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iv class=tt-title>第200章 风尚
顾秋白观察着四周,贵女们反应很是热烈。
当时她问弘禧,为什么要选《朱门策》,弘禧说:“即使是世家大族中的女子,懂得读书识字,圣贤之说,其终身夙愿,不过是依附个男人,有再多才学,也只能在探春宴上当个闲趣。
华阳身为公主,却是皇室正统继承人,她借尸还魂,也不像寻常话本那般,为的是找个好男人嫁了,是为查明真相,重夺权利...这样好的故事,正适合深闺女子,不是吗?”
。
随着最后一声弦乐停下,一场戏很快就结束了,同样停在漫画结尾处。
仕女们坐不住,一阵骚动:“怎的在这里结束了?”
“这就没了?华阳参加宴会之后呢?”
“这出戏竟是从没见过,是哪家写的故事...”
“三公主呢?她人在哪里?”
...
弘禧自戏台上出现,笑着解释道:“今日这戏,就看到这里,关于这后续——作者还没作完,故而没机会让诸位今日一饱眼福了。”
立刻有仕女接话:“这可算是吊足胃口了!殿下从何处寻来的这一出戏,实在精彩!”
“这借尸还魂的戏码看了不少,却没见过这样有趣的。”
弘禧答道:“诸位稍安勿躁,原着作者正在此处——写这出戏的,是大学士之女,顾秋白。有何疑问,且去找她解惑。”
众人渴求的眼神齐刷刷的看向顾秋白。
顾秋白当即做出反应:“这...这出戏原本是《朱门策》的内容,我现在就差人去拿些原书来,请各位自行观看罢。至于后续的剧情,我却是不能提前透露了。”
借用孟然的侍女,外出去春在堂取了部分漫画回来,分发给众人。
后宅的弯弯绕绕自然比故事中展现的还要更多,只不过时人追捧女子善良天真,不曾把这些放到台面上来演绎。
当然,这后宅的故事只是一小部分,后续华阳走出李府,则是另一番天地。
顾秋白成了宴会的香饽饽,人人都来和她攀谈,想要与她结交。
顾秋白虽不善吟诗作对,画可是名满长安,怎么也算是“才女”,不论男女,有才之人总是让人更容易产生好感。加上她本就阅历丰富,可谈古论今,和仕女们交谈起来也丝毫不会唯唯诺诺,很得人欢喜。
弘禧创造了这么好的机会,顾秋白不拿下,都对不起为她做后盾的宋卿卿。
宋卿卿此前就想为《朱门策》开拓女性市场,奈何《长安报》对女子的推广的并不顺利,很多权贵如今只会看邸报,关于《朱门策》的消息也传不到后宅女子那里。
而寻常人家,识字的女子又不多,更不会买书看了。
如今正是绝佳的时机,还是那句话,女人的故事,就得给女人看。
顾秋白顺势就展开外送业务来,若有想要《朱门策》下部,可以提前在她这里预定,届时送到府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