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国家的主要企业被美资掌控,其民众的思想又怎能不被美资所左右?
这个世界本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要没有利益捆绑,谁又能真心实意的爱你?
因此,此次跨国收购迅速获得了南棒与华夏政府的批准。
提及此事,国内政府颇感无奈。
彼时,国内各地招商局正忙于招商引资,渴望吸引外资,而王迪领导的启迪系却频频在海外出手,收购外国公司及投资海外企业。
若王迪动用国内资金,政府定会出面劝阻。但难就难在,王迪所用资金几乎全部来自海外收入。政府即便心有不满,也无从指责。
反而,偶尔念及启迪公司独立自主、海外收购的壮举,似乎也为华夏人争了一口气,于是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发展。
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时间回到朗科与大宇电子签署协议的第十日。
早在王迪抵达南棒之前,他便通过邓顺国向金宇中表达了收购大宇汽车的意向。起初,金宇中并未理会,甚至认为王迪异想天开。
因朗科收购大宇电子之事,金宇中对朗科进行了详尽调查,其在华夏分公司想要获得王迪的资料并不难,所以金宇中清楚王迪旗下并没有汽车行业,所谓收购自然是无稽之谈。
然而,随着大宇汽车问题日益严峻,此前与债权人达成的短暂协议在出售大宇电子后已基本履行完毕。
但新一年的到来,新的到期债务又接踵而至。
金宇中不得不再次与债权人协商新的偿债方案。
此时的金宇中已山穷水尽,除了大宇汽车外,明面上已无资产可供出售。
债权人除逼其出售大宇汽车外,已别无选择。
而在最近一次债权人会议上,债权人已明确时间限制。若金宇中在规定时间内无法提出让他们满意的偿债计划,债权人将全面接管大宇汽车。
届时,大宇汽车的命运将由不得金宇中做主。
这也正是前世他被南棒高管忽悠逃亡的诱因之一。
然而,这一世他仍留在南棒,且暂无逃亡之意。眼见大宇汽车似乎难以保全,金宇中不得不开始筹划退路。
自金融危机以来,金宇中与普通民众一样,对IMF及其背后的米国资本充满敌意。在他看来,大宇汽车之所以陷入困境,正是米国资本收割亚洲的恶果。
前世,他逃亡多国,却唯独避开罪恶之城米国,足见其内心所想。
若有选择,金宇中绝不希望大宇汽车落入米国资本之手。
在左右为难之际,一个他曾坚决拒绝的名字,渐渐在他脑海中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