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重生记

第229章 让人有些惋惜的转变

萧锐的话一出口,便引来父亲萧瑀的不满。

萧锐的话中不但枉顾了萧瑀一直坚持的君臣大义,缺少一个臣子对君王的基本尊重,而且还以血缘姻亲的关系称杨英为姨丈,这就更加让萧瑀不能忍了。

君王之所以称孤道寡,那是世人都知道,皇权之下是没有任何亲情可言。

不见当初杨英逼着萧皇后杀萧铣?

不见当初当庭诛杀宇文化及?

在萧瑀看来,萧锐的这番行为完全就是在找死,夫妻和儿女的亲情都不顾了,更何况一个甥舅之情。

萧瑀觉得自己的儿子萧锐已经迷失在甥舅之情中不能自拔,甚至有些恃宠而骄的感觉。

现在自己和萧皇后还在,在杨英面前还有些情谊,等到自己和萧皇后离世,萧锐如此下去,后世的君王未必就会念这份情。

“萧锐,你太过放肆了!这里没有你的姨丈,只有陛下,还不跪下,向陛下认罪!!!”

萧锐想不通自己杨英一声姨丈竟然让父亲萧瑀如此愤怒,看样子要不是在御书房,恐怕他就要动用家法了。

在萧锐看来,杨英确实是陛下,需要从心里尊重,但同样也是自己的姨丈,那自己叫一声姨丈,又有什么关系。

难道非得称陛下才算是对杨英的尊重吗?

“父亲.....”

萧锐心中不满,正要趁着杨英在场和父亲辩驳一番,不料刚叫了一声父亲,便被萧瑀打断,

“这里没有你的父亲,请称我吏部尚书萧大人!!!”

听见萧瑀的话,萧锐吓得脖子一缩,显然这一次父亲是真的动怒了,父亲萧瑀在他心中的积威让不由得一心虚,

下意识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不过口中仍不甘道:

“吏部尚书萧大人,这里是陛下的书房,也就是在陛下的家中,我为何不能称陛下一声姨丈!!!”

看着心有不服的萧锐,萧瑀心中一阵哀叹,自己半生为人谨慎,怎么就生出这样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儿子,如果杨英是一般人,萧瑀当然喜欢萧锐有这一个姨丈。

可杨英是一般人吗?

他是皇帝,是陛下,是一国之君!

难道你不知道你的表姐南阳就曾说过——无情最是帝王家吗?

萧瑀恨铁不成钢地看着萧锐,此刻连骂他的心思都没有了,有些怨愤地看向杨英,好像在质问他,

你看,都是你惹出的祸端!!!

对于萧瑀的埋怨,杨英表示自己很无辜,本来是打算安排萧锐去做一些事,现在父子二人闹成这样,他也有些看不过意,

“时文,锐儿想叫姨丈叫叫吧,朕不怪罪。时文也不必与锐儿生气!!!”

此话一出,萧瑀的怨愤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是更增加一分,心中暗自嘀咕,

“老子就是想让锐儿意识到他的这番行为的严重性,你倒好,轻飘飘一句,你不怪罪,你让老子说什么?”

萧瑀心中越想越气,忍不住朝杨英抱怨道:

“陛下找我父子二人来议事,这里便是朝堂,朝堂之上只有陛下和臣工,哪来的什么姨丈和甥侄。”

“臣是要锐儿明白这个道理,你倒好,一句你不怪罪,轻飘飘带过,你让臣如何教子?”

萧瑀毕竟是个读书之人,说话还算比较克制,杨英倒是明白了萧瑀的用意,干笑两声,

“咳咳!那个时文,朕在你的心中就是一个无情之人?”

“陛下不是,陛下能保证后世之君也不是吗?”

此话一出,不仅萧瑀后悔,就连一旁的萧锐也是目瞪口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20**年,一支付责保护中东某国撤侨任务的舰队穿越到1900年9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而在现代社会中深受各种穿越剧穿越小说洗脑的穿越者们,立刻接受了穿越的现实,并且各有打算,有人想利用未来的科学技术称王称霸,甚致建立全球霸权;有人想靠自己的力量,改写中华民族的这一段屈辱历史,甚致实现普世价值;也有人想妻妾成群,腰缠万贯,过上旧时空过不上的腐败奢侈生活;还有人争权夺利,勾心斗角,每一个人都有自己
木林森444
乘龙傻婿
乘龙傻婿
世人说他是傻子,只因他结巴;外界嘲笑他是窝囊废,只因他晕血;他的生父替他举办葬礼,只因怕他损害家族荣誉;他以为这是自己的命,命中注定昏暗无光;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在战乱来临之际,这个别人眼中的傻子窝囊废终于发出了耀眼的光辉!
门旮旯棍
边防黑连
边防黑连
流玉穿越到一个叫蓝星的星球,这个星球四周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虫洞,无数外星文明对蓝星虎视眈眈。流玉穿越后拥有观测暗能量的能力,可以从底层打击各种已知物质,他和边防黑连的战士们一起出击,让外星文明防不胜防。真以为我种花家只会种花?敢来我们种花家撒野,就别怪我去你家种花!
玉叶留青
代管大秦,朕还没死,逆子先登基
代管大秦,朕还没死,逆子先登基
公元前219年,赢玄穿越大秦,激活系统。同年,始皇东巡,将咸阳城分别托付给扶苏,胡亥和赢玄三人代管。就此,赢玄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以铁血手腕,干扶苏,干胡亥,干大秦奸佞,干六国余孽,干诸子百家等任何反抗势力。半年时间,任何反抗势力都臣服在赢玄的铁血之下异常惊惧,赢玄已称帝。当嬴政东巡完毕,回归咸阳宫。赢玄:“父皇,你的时代已经过去,朕已登基,你莫要做些不智之举……”
七元阿七
明末天下1639
明末天下1639
崇祯十二年,即1639年,大明末年风月史即将迎来最为绚丽的一幕。当时空虫洞在崇祯十二年的苏州打开,来自后世的张守言,他不光看到了秦淮河上那即将灿烂的风月,也看到了刚刚从中原掠走四十六万人口的多尔衮,还有再次举起反旗的张献忠,以及从商雒山里奔向河南的李自成。江山与美人,他居然都想要!
武陵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