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明月

第14章 豆苗

谢文元回家后写了封信,让家里的下人准备交给谢秉松。

然后,就一个人进了书房。

他期待着从书籍里寻找到防治稻田蛾虫的方法。

尽管,他心里对此并无把握。家里收藏的那些书,都记载了什么学识,他大体上是知道的。

若书中真有关于防治稻田蛾虫的记载,他应该会有记忆。虽知如此,他却还是抱着一丝侥幸心理,期待藏书里出现能防治稻田蛾虫的信息。

衡州府一地,种植占城稻的农户占全府田地的七成左右。

除了一些勋戚和经世大族之外的田地之外,衡州府的水田地里,基本都种植了占城稻。

如果,今年这一波蛾虫延续到其他州府,湖广道今年的农税,有可能会引起部分民风彪悍的县域出现民变。这样的后果是普通人无法承受的。

谢文元并无拯救时局的雄心,只是,不愿意见到乡亲受苦受难。

大周承平四十余年,内部矛盾开始突显。

在湖广道南部,由于开发的比较晚,民间矛盾还不是特别明显。

近几年里,由于人口繁衍的增多,民间普通百姓的矛盾也在慢慢浮现。

在宝庆府,潭州府,长沙府等地的土地兼并已经比较严重。

在那些地势平缓的州府,许多农户失去土地,或成为闲散人员,给地方治安带来了很重的负担。

如若,今年农田歉收,势必将进一步加剧社会各个阶层的矛盾。

谢文元自认为六年的师爷经历,给他带来的是自己对世界更宽广的认识。他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降低本地社会矛盾的烈度。

同时,让自家家族能够进一步壮大。

至酉时二刻,书房门被敲响。

“扣,扣,扣。”

谢文元从沉思中转醒,抬头看了看窗外。

“进来!”

随着书房门打开,一个冠面如玉,身段硕长的少年举步进了书房。

“秉礼!见过祖父。”

谢秉礼行了一礼。

谢文元道:“礼儿,找我有事?”

谢文元看着眼前这个越长越俊俏的大孙儿,内心很是满意。

“婉瑜堂妹想明日去县城采买些端午节物品。刚刚约了孙儿,孙儿也想明日一块去县城散散心。”

谢秉礼说。

“可。”

谢文元同意了。

“秉礼大可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上科考试,实属运气不济,并不是你实力不行。适当的劳逸结合也是可以的。”

“孙儿知道了。”谢秉礼道:“爷爷自稻田处回来便进了书房。爷爷可是遇上了难决之事?”

谢文元自春节前从祁阳县返回家中,便一直在谢氏族学或家中,敦促自家几个晚辈读书学习。

他几乎每天上午都会出现在族学里。下午,会单独抽时间给某一个子侄或孙儿讲习。四个月来甚少中断。

谢秉礼参加了二月的县试,去府试时却因为风寒只考到一半便放弃了。

回到桐江里休养了大半月才恢复。

本欲回县学读书,却因为爷爷回来,觉得爷爷的学识并不比县学的夫子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什么魑魅魍魉,统统给朕叉出去
什么魑魅魍魉,统统给朕叉出去
建安四年,有着冢中枯骨之称、被各路诸侯围追堵截的袁术,在此时亦然走到了末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袁术仍然死抱着他的传国玉玺。袁术本以为这一切都结束了,可是万万没想到,皇帝之位并未离他远去。只是,听说他的传国玉玺被金人给掳走了,这一次说什么他也要重新拿回他的传国玉玺。
阿东正传
戍边五年,抓大汗跳舞给皇帝看
戍边五年,抓大汗跳舞给皇帝看
穿越历史完全没有的大梁朝,陈庆很慌,好在他是个皇子。陈庆果断要求就藩,而且是四战之地的凉州,属于是狗看了都摇头的破地方。皇帝年年都能收到陈庆的哭诉,说凉州有多穷,说凉州被三方夹击,内忧外患。偏偏这种情况下,陈庆还守住了,当皇帝好奇的巡视凉州时,整个人都惊呆了。凉州困顿,商贾不通?你这一年几百万的税是什么情况?山路崎岖?你这修满整个凉州的水泥大道什么情况?军队战力孱弱?那这七万精骑,还有十万带着火炮
人类天菜
穿越崇祯:我在大明闹革命
穿越崇祯:我在大明闹革命
穿越大明,却成为了崇祯十年的亡国皇帝崇祯朱由检。此时的大明帝国已经风雨飘摇,内忧外患。距离朱由检吊死煤山已经不足七年。经过再三观察,朱由检发现,这大明早已经烂到了根子里。所以他决定先造自己的反。造反需要个工具人,而此刻已经干的热火朝天的李自成显然不错。不过,这开局还是要先去跟李自成谈谈。
天下乐
带着女神闯汉末
带着女神闯汉末
一场浪漫表白,让新时代的废物舔狗纨绔李骏和女神双双命丧火海。转眼醒来,两人竟然双双穿越到了汉末,到了幽州辽东郡。正赶上乌桓打草谷,在女神即将被侵犯的时候,李骏觉醒系统,从此走上了不一样的人生。
悦宝凶猛
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
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
庄术是抖音的一名一位短视频博主,每一天都回抽取评论区点赞最多的制作短视频。这一天庄术看到了评论区最多的点赞为「评价一下历朝历代皇帝的评分」为了制造视频,庄术翻遍了百度百科,以及虎扑评分,却不知他收集过程资料都以直播的形势展现在诸天万界。。嬴政:哈哈哈,那么多人朕果然排在第一,千古一帝的称号朕也很喜欢,这些人倒是有些眼光。扶苏:父皇,他们好像还说了大秦二世而亡。嬴政:????「评价一下古龙小说世界的
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