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不作美,承德十八年的正月下过一场小雨后,圣都又面临着一个多月不下雨的局面。
三月中旬,赵昀率文武官员前往长兴寺祈雨。
再有二十多日,陆暄仪就要临盆,后宫请安也早已免去,天气晴好的日子,陆暄仪也会带着璟晔在上林苑里玩耍,放纸鸢、翻花绳、内务司为璟晔特制的弹弓和陀螺,璟晔玩地不亦乐乎。
刚入景文殿读书的文茵课业也并不繁重,女红一类的文茵是多一眼都不看的,年岁小腕力不够,文茵握笔也不大稳当,字写地不太好,不过女傅们不强求。除却每日下学回宫后要背诵一段三字经或千字文,便是作一幅画。
文茵也喜欢作画,通常到了这个时候,璟晔都会来兰陵宫和文茵一齐画。
这一日文茵和璟晔照旧在一起作画时,宁淑妃便说起了那桩她一直记在心里的事:“年里陛下来过一趟,文茵正好带着娜仁请安,我瞧着陛下看娜仁的样子,似乎在琢磨什么。果不其然,陛下临走前过来用膳时,就提了一回。”
陆暄仪静静听着宁淑妃说,不曾打断。
“陛下倒是隐晦地提了大皇子。”宁淑妃轻叹口气,小声说道。
“大皇子虚岁十四,娜仁虚岁也有十二罢,”陆暄仪笑了笑,对淑妃道:“若以娜仁的出身,能做大皇子的侧妃也没有不好的。”
“好事当然是好事,”宁淑妃还是叹气,慢悠悠道:“我也希望娜仁后半辈子都留在大宸,就算不为别的,我与她互相间有个照应也是好的,我担心的无非是大皇子罢了。”说道大皇子三字时,淑妃的声音已经压至最低。
皇子成婚后就要前往封地就藩,可有些得到皇帝器重的皇子在成婚前、刚成婚时都有能入朝参政的权力,如今,朝中已经有消息传出大皇子即将获封王爵,若真是今年就要封王,那么入朝参政也就很快要提上议程。
“娘娘您生下嫡子,察恪尔一定会尽全力支持您和太子,可若是大皇子,”淑妃微微摇头:“虽也不是名不正言不顺,但咱们这心里总觉得不是天命所归。娘娘也该多留心着。”
“可惜我是察恪尔的女子,若是大宸的女子,我一定双手将六皇子送到凤仪宫,养在您身边。”
“胡说,”陆暄仪拍了拍淑妃的手背,嗔道:“你是为了我好,我都知道,可这种话是能胡说的么?大皇子的心思一天天地重了,任谁心里都有数,我这肚子若争气,他也断不会有机会。”
正说着,蒋畴进殿禀告:“启禀娘娘,丽淑容那请了太医,说是丽贵嫔有一个月的身孕了,不过月份浅,皇嗣胎像不稳,需要多多静养。”
丽淑容便是之前的丽贵嫔,三皇子的生母,年里便晋了从三品淑容之位,册封礼是月底。宣华宫是从前杨氏的寝殿,空置了三年也差不多了,总不能一直不叫住人。
“她也是个有福气的,那就好好调养着,”陆暄仪道:“这几日叫内务司将宣华宫的主殿收拾出来,行了册封礼便搬过去住罢。”
“难为娘娘胸怀宽广,不与万氏计较,”蒋畴走后,宁淑妃还有点儿忿忿不平:“当年她那样给您气受,如今不仅生了三皇子,还陪着陛下出巡,又有了身孕。说起来,陛下这后宫里,除了您、妾、恭嫔,及被废黜的王氏外,也就她了。”
“此胎若是公主便罢了,若是皇子,寻个好养母就是了,”陆暄仪淡淡一笑:“对了,文祺在景文殿如何?”
“那孩子瞧着就是个野蛮的,”宁淑妃一听文祺两个字就摇头:“就是个塔嚢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