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黄巾逆袭

第6章 皇莆嵩vs波才2

当看到自家军队真的开始撤退的时候,心中顿时开始动摇,不管军司马如何呼喊,官军的士气低落不可挽回。

而黄巾军却士气大盛,将没来的及撤退的官军围的水泄不通,各种武器来回挥舞,一个个的官兵倒在了地上。

终于有官兵开始放下武器投降,这些杀红眼的黄巾军却不管这些,照杀不误,官军眼看投降也是死顿时就怒了。

就在官军想要拼死反扑的时候,波才的军令传了过来。

“将军有令,投降不杀……”

“若有再敢杀俘虏者,就地斩杀。”

在杀了几百人后,众人才不敢随意杀俘虏。

随后波才亲自率领一部分黄巾军,开始向皇莆嵩撤退的方向追击。

沿路不断有官军阻拦,波才和皇莆嵩的距离越来越远。

“报,启禀将军,黄巾贼又跟上来了。”

皇莆嵩脸色瞬间又阴沉了下来,这一战他败了,他太大意了,各地的战报上都在说,黄巾贼扶老携幼,全都是乌合之众,没想到今日一交手他却发现,黄巾贼虽然兵甲不齐备,却都是青壮之士。

皇莆嵩不甘的对传令兵说:“传我军令,所有人除了武器马匹,其余东西全都扔了。”

随着传令兵的命令下达,所有的旗帜,铠甲扔了一地,所有人轻装后,速度陡然快了许多,一瞬间就将身后的黄巾军抛的远远的。

等黄巾军看到官军丢弃的铠甲旗帜,纷纷开始抢夺,甚至有的开始因为一件铠甲大打出手,一瞬间乱做一团,如果这时候汉军突然杀回来,迎接黄巾军的肯定是大溃败。

波才收到前方的信息,顿时大怒,连忙带着亲卫上前,看到乱糟糟的场景厉声大吼:“列阵,全部列阵。”

尽管他的喊声好多人听见了,不过也就是一愣神的工夫,立刻就又开始抢夺。

波才无奈,只能下令让亲卫上前斩杀抢夺物品的士兵。

亲卫收到命令,冲上去不管三七二十一,看到有人抢夺就是一阵劈砍。

整整杀了数百人,众人才安生下来,波才怒吼道:“都他妈的给老子列阵,谁再敢停止追击,老子就砍了谁。”

经过血腥的镇压,众贼兵才乱糟糟的开始列阵,半个多时辰总算又恢复阵型,波才心中很着急,他要赶快追上去,和另外埋伏的兵马夹击皇莆嵩。

等再次开始追击的时候,汉军已经远在三四十里之外。

此时天色已经黑了下来,汉军因为打了败仗,又一天没有进食,再经过一路溃逃,士兵士气和体力已经降到最低。

阳翟和长社之间全都是一马平川,只有一处有一处矮坡,如果是白天有人在此埋伏,一眼就能看出来,不过现在却没人注意此处。

随着汉军前部匆匆的从这里过去以后,众人全都放松了警惕,因为过了此处,再向前三十里就是长社城。

等皇莆嵩率领着中军到矮坡下的时候,突然一阵鼓声响起,皇莆嵩顿感不妙,还没等他开口说话,一阵箭雨从矮坡上射了下来。

汉军没有防备,又将铠甲丢弃了,箭雨落在人群里瞬间倒下去一大片。

敌袭的高喊不断从汉军中传出,黄巾军只射了三轮箭矢,汉军就已经列阵完毕。

一个个圆形阵型组成,盾牌手护住两面,虽然还有人不断的倒下去,却对汉军来说已经没有了太大的威胁。

皇莆嵩已经丢弃了战马,在亲卫的盾牌阵中紧握着拳头,他心里暗暗发誓,等抓到波才后一定要将他碎尸万段,不过他知道此刻不是愤怒之时,如果不赶快冲出去,一但坡上的黄巾贼冲下来缠住他们,等后面的波才冲上来很可能就会遭受到巨大的损失。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王朝之龙在大腾
王朝之龙在大腾
+++++今天是邓书航的生日,然后他就穿越回了自己五年前写的小说里!拥有能看到人物词条这一hug功能!!!且看一个小人物如果成长为掌控世界的王者!(如果未来你有机会穿越到古代的话,请一定要认真看这本书,因为这是一本最真实的穿越指南。)
不问我谁
魂穿皇帝岛,我被嬴政带飞了
魂穿皇帝岛,我被嬴政带飞了
大学生王莽魂穿历史上的王莽,降临到一个全是皇帝的小岛上。秦皇汉武,谁不是有作为的君王?一开始,刘彻和嬴政互相都看不顺眼。李世民来了以后,更是看不上两个被历史称为暴君的人。但一次次地并肩战斗,让原本松散的不少皇帝们变得团结起来。在面临外敌时。朱棣:北伐!快,封我北伐大元帅!李世民:行行行,你北伐,那东西南都归我了。……朱元璋:老四你怎么当皇帝了啊?马皇后:凶儿子干嘛?老四多好啊!再凶今天睡外面!
喜溜溜
救岳飞建强宋
救岳飞建强宋
文臣苏轼,武将岳飞,我要着系统又何用,能让文臣不贪财,武将不怕死吗?能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吗?去他妈的系统吧。老子的命,由我不由天。
斩孽缘
女皇饶命:待微臣宽衣献宝
女皇饶命:待微臣宽衣献宝
身怀穿越指南,赵昊穿越到大乾王朝,成了一个臭名昭着的废物官二代,因为调戏公主,被女帝打入了天牢,还有三天就要问斩,且看他如何自救,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
银蛇郎君
红楼烟云之七郎
红楼烟云之七郎
一部红楼,千红一窟,万艳同悲。贾琮携带金庸武侠秘籍,穿越到红楼梦,为众金钗逆天改命。且看他如何深度剖析红楼梦,洞悉红楼世界走向,拜师大儒,文武双修,斗智斗勇,半厥雁丘词决新科状元生死。展开一段荡气回肠,史诗般的红楼之旅,最终,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岁月如歌亦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