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则是刘辩大肆封赏群臣,虽磕磕绊绊,却有惊无险。
“朕年少德薄,还须群臣辅佐……封皇弟刘协为渤海王……封上军校尉蹇硕为平县侯……封各州州牧爵升一级(无爵可升者加食邑)……封司徒加后将军衔袁隗为太尉,封鸿胪卿加左将军衔曹嵩为司徒,封卫将军兼领司隶校尉中军校尉曹操为光禄勋(只保留卫将军),封屯骑校尉兼领下军校尉袁绍为廷尉,封车骑将军济阳侯何苗兼领司隶校尉……封丞相何进为太傅,典领百官,录尚书事,为朕以兴汉祚。”
太傅本是虚职,后演变成少帝时封,年老薨则罢,无丞相时掌丞相事,算是成了名副其实的宰执。
不过,既然灵帝遗诏上给了何进(曹昂)丞相位格,太傅依然还是要加的,可理解为加尊位,成为皇帝的老师。
但两者以丞相为重,毕竟在汉室这可是统领百官的正式官名。
假如何进没有矫诏,李岷来了也一样。
他需要在加太傅后,教导刘辩这位少帝治理朝政。
换言之,这其实是灵帝故意留下给后继之君加恩用的。
但而今这一切都变了样,让灵帝的一番苦心孤诣尽皆付诸流水。
至于平常如何称呼,百官可称丞相,少帝可称太傅。
“臣等拜谢陛下!定当好生辅佐丞相治理朝政!”
新君继位礼仪一结束,文武百官有人欢喜有人愁。
比如说曹操,可谓是明升实降。
本来司隶校尉一职,受陛下赏识,位低却可列位于九卿之前,十分显贵!
然曹操现在非但不能兼领了,还剔除了西园八校尉中的中军校尉,迁为九卿之一光禄勋,受太尉袁隗节制。
尽管手中还有兵权,但大不如前!
同样的,袁绍虽然成了廷尉,却被剥夺了西园八校尉中的下军校尉,受司徒曹嵩节制。
由此可见,何进虽然给了权位,却在进一步压制曹氏与袁氏。
当然,他也不敢过分压制,至少给两系各自一个三公,一些兵权,以形成彼此钳制之势。
如此,身为大汉丞相的他才可进退自如,直至彻底掌握国政大权。
……
尘埃落定,朝臣们却各有心思,难以言明。
不过,皇帝还年少,何太后纵然临朝称制,但以后掌权的必然是作为丞相的何进。
所以,不少人准备下朝后去何进府上献媚,以求进身之阶。
大汉的风向变了,他们这些墙头草也该好好选择新的依靠,省得遭了无妄之灾。
而其余之人则是冷眼旁观,他们更多的是不满,以及对汉室未来的担忧。
何进如此行事,是否会成为汉室的毒瘤?
一切只能静待来日!
之后,刘辩允准了何进操办灵帝的丧事。
国朝也随之进入丧期,南宫、北宫俱是白幡垂挂,远远望去,宛若一座皑皑雪城。
……
随着丧钟敲响,洛阳城内的百姓这才知道灵帝驾崩的消息。
尤其是时任洛阳北部尉的刘备,更是哭得死去活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