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孙俩怀着激动的心情回了家,没想到出一趟门,竟谈成了这样一桩买卖。
回去的路上二牛有些愁苦,因为他们今日在街上卖灯笼。
竟有官差来收税,虽不情愿,到底还是给了。
“啥?咱们也不占地方,收啥税?”
苏老爷子有些生气的问。
二牛摇了摇头,他也不懂这个。
“那官差凶的狠,说不管卖啥,只要卖东西,就要交两文钱的税。”
苏老爷子听的来气,可也没办法,民不与官斗,只能认命了。
几日过后,李逢春要到平水镇赶集,苏薏求了半晌,最终也跟了去。
郝大富的布庄她要看上一眼,也不知如今生意如何了。
母女两个人在村口等了一刻钟,凑够了七八个人一起上了路。
“滚滚滚,没银子进什么城?咱上头有规定,凡是带牲口的要多交两文钱!”
“官爷,求求您了,家里这牛病了,我们又没拉东西,您行行好吧。”
赶牛的老汉哭着就要跪过去。
“哎哎我说你这老汉,这是上头的规定,赶紧滚,还指望小爷给你出这银子不成?”
那守门的官差有些不乐意,上去就牵老汉的牛往旁边去。
“官爷,俺这身上就五文钱,还要给这牛抓药呢,求求您了。”
“嘿嘿,老爷子您这是何必呢,您这牛病了死了,卖了肉说不上更赚银钱呢。”
另外一个官差调笑着道。
耕牛是不能随便宰杀的,若是病死了也要上报官府。
到时若是被贵人家里买了肉,也是一笔收入。
“不,不成,俺家这牛还要使唤呢,怎么能杀?”
那老汉一听说要杀牛,赶紧去抢牵牛的绳子。
“跟他废什么话,没有银子就滚,在妨碍大爷,信不信给你治罪。”
一听说要被治罪,那老汉差点没气的撅过去,半晌上不来一口气。
旁边进城的人都投过来怜悯的眼光,却又无可奈何。
苏薏在一旁看的傻了眼,这一个小小的镇子算个什么城?哪里就要入城费了。
这幽州的林知府真是半点活路都不给百姓留啊!!
“老人家,这里有两文钱,您快些去给牛看病吧。”
苏薏叹了口气,都是穷苦人家,一头耕牛可值不少银子呢。
“这,这怎么行,俺,那还是回吧。”
那老头看着这么个小姑娘竟拿铜钱给自己,赶紧摆手。
李逢春在一旁想阻止,却没有开口。
“您快拿着吧,再晚这牛怕是要严重了。”
那牛喘着粗气,一副没有精神的样子,显然是病的有些重。
“这....哎,活菩萨啊,小姑娘,俺给您鞠躬,鞠躬。”
到了镇子上,苏薏先到郝大富那里那里走了一趟。
老乞丐如今得了郝大福的好处在不愁眉苦脸了。
店里虽还不红火,可来来往往也有了人,苏薏也买了七尺粗布,他们的衣裳穿了不知几年了。
郝掌柜又送了二尺,够做几双鞋面子了。
“娘,咱们买些肉吧,爹要多吃些东西补补、
而且家里这么忙,大家也得吃些好的。”
告别了郝掌柜,苏薏掰着手指头算着还要买些什么。
“前些日子才吃的肉,你这丫头,这钱可不是这样花的。”
李逢春显然是不愿意的。
“哎呀娘!日后我一定多多赚银子,让您不愁用还不成嘛!!”
小姑娘手比嘴还快,已经让屠户割了二斤肉。
刚买了肉,又到了卖粮食的店铺装了二斤去壳的稻米和一斤红糖。
“好了二丫!咱们该回去了,你这孩子,每次到镇子里不花点银子,都不回去。”
李逢春看着半筐东西心疼的直抽抽。
“娘啊,赚银子不就是花的么?难道要放着不成?”
李逢春摇了摇头,想起苏老二的话,算了,这些银子都是她赚的,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