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醒时折花

第165章 人生最得意

腊月初一正日,王府上下,人人换了新衣,我当然更不能例外。

黎明时分,三个侍女已经同时来到我的房里,为我洗漱打扮,为我穿上了嫁娶时的新衣,又在我的腰带上悬了块鸳鸯玉佩。

她们也一定没有见过我现在的样子,痴痴的笑着,异口同声道:“恭喜王爷,贺喜王爷。”

“赏!”

站在镜子前,我细细地打量着自己,甚是满意,心情亦是大好。

第一次穿这样喜庆的大红色衣衫,穿在身上自有一番滋味,但我同时也在想,这一定是最后一次。

拜天地的礼堂毫无疑问的设在信王府。

悬灯结彩,装点得花团锦簇。

皇兄送来的一幅“鸾凤和鸣”四字悬在礼堂正中。

整个京城,红妆十里。

昨夜的雪白映衬的今日愈发鲜红,若站在承天门俯瞰整个京城,映入眼帘的一定是红白交错的画卷。

喜庆的羊毛红毯,替代了道路上所有的皑皑白雪,一直从信王府正厅铺设到慕容府门前。

仅为这一件事,皇兄已让宫里的绣娘足足准备了几个月。

皇兄当然为男方主婚,而为女方主婚的人,却是慕容婉。

京城里的官员,还有一些世家子弟,也一一上门送礼道贺。

就连远在北境的大将军陈靖也于昨夜返京。

母后总归没有再骗他的儿子,在月桂的陪同下,脱去了一身僧衣,换上了曾经的华贵宫装。

申时一刻,吉时已到,鞭炮连声鸣响。

一众宾客齐到大厅,赞礼生朗声赞礼。

祭完祖宗以后,我也终于骑着白马,如愿以偿的用八抬大轿将真儿迎到了王府门前。

鞭炮声一停,丝竹之声响起,众人眼前一亮,只见四位妙龄少女,簇拥着慕容真缓缓下轿,她身穿大红锦袍,头戴金银步摇,脸罩红巾,在陪同侍女的搀扶下,婀婀娜娜的跨过王府门槛,跨过火盆,来到了王府正厅。

男左女右,我与真儿并肩而立,通过一根鲜红的花束牵连在了一起。

可她的头上盖着红盖头,我并不能看到她的表情,我只听到她轻轻地呢喃了声,“和煦哥哥,你开心吗?”

开心,当然开心。

赞礼生伸长脖子,朗声喝道:“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礼成。”

“恭贺信王殿下……”

余音袅袅,没有任何意外。

皇兄跟慕容婉看起来仍相敬如宾,脸上的笑容就像是真的发自内心一样。

有笑出声的,可也有流着泪的,比如母后,比如小兰……

当然,也有看不清悲喜的,比如慕容诚,比如晏行歌……

还有一些来不及看到我幸福的人,比如,曹辉,比如朱雀……

跟我一同长大的冷冽仍没有回来,这是我唯一的遗憾。

一个人也许只有在大婚的时候才能切切实实地感觉到,自己短短地半生,竟能与这么多人相识,这岂非也是一种幸福?

信王殿下的大婚,已是自北莽归降以来的第二件大喜事,所以酒宴一直持续到了傍晚。

送完宾客,已是入夜时分,我也已呕吐了不下七八次,但我就着冷水洗了好几次脸,好让自己能清醒一些。

好让这个夜晚,是最好的我。

我从未见过别人入洞房是什么样,我也常常在想,新郎官会不会也跟我一样紧张。

外面又开始下雪。

屋里温暖如春,桌上亮着一对红烛。

她就静静地坐在床上,头上还盖着红盖头,红色的新宣被褥上,撒了枣子,花生,桂圆,以及莲子。

在看到这几样干果的时候,我本就因为醉酒的脸显得更红了。

寒冬腊月的天气,我却恨不得想要把衣服全脱下来,再痛快的洗一个凉水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乘龙傻婿
乘龙傻婿
世人说他是傻子,只因他结巴;外界嘲笑他是窝囊废,只因他晕血;他的生父替他举办葬礼,只因怕他损害家族荣誉;他以为这是自己的命,命中注定昏暗无光;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在战乱来临之际,这个别人眼中的傻子窝囊废终于发出了耀眼的光辉!
门旮旯棍
边防黑连
边防黑连
流玉穿越到一个叫蓝星的星球,这个星球四周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虫洞,无数外星文明对蓝星虎视眈眈。流玉穿越后拥有观测暗能量的能力,可以从底层打击各种已知物质,他和边防黑连的战士们一起出击,让外星文明防不胜防。真以为我种花家只会种花?敢来我们种花家撒野,就别怪我去你家种花!
玉叶留青
代管大秦,朕还没死,逆子先登基
代管大秦,朕还没死,逆子先登基
公元前219年,赢玄穿越大秦,激活系统。同年,始皇东巡,将咸阳城分别托付给扶苏,胡亥和赢玄三人代管。就此,赢玄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以铁血手腕,干扶苏,干胡亥,干大秦奸佞,干六国余孽,干诸子百家等任何反抗势力。半年时间,任何反抗势力都臣服在赢玄的铁血之下异常惊惧,赢玄已称帝。当嬴政东巡完毕,回归咸阳宫。赢玄:“父皇,你的时代已经过去,朕已登基,你莫要做些不智之举……”
七元阿七
明末天下1639
明末天下1639
崇祯十二年,即1639年,大明末年风月史即将迎来最为绚丽的一幕。当时空虫洞在崇祯十二年的苏州打开,来自后世的张守言,他不光看到了秦淮河上那即将灿烂的风月,也看到了刚刚从中原掠走四十六万人口的多尔衮,还有再次举起反旗的张献忠,以及从商雒山里奔向河南的李自成。江山与美人,他居然都想要!
武陵岛主
北宋小文豪
北宋小文豪
苏辂,人在北宋,老家眉山。生为衙内,苏辂从小锦衣玉食、娇生惯养、胸无大志,只吃得下软饭,正积极找人接盘,让自己后半辈子可以继续当一条没有理想的咸鱼。对于自己的未来,他已经做好万全的规划:要是实在找不到养得起他的老婆,他不介意继续留在家里啃老。七岁那年,苏辂回到老家,赫然发现自己两个堂哥一个叫苏轼,一个叫苏辙。苏辂眉头一皱,觉得此事并不简单!***搞笑风,日常流,新人求支持~
明日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