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汉风云录

第122章 甘州移民招募令

第二次的《募兵令》没有等到,但太守府又在城门口的公告栏上贴出了第五份公文,而这第五份公文,彻底引爆了甘州民户的热情。

因为这第五份公文,乃是兴汉镇甘州太守府《移民招募令》:兴汉镇第二批百屯计划在即,先面向甘、凉区域招募农家,凡愿前往兴汉镇参加第二批百屯计划的农家,将享有以下待遇,屯堡内千平尺院落一座,房屋三间,人均河灌水田二十亩,耕牛一头,羊五只,耕屯之农户,永不征收农税,不服徭役,募兵自愿。

此令有效期三个月,凡有意应募之农家,不限属地,均可到兴汉镇甘州太守府户民科详细咨询移民事宜。

另:本次应募仅限耕户。

兴汉镇的第一批百屯计划已经全数完成,除了大河东岸之外,还有大盐池的几个屯堡,至于在瀚海设置的牧庄,暂时还不具备屯堡的功能,尚处于完善之中。

而这次的第二批百屯计划,是要在大河西岸沿线,开春化冻之后要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做的准备,计划设立屯堡二百个,届时将密集地分布在黄河以西的沿河荒漠之中。

这二百个屯堡,以农场为主,通过在上游引水,一路按照等高线分布在水渠两侧,每个屯堡能开发的农田,都在两万亩左右,屯堡以百户为一屯。

按照这个时代的民户规模,单独的农户家,普遍都是在六人左右,也就是说,每个屯堡内,将有五百左右的劳动力,通过使用耕牛和先进农具,一个劳动力在沙荒地上耕种二十亩地,还是比较科学的。

而河西地区的甘、凉、肃、沙等州,绿洲农业发达,民户大量从事农耕,对沙荒地的耕作经验丰富,这也是老高在北行途中,传回兴汉镇给甘州的第一份刺史令。

因为政令所描述的待遇,优厚到实在让人不敢相信,因此,在政令发出之后的数日内,甘州太守府户民科,前来咨询和应募者,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也难怪民众会犹豫和踌躇,这个时代的王朝,对于普通民众也就是提供基本的安全保护而已,其根本的模式类似于,民户为王朝提供赋税和各种劳役,而王朝在收了民众的钱之后,为民众提供基本的安全方面的保证,而这个保证其实效率极其低下,就如同黑匈奴骑匪一样,地方对于这样的骑匪根本无能为力,民众反而得在缴纳税赋之后,结寨自保。

而且王朝和地方对于民众的压榨其实是无处不在的,类似兴汉镇这样大规模的用工,如果是由汉王朝组织,地方就会白白劳役民众,民众还得自带干粮,因为王朝和地方的逻辑就是,不论是修路还是建设学堂,最终走路和上学的还是民众,因此民众出钱出力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在兴汉镇这里,民众劳役给钱,类似于一种交易,而非徭役之类的劳役,民众才会如此踊跃,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在广大甘州民户严重,才是实打实的利益,而和一群连肚子都吃不饱的民众,谈其它的,都是根本无人理会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1642
大明1642
视野中的人们麻木、绝望,他们眼眶塌陷,骨瘦如柴,早早没了人形。他们行走在荒凉的大地上,枯木残阳是最后的背景,这是天地给他们的唯一悲鸣。崇祯十五年,辽东战局彻底溃烂,中原流贼起势已成定局。卑贱者如同草芥,肉食者侵吞天下。江越只想活,再带几个不...
姐妹你苏菲掉啦
红楼之娇妻美眷
红楼之娇妻美眷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红楼世界,闯进了个人。一众薄命司的姐妹们还会薄命吗?本文为翻转类,很多事依据判词所写,但是结局却是不同。喜欢解读红楼的书友可以一起探讨!
叶笑风
带着三国宝物闯水浒
带着三国宝物闯水浒
水浒108好汉,最后却以一场悲剧告终,何其憾也?叶灵带着一张三国的宝物图鉴来到这里,将无耻的宋江一脚踢飞,带领其余好汉逆天改命,驱除鞑虏,恢复汉人荣耀!(里面有许多三国宝物,喜欢《三国志》和《曹操传》的朋友们不要放过哦^_^)
异次元之门
医将婿
医将婿
【不想当将军的医生不是个好女婿】隋末唐初,王世充篡权夺位占领洛阳城建立郑国,朝廷内外,人心涣散,李唐大军一旦打来,洛阳城必将被困而沦为死城,遭殃的终究还是百姓。中秋夜,一位现代无国界战地医生穿越到这里,凭借医术和智谋布下了一个局,拯救了一座城。开启了‘苍生大医’的逍遥生活。(PS:洛阳,是一座饱经风霜的古城,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有世界第一部病因证候学巨著,也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官办医学教育体系,
二爷的烟袋
葬唐孤王
葬唐孤王
唐晚期,牛李朋党相争,宦官当政,藩镇割据;李炎突然到来,成了未来的三武灭佛皇帝——唐武宗;且看李炎如何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年代步步为营;又如何控宦官,斗朝官,平藩镇。
流连山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