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象恒说:“钟公子,价格能不能再低一点?只要钟公子答应,本官尽量说服郑船主,带兵收复台湾。”
钟君义说:“董大人,君义半价卖给郑船主,也是看在民族大义的份上才答应的。
若不是君义一直坚持,西夷人要买东明火器,不能用白银购买,必须同等价位稀缺物资交换。
恐怕尼德兰人的舰船,已经到了海州准备装货了。”
董象恒见钟君义定下了价格,这让自己想捞一把的打算落空。
更让董象恒担心的是,这会给东家,留下一个办事不利的印象。
正在自己一筹莫展之际,从厢房走出一位公子。
进来就说道:“钟公子的条件,我代表郑家答应了。”
钟君义定睛一看,眼前出现一个身着蓝衫,手摇折扇的翩翩公子。
于是就说:“公子莫非,是郑家大公子郑森郑大木?”
翩翩公子一愣,自己在江南名声不显,加上自己有一半东瀛血统,所以一直都生活低调。
自己是郑家大公子的身份,在整个江南知道的不出十人。
没想到这位钟公子,一眼就道破自己身份。
加上他方才对郑家发家史,了如指掌,这位钟公子对郑家的底细,打听的如此详细,想想都觉得后怕。
翩翩公子说:“钟公子好手段,对我郑家这么了如指掌。
方才所说的秘闻,连大木都不曾知晓。
而钟公子却能娓娓道来。大木不知钟公子有何所图?”
钟君义说:“郑公子不必介怀,对于公子的身份,君义也是偶然得知。
至于那些秘闻,君义不便告知。
至于意图嘛,还是刚才所说的民族大义。
郑公子,如今大明上下,都只是以振兴家族为荣,而鲜有以振兴民族而为者。
只想着光宗耀祖,却不思为国开疆拓土。
大明有大量遗民,流落海外近百年,近年又有大量百姓,被蛮族掠夺为奴。
朝廷都是置之不理,这可不是一个天朝上国,该有的担当。
还有那海贸,那也是掠食于民而滋养外夷。
长此以往,不出一二百年,我汉家将群狼环伺,再无天朝上国之雄威。
郑公子,以你令尊所为,君义断不会卖火器与郑家。
至于君义答应半价卖于你们,还是君义考察了郑公子虽然年少,却颇有气节,品行端正。
加上君义目前不便与尼德兰人起纠葛,但收复台湾刻不容缓。
只能借郑家之手,打痛尼德兰人,这样才能灭了西夷人,觊觎汉家船队之心,我汉家才能货通四海。
而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一家一族可以做到,必须全民族拧成一股绳。
比如你郑家有船队水手,我东明有火炮粮食,江南豪绅有布匹、茶叶、丝绸,陕西有失地农民。
郑家船队用火炮轰开他国大门,逼迫他们与大明通商。
富国打压他们本国手工业,使其依赖汉家。
贫国运送失地农民去开荒,丰富我汉家物产,大明虽幅员辽阔,但要养活亿万子民,却力有不逮。
将来子民只有更多,不为后世子孙,争取更大的生活空间,我辈之过也。
不然,我汉家王朝,永远难逃三百年一个轮回的内卷。
郑公子,君义对图谋的解释,你还满意吗?
君义很不客气的告诉你,任何阻碍我等,实现此目标者,都是我天雄军征讨的对象。
反之,则是我天雄军合作的对象。
郑家想与我天雄军合作,还是征讨的对象,就看你郑家是否真的愿意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