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

第130章 我的故土…在何方?

【次年八月,又升虞允文为右相】

【这二人都是坚决的主战派】

【不过,虞允文更为激进,陈俊卿想缓慢图之】

【在这种情况下,辛弃疾又把自己的文章献给了虞允文,希望他上书皇帝二次北伐】

【虞允文虽说也有此意,但迟迟找不到契机】

【但这个关键时刻,宋孝宗却站了出来】

【原来当时的隆兴和议,漏谈了一件事,就是受书仪式的平等】

【金国的国书,宋帝需要起立接受,而宋国的国书,金国只需要官员接受就行】

【这在宋孝宗眼中,十分降低国格】

【虞允文便凭借这个机会赴金谈判】

【谈判内容有两个,第一个是要求金国归还北方等地】

【第二个就是更改受书仪式】

【但这种对金国没有好处的要求,金国直接拒绝】

【而虞允文也对金国心中生惧,不敢言反抗之事】

【所以,辛弃疾的建议在这个时候完全泡汤】

【他的一腔热血又一次扑空了】

【不过,本着注重人才和优待人才的理念,虞允文还是把辛弃疾的文章献给了宋孝宗】

【宋孝宗看完,很是满意,随后又一次对辛弃疾职位做出了调整,让他做了主薄】

【这次调任,又是文官】

【明明有平定天下的志向,却郁郁不得】

【在闲官的位子上,他如坐针毡】

……

秦朝

嬴政见到宋廷失败的一幕,也是笑了笑:

“那个什么合约本来就是不对等的,宋孝宗还想要重新修订,岂不是痴人说梦?

弱国没有平起平坐可言,放着可以强国的人才不用,只会空费口舌,这样的国有何来路可言?”

……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也是有些怒其不争的意味:

“辛弃疾这般胸有大志之人,就该让其去发挥自己的光芒,

这样一块金子被埋没,不只是辛弃疾一人的不幸,而是一个朝代的不幸!”

……

【这年年底,范成大的《揽辔录》出版,给了辛弃疾当头一棒】

【这本书记录的是范成大从金国到宋廷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

【在书里,辛弃疾看到从小生活的开封城已经发生大变】

【开封宫阙壮丽,民间却残破不已】

【百姓被女真人同化,穿胡衣,剃头发】

【就连口音和习俗都和女真没有丝毫差异】

【辛弃疾很是悲伤,自己心心念念的故国,日夜怀想的旧土,再也不是曾经的模样】

【正值临安繁盛的上元佳节,可辛弃疾却高兴不起来,他像游魂一样穿梭于人群之中】

【周遭的歌舞升平于他何关,望眼欲穿之下,哪里才是真正的王土】

……

明朝

于谦双目直勾勾地看着光幕,似乎是能感受到辛弃疾此时的内心。

很快,不由得哼起那一流传许久的词句: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那人,真的指那人么?还是已经样貌全无的故土?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北宋大闲人
北宋大闲人
“出事了!出事了!西街刘平把王相儿子打了!”“大伙快去看,刘平刚把丁相的外甥揍骨折了!”“还有吕相的女婿今天也在罚跪!”……意外来到北宋初年,成为皇太后刘娥的侄子,有钱又有人,刘平原本只想低调过日子,做个富贵闲富翁。奈何现实不允许,他被迫朝着顶级纨绔的方向迈进!PS:日常搞笑风,欢迎阅读~
柯不贰
行走大宋
行走大宋
韩清误入时间维度的枢纽,进入到了北宋真宗仁宗时期。面对着一突如其来的陌生,他诚惶诚恐的用着自己的机智去化解,想尽一切办法生存,通过有限的知识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低吟浅唱清风词赋,浩浩御架盛世繁华。......
以然
民国之远东巨商
民国之远东巨商
新书【重生之热血彪悍】已经上传韩家的航运产业信义和,本举步维艰。忠厚本分的大哥却非要和老奸巨猾的对手继续在这个泥潭里打滚血拼。面对内忧外患,过往声名狼藉的韩怀义决定振兴家族,从现在开始。
叁拾伍
混世小侯爷
混世小侯爷
墨宁重生了,魂穿到了某个声名狼藉的小侯爷身上,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再多的好事,也洗刷不了我的骂名,只能靠搞搞发明,怼怼人才能维持得了生活的样子
咸鱼酸菜
三国之胜谋天下
三国之胜谋天下
他,穿越三国,搅动风云!铁骑横扫。改革军制、训练特种兵,经商种田,传扬新文化,远洋贸易、、、万邦来朝。悠悠岁月,尘封多少往事。青史惜墨,难写万千悲歌!英雄谁知?坟头青草。春生秋死,岁岁更替。滚滚铁流,碾碎栉比阴谋。穹高妒才,急唤英雄入梦!斩天谁敢?河间狂徒。白云苍狗,萧萧奔走。
胜凡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