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觉得哪个好点,或者有什么新的办法?”
柳振东说完以后,看着盛夏,其他人也看着盛夏,都想看看她还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盛夏正在看今年的更详细的报表,发现一个隐忧的问题。
“我发现我们现在每个月上的款式都有80多款了,有时候同一个时间段款式的上线时间都比较集中,或者在淡季的时候,因为流量少,导致新款虽然也是上线一周时间,但是流量比较少。”
“我们新款的测款不应该只是看上线时间,主要是看给的流量够不够,也给每一个款式足够的曝光量,要不然样本量不够,测试的数据可能不准确的。”
“至于产能,可以分为两部分看,我们自己的产品首先是要满足我们新品测款的产品,爆款跟经典款,销量比较稳定的款,可以找第三方厂家生产。”
“我们每个月上新款的数量要根据用户规模来定,不能无限制的上,这样对用户的选择跟我们的产能跟品质把控都不利。”
盛夏的话,给了柳振东当头一棒,他这半年因为起飞吧金花的销量节节攀升,失去了之前的谨慎,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如果没有把握好度,好事也会变坏事的。
现在的模式可以测款是不错,但是如果无休止的上新款,设计师每设计一个出来就上,这对于品牌有损害,对于供应链的产能也是一种浪费。
柳振东是一个能听得进去话的大人,这一点在盛夏拉他进起飞吧金花时就知道,所以才敢把问题说的这么直白。
“小夏,还好有你,要不是你,柳叔差点又犯错误了。”
盛夏有点不好意思:“柳叔,你不嫌我多嘴就好。”
柳振东连忙说:“你是为了网店好,柳叔怎么会连这点好赖都分不清呢。今天开会提出这个问题,主要就是想听听你的看法。”
柳振东接着对大家说:“第一,按照现在新款测品的产能,振远服装厂是完全够的,我们把生产不过来的经典款跟爆款的生产交给第三方工厂来做。”
“第二,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新款从设计,到测评,到下线,的标准。”
“第三,第三方合作厂家也需要一套选择标准,跟产品的质检的检测方式,产品质量一定要把好关。”
盛夏忍不住感叹,姜还是老的辣,她就只提出了一个关键点,柳振东立马就联想到上下游的问题,以及后面的解决方向。
柳瑶是除了柳振东跟盛夏之外,经过这半年的设计工作,对供应链算是了解了一部分,算是能听懂七七八八。
顾慧跟姜志远就只能听懂一半了。
不过这三小只,好处就是不懂,我可以学习,我可以支持。
听到虽然有问题,但是貌似还好,已经有解决方案,看到盛夏鼓掌,那就跟着鼓掌吧。
于是一次隐形的危机,就这样被盛夏跟柳振东提前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