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国录

第70章 项坤鹏死 各方态势

“若是想要陆冥全心全意的帮助我们,那么在他正处于危难的时候我们就不能趁虚而入,相反应当提供一些帮助,若是我们趁虚而入的话,两方夹击我们也很困难!”

秦松哼道:“难不成我堂堂大燕帝国的后方还要一个毛头小子来巩固?”

“我就不信我大燕帝国大军进入金陵郡,他陆冥能做什么?”

燕帝秦魁打断了两人的争论,开口道:“两位爱卿都在从不同的角度为我大燕尽忠,本帝很欣慰,但是盟约是我们提出来的,现在在他危难之际发难,实属名不正言不顺,不妥!”

“至于援助他的话,发兵是不可能的,临近新年,不宜出兵,可派遣一支部队押运些许武器粮草至金陵郡即可!”

秦魁的想法已经显而易见了,打心底秦魁还是想要和陆冥交好,而不是再给燕国树敌,而且还是一个就在自己边上的敌人。

“帝君圣明!”

秦国,帝都,紫龙殿。

秦鲤封看着从凉都传来的十多份战报:“对于凉都的战事诸位爱卿可有何看法?”

齐辛率先发言:“启禀帝君,依臣之见我大秦可静观其变,让他们各自消耗,届时我大军一出必有斩获!”

李璟紧随其后:“启禀帝君,臣附议!”

“现在我国南方尚有不平之象,东面洛都秦骁闲对我大秦之地虎视眈眈,北面燕国逆党也有南下侵犯之意,此时若是在于凉都陆冥树敌,大秦陷入南北夹击之困境,对我大秦百害而无一利!”

这两人平时在政治大事上都是各抒己见的,没想到现在居然一起反对自己出兵凉都,看来这凉都还真的碰不得。

一碰,燕国和洛都必定发兵,届时定会在凉都掀起腥风血雨,对秦国确是百害而无一利,空耗兵力罢了。

秦鲤封挥手道:“传本帝君诏令:边境之地加强戒备,一旦燕国和两都之地有任何风吹草动,第一时间汇报到本帝处!”

“帝君圣明!”

洛都,洛郡。

在北地郡折损大军十万之后,秦骁闲一怒之下将曹云金左迁到了一个小县做了县尉,而后又在全都范围内征兵,准备开春后就发兵一雪前耻!

而洛都本都境内,在樗郡和莱郡被陆冥相继拿下之后,剩下的蓬郡、苍梧郡、秭归郡三郡郡守害怕陆冥发难,纷纷上书表示愿意归顺陆冥,拥护陆冥为新任凉都之主!

陆冥让韩霁带着大军驻扎在了莱郡,照顾好那里的伤兵,并且重新备建两军,他自己则带着亲卫军和锦衣卫回金陵郡接见各郡郡守。

这一次他打算把科考制度搬出来,不然随着自己地盘的扩大,对于官员的需求量也会逐渐增大。

然后陆冥深刻意识到印无缺不适合做一军统帅,毕竟他的性子不允许,倒是很适合做一个贴身的护卫将军,就行如三国赵云。

他和赵云唯一不同的是赵云有勇有谋,但是印无缺就是一个妥妥的好战分子,根本不用脑袋思考问题的,你叫他打哪他绝对打哪,就算是没命了也打!

相反他的副官韩霁就很谨慎,而且思考事情也不会马马虎虎,倒是可以提拔提拔。

另外锦衣卫也有必要增加点人手了,这一次大战结束后很多人都成了孤儿,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将这些孤儿收入军营进行训练,也可以解决孤儿的难题。

两日后,陆冥到达了金陵郡,金陵郡官员和百姓在赵夕瑶的带领之下全部到了城门处来迎接他。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实习小道长
实习小道长
一具竖着浮在水中的无名女尸被打捞上案之后,城南市便接二连三的在半夜三更时发生了恐怖碎尸案!来自北区分局的菜鸟林非跟着师傅老胡在调查碎尸案时竟无意中解开一个几年前被定为“意外”的交通案件!这到底是巧合?还是有人在暗中布下的阴谋?.......“哥们儿!那是吸血鬼不是僵尸!”“有差别吗?”“吸血鬼你得用十字架!僵尸才用桃木剑……”“咦!别搞得这么严谨嘛!都说了、我还在实习,拿错装备很正常的啦!”“艹…
八黎
抗战之我的县大队
抗战之我的县大队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杨栋身怀抗日奇侠系统穿越到29军军事训练团,拯救祖国先从拯救他们开始!
云的朋友
待机而动
待机而动
每一段岁月都会给人们留下不同的时代印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风云再起,纷争不断,日本军队进驻中国,刀冷血热,多少无辜的老弱妇孺成为了日本军人刀下的冤魂,他们鲜艳的血液静静的流淌在地上,它让整个中国大地都染上了一抹红,变得格外的刺眼,刺痛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战争是人类最野蛮和最愚蠢的行为,日本野心家为了满足私欲,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日本人的侵略,更是如同一场充满血腥的梦魇笼罩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头
萧泊言
将军伶
将军伶
我是新的将军,我是老的伶人,战场千里裹黄沙,一支长枪露寒芒。权利是谋略的战场,老将军的死,我终将查清楚。
星河封尘
七十年代那场战争
七十年代那场战争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中国与越南爆发战争。刚刚入伍不到半年的吴江龙随部队开往前线。中国军队一路猛攻,攻取谅山后,中国突然主动叫停,向全军下达了后撤命令。吴江龙在撤退前的最后一场阻击战中,与连队失去联系。为摆脱敌人追击,吴江龙孤身一人陷入丛林。在丛林中鏖战一月后才展转回到国内。这时,中国与越南的的战争并未停止。吴江龙凭着丰富战斗经验参加了两山战斗。本篇通过一名战士的战斗经历,完整地叙述了七九年自卫反
即雨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