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兴汉

第175章 裴茂贴心毋丘杀

“裴茂和毋丘毅都是河东本地人,听听他们的意见。”

见黄琬和荀攸争执难定,刘辩把目光转向裴茂和毋丘毅。

两人思虑一番,裴茂先道:“河东之地本多良家子,概有此乱,一是黄巾余孽蛊惑。

二是豪强大族接连自保。

但归根到底,还是府君不能够施行仁政。

如今郭泰已死,余众不足为虑。

臣议当前陛下应折返回京,以安山东局势。

至于河东之地,可挑选一名士能臣,施行仁政,如此百姓自会高兴的归附而来。

河东多强卒,接下来我们还可在河东征兵,以给养山东。”

见刘辩又看向毋丘毅,裴茂心中暗叹,显然天子不认可他的话。

接下来毋丘毅的说辞,必然是另外一方面。

果不其然,毋丘毅开口道:“太平盛世时,无论是良家子和游侠都要遵守法度。

所以要重视仁义、道德和名声。

但如今海内叛乱四起,豪强大族结寨自保,有野心的人都开始图谋再进。

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严酷刑法,施展权谋之术。

白波军中只有郭泰深谋远虑,杨奉、李乐、韩暹、胡才之流,都是目光短浅,残暴好杀,根本不足为惧。

所以,河东眼下的大敌,其实是那些结寨自保的豪强大族。

他们兴建坞堡,藏匿人口,习练士卒,已有谋逆的事实。

如卫固、范先,为人贪婪残暴,野心滋生。

不过他们自身能力又不足以统领麾下,所以猜疑防备,使得部下对他们也心存忧虑。

更有侯选、李堪、程银之流的豪强,心怀叵测。

臣议,陛下择一能臣为太守,召见这些人,杀其首恶,安抚收编他们的部众。

如此一来,州中震慑,再一道赦令,则白波谷众贼,必然来降。

那白波谷的杨奉,原名杨凤,本就是先帝封的黑山校尉。”

裴茂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则有些忌惮。

这个毋丘毅,不显山不露水的,居然如此狠辣。

他原本想着仁德安抚,权谋酷法驱使两条计策。

不成想毋丘毅直接想杀死卫固、范先等人。

但转念一想,裴茂也明白过来。

原本他之所以进言仁德之计,就是怕得罪了河东的这群大族。

而把酷法权谋的坏点子,抛给了毋丘毅。

今天的事情肯定会传出去,到时候,河东的豪强大族都会感念他裴家,裴家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河东之望。

毋丘家则是背上了屎盆子,会被整个河东的豪强大族孤立加打压。

既然注定要被孤立,如果是自己的话,恐怕也会选择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杀了卫固和范先,让毋丘家强势登顶河东望族。

毕竟成为老大,靠王道可以,靠霸道也可以。

刘辩并没有决定使用哪个计策。

他本就是钻研历史黑幕的,这个时候怎么会选择自己脏手。

于是皱眉道:“诸位说的都很有道理,但如何抉择,确实令朕头疼。

他们都是朕的子民,实在是,实在是......

罢罢罢,我本就是天子,不该插手郡里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汉末之海上霸业
汉末之海上霸业
穿越剧,老套路,从蛮荒交州崛起,展示的是汉末社会矛盾和一个个小人物在历史大势中的命运。
走近蝴蝶兰
大明1642
大明1642
视野中的人们麻木、绝望,他们眼眶塌陷,骨瘦如柴,早早没了人形。他们行走在荒凉的大地上,枯木残阳是最后的背景,这是天地给他们的唯一悲鸣。崇祯十五年,辽东战局彻底溃烂,中原流贼起势已成定局。卑贱者如同草芥,肉食者侵吞天下。江越只想活,再带几个不...
姐妹你苏菲掉啦
红楼之娇妻美眷
红楼之娇妻美眷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红楼世界,闯进了个人。一众薄命司的姐妹们还会薄命吗?本文为翻转类,很多事依据判词所写,但是结局却是不同。喜欢解读红楼的书友可以一起探讨!
叶笑风
带着三国宝物闯水浒
带着三国宝物闯水浒
水浒108好汉,最后却以一场悲剧告终,何其憾也?叶灵带着一张三国的宝物图鉴来到这里,将无耻的宋江一脚踢飞,带领其余好汉逆天改命,驱除鞑虏,恢复汉人荣耀!(里面有许多三国宝物,喜欢《三国志》和《曹操传》的朋友们不要放过哦^_^)
异次元之门
医将婿
医将婿
【不想当将军的医生不是个好女婿】隋末唐初,王世充篡权夺位占领洛阳城建立郑国,朝廷内外,人心涣散,李唐大军一旦打来,洛阳城必将被困而沦为死城,遭殃的终究还是百姓。中秋夜,一位现代无国界战地医生穿越到这里,凭借医术和智谋布下了一个局,拯救了一座城。开启了‘苍生大医’的逍遥生活。(PS:洛阳,是一座饱经风霜的古城,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有世界第一部病因证候学巨著,也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官办医学教育体系,
二爷的烟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