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

第119章 又来!

七岁时,能赋诗。

十六岁时,在外地教书。

十九岁时,游南昌,有善赋者称十才子,见到他的作品,于是推他为榜首。

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考中举人。乡试报捷,他正在田中摘粟,怅然泣下说:“始二亲笃于训子,奈何今不及见”。

洪武三年(1370),举荐经明行修,改名刘崧。朱元璋召见奉天殿,授兵部职方司郎中。署任车驾司,总管部事。奉命征粮镇江。镇江多勋臣之田,租赋是百姓的负担,刘崧力请得以减少。不久,命往广东买马,得五百八十四匹。

两年后,前往山东,查点察看驿递,在莱州遇到台风,天旱地冻,刘崧冒着风雪,跋涉水陆,经历四个月完成了任务。

三年后,升任北平按察副使,刘崧轻刑省事,招集流民,百姓纷纷复业。刘崧立文天祥祠于大兴县学之侧。勒石学门,示府县勿以徭役劳累诸生。

……

一桩桩往事,如烟如雾,朦胧但清晰。

突然,不知道为何,他想去江宁看看。

这一去,直接去了江宁最繁华的秦淮河畔。

在应天府当了这么久官,他一次都没有去过烟花之地。

当走到最奢华的销金窟翠月楼门下,刘崧驻足在门口,观望许久都没有进去。

不是他不想进去体验一下,而是囊中羞涩。

说起来惭愧,入朝为官这么多年,俸禄都用在养儿育女,帮扶乡亲了,没有余下什么钱财。

“老刘啊!哈哈哈!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你了,真是巧啊!”

就在这时,过来吃午饭的朱瞳,远远就见到刘崧,便走过去勾着他的肩膀道:“没想到你老也是这种淫!”

刘崧叹了口气,“是啊,我一直是这种人,跟你一样,只是我读书的书,能够约束我不应该有的想法罢了。”

“人不风流枉活一场,进去吧,下官请你!”

“是啊,人不风流枉活一场,罢了罢了。”

刘崧没有半点推辞,跟着朱瞳直接就进去了。

这个老弹劾自己的老头,朱瞳虽然很烦他,但并不讨厌,甚至还很佩服他的执着和坚守清贫,而且更多时候的是对他有感激之情。

要不是这老头拦住,他早就升官了。

两人进了雅间,里面早就准备好了小酒小菜,等他们坐下,大菜端进来了。

酒坛子刚打开,上好的酒香马上飘了出来,弥漫着房间,如同百花绽放。

“这酒不便宜吧?一坛要不要一百文不?”刘崧贪婪的吸着空气中的香味。

“不便宜,二十年的老酒了,这一坛至少要五十两!这样的酒喝一坛少一坛哪!但刘大人来人,肯定得上好酒招待!”朱瞳一边笑着一边碪酒。

“喔?!这么贵!老夫从未喝过这么贵的酒,多倒一点,满上满上!”刘崧耸着鼻子闻了一口十分陶醉。

“放心,今天绝对能让你喝个够饱!”朱瞳笑道。

几杯酒下肚之后,两人的关系发展迅速。

刘崧都当着他的面搂起了姑娘,还左拥右抱。

“说实话,刘大人,我真想不通,在朝廷为什么你一直针对我?”朱瞳问出了心里的疑惑。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北宋小文豪
北宋小文豪
苏辂,人在北宋,老家眉山。生为衙内,苏辂从小锦衣玉食、娇生惯养、胸无大志,只吃得下软饭,正积极找人接盘,让自己后半辈子可以继续当一条没有理想的咸鱼。对于自己的未来,他已经做好万全的规划:要是实在找不到养得起他的老婆,他不介意继续留在家里啃老。七岁那年,苏辂回到老家,赫然发现自己两个堂哥一个叫苏轼,一个叫苏辙。苏辂眉头一皱,觉得此事并不简单!***搞笑风,日常流,新人求支持~
明日红花
铁道炊事兵
铁道炊事兵
一条铁路一个兵,美食故事说不停!拳打脚踢卫家园,堂堂中华好儿郎!
没有桥的河
最强训犬员
最强训犬员
想过么?当有一天灾难来临,能发现你的,不一定是生命探测仪,而是救援犬;试过么?当你身处险境,能找到你的,不一定是卫星,而是救援犬;它们不被人熟知,但却一直无言战斗。它们是萌物,但它们也是战士!没错,这是一个关于无言战士的故事……
光头鬼哥
皇朝战神
皇朝战神
世人皆以为他三年入狱狼狈不堪,归来必然一无所有。三年后,他权倾天下醉卧江山,手指之处万军临,目光所向四夷惊!将相生死不过他一念,士族兴衰不过他一言。“今日!君临天下睥睨八方!”
纯洁大队长
三国之建筑塔防系统
三国之建筑塔防系统
吕布之勇无人可敌?我有塔防!诸葛亮智如妖?我有塔防!雄兵百万来袭?我还是有塔防!
小木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