守旧派势力的激烈反对。他们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坚决主张维护传统文化和既有的教育体系,反对借鉴齐国文化和制度。华夏文明传承千年,自有调节机制,只要施仁政,行礼义,足可维系朝廷内外一统,上下一体。

至于什么所谓的科技、器物,乃至齐国的铁路、蒸汽机车,不过是“古今之奇观,绝世之巧术”而已。

而且,一些“仁人志士”还透过现象看本质,对齐国的建立、发展、运行的逻辑,进行了研究,并总结道,“齐人之商贾与闻政,官商相保卫,资商力以养兵。”

而我华夏数千年传统,则是“中国天下为家,已更数千载,政令统于一人,财赋归诸一人,尊卑贵贱礼制殊严,士农工商品流各别,逐末之人何得妄参国是?”

对兴办工厂、倡导实业,扩大对外贸易,守旧派认为亦不可取,称“盖重农抑商所以教勤朴,而广生财之源,重士抑商多以劝德行,立制治之本,其实抑商贾之利权,即以伸朝廷爵位之权。”

嗯,说直白点,就是我大秦是官尊商卑的社会秩序,乃至朝廷权威,均是建立在压制商业的基础上的,可不能像齐国那般,官商一体,颠覆了官员士绅的“尊贵”地位,没了体统。

作为游学齐国三载,深切认识到秦齐两国之间巨大差距的杨升平,就是大秦朝堂中不折不扣的开明派。他在不同场合,都极力主张朝廷要进行一场彻底的维新变法,仿效齐国之政,厉行变革,从而像齐国一样,变得富裕而强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执耳,权利的巅峰
执耳,权利的巅峰
四战之国,看似波澜不惊的朝堂,实则内忧外患?庸碌贪财的太子,阴险毒诈的魏王,雄断专掌的皇帝,独爱孙女的文首丞相,一身反骨的废物皇长孙,一群被这个时代所抛弃的红颜知己。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又如何一步步踏上权利的巅峰?庙堂与江湖利来利往,外战内斗,恩怨情仇的纠葛,无休止的争斗,其所争虽有不同却都是为了私欲。历史的车轮被时代所限制,可终究会从岁月的长河碾过,顺应它?或改变它的方向?执天下之耳于权利的巅峰
蓦鱼儿
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
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
(主打轻松娱乐无厘头,带点儿甜,脑子请寄存)姜海穿越18载,顶着老爹的县令外壳,打造自己的乌托邦新城,逍遥富贵。然而,未婚妻的到来,一夜意外,先上车后补票。从此他的土皇帝梦开始慢慢被打碎。最后要不要自己当皇帝呢,他很纠结,当皇帝确实有点累人……姜海身边有些什么人。娘子:玩枪的将军府大小姐。老爹:机智的摆烂县令。小妈:风情万种的美妇人。文治:肌肉猛男好哥们兼护卫。武功:玉面书生理工男。郝伯:扎心补刀
黑土荒
将门枭雄
将门枭雄
穿越乱世,背负家仇,所幸一场冥婚让他拥有了可爱的小娇妻,也让他拼了命地想保护家人活下去。“陈安,你打仗要保护好自己啊。”“将军,你把金人的窝给端啦?”“陛下,我是皇后啦?”我观这江山满目疮痍,不如我自取之!
梦里寻欢1
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
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
历史文,不带修仙元素。在历代帝王中流传着一个秘密,世间有一长生者,吸其一口血可活百岁。食其肉者。。。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尧舜禹时代的小部落,获得长生不死。他环游世界,去中亚寻小麦,南美洲找玉米、土豆、红薯,操心着华夏民族的未来。长生秘密流传于世间贵族之中,为了躲避人的疯狂贪欲,他不得不隐居。历经上古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国至现代。当过部落氏族的王,看夏商周兴与亡,
冰玉草
原始人也网购
原始人也网购
“你好,我叫江枫。我现在在原始社会,遇到一帮很坏很坏的人,一帮原始人。你懂吗?我现在需要你的帮助,给我转账100块,帮我脱离生命危险。你懂我的意思吗?”π商城:“对不起,请先还钱!”江枫辞职摩旅,被意外卷入地下暗河,来到一个原始社会,手机里却只有半个系统,是个和淘宝一样的网络商城,里面的东西都要钱,可原始社会哪来的钱啊?江枫决定,等回到现代社会,一定要给π商场一个大大的差评!
十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