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

第727章 杜如晦的问题

但这件事情,樊虎并没有着急,他相信以如今大夏的实力,无惧任何挑战。

在他有生之年,一定会让大夏变得更好,让大夏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也就是在此期间,杜如晦突然入宫而来,他带来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樊虎。

杜如晦乃是大夏重臣,掌管着工程院这一要地,没有任何人能够忽视他的地位。

曾经在樊虎建造工程院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心存疑惑,他们觉得樊虎这样做,未免太多此一举,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成效。

但事实证明,这件事情并没有他们想的这么简单。

工程院建立之后,推动的大夏的发展,让整个大夏焕然一新,不断有先进的技术涌现出来。

正是这些技术变革,让整个大夏走向了另一条道路,他们并没有循规蹈矩,走前人走过的道路,而是不断演变,不断创新。

如今大夏百姓能够用上先进的器械进行耕作,进行生产,这其中少不了工程院的功劳。

当然了,工程院起到的关键还是主导作用,如今整个大夏都涌现出一种创新的风气,当越来越多人朝着这一目标进发,那大夏的发展,就无人能够阻拦。

必然高歌猛进,达到前所未有的境地。

而如今天下诸国,根本没有这样的想法,他们也意识不到樊虎到底在做什么。

等有朝一日他们明白过来,他们意识到大夏已经和他们拉开差距,他们连追赶的勇气都没有,那时候再来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樊虎当然不会等待他们,因为樊虎的目标从始至终都没有改变,他就是要让大夏变得最强,要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只有那一刻,他才能真正放心下来。

他相信不管以后发生什么变故,大夏子民都能够应对,就算是在生死绝境之中,也一样能够重振旗鼓,绝地求生。

对于杜如晦的到来,樊虎有些好奇,但他相信,如果没什么事,杜如晦肯定不会突然入宫,那究竟是发生什么变故了呢?

看着前方的杜如晦,樊虎目光扫过,他显得颇为平静的问道:

“克明,你此番进宫,莫非是遇到什么难题了?是先前朕让你们研究火车的事情吗?”

在此之前,樊虎将制造火车的重任,交给工程院,他相信杜如晦肯定会全力以赴,将这个任务完成。

火车对于如今大夏的发展,同样是至关重要,能够大大促进各地的交流往来,也能够让大夏的国力更上一层楼,发展得更加迅速。

以大夏现在的技术,想要成功造出火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这过程中,肯定会经历许多困难。

不过杜如晦并非等闲之辈,如今的工程院也是人才济济,只要他们齐心协力,朝着这个目标进发,那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在这件事上,樊虎能够提供的帮助也很有限,因为想要制造出火车,需要的不仅仅是笼统的理论知识。

还需要各种材料,以及详尽的技术,这些都需要杜如晦等人自行努力。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什么魑魅魍魉,统统给朕叉出去
什么魑魅魍魉,统统给朕叉出去
建安四年,有着冢中枯骨之称、被各路诸侯围追堵截的袁术,在此时亦然走到了末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袁术仍然死抱着他的传国玉玺。袁术本以为这一切都结束了,可是万万没想到,皇帝之位并未离他远去。只是,听说他的传国玉玺被金人给掳走了,这一次说什么他也要重新拿回他的传国玉玺。
阿东正传
戍边五年,抓大汗跳舞给皇帝看
戍边五年,抓大汗跳舞给皇帝看
穿越历史完全没有的大梁朝,陈庆很慌,好在他是个皇子。陈庆果断要求就藩,而且是四战之地的凉州,属于是狗看了都摇头的破地方。皇帝年年都能收到陈庆的哭诉,说凉州有多穷,说凉州被三方夹击,内忧外患。偏偏这种情况下,陈庆还守住了,当皇帝好奇的巡视凉州时,整个人都惊呆了。凉州困顿,商贾不通?你这一年几百万的税是什么情况?山路崎岖?你这修满整个凉州的水泥大道什么情况?军队战力孱弱?那这七万精骑,还有十万带着火炮
人类天菜
穿越崇祯:我在大明闹革命
穿越崇祯:我在大明闹革命
穿越大明,却成为了崇祯十年的亡国皇帝崇祯朱由检。此时的大明帝国已经风雨飘摇,内忧外患。距离朱由检吊死煤山已经不足七年。经过再三观察,朱由检发现,这大明早已经烂到了根子里。所以他决定先造自己的反。造反需要个工具人,而此刻已经干的热火朝天的李自成显然不错。不过,这开局还是要先去跟李自成谈谈。
天下乐
带着女神闯汉末
带着女神闯汉末
一场浪漫表白,让新时代的废物舔狗纨绔李骏和女神双双命丧火海。转眼醒来,两人竟然双双穿越到了汉末,到了幽州辽东郡。正赶上乌桓打草谷,在女神即将被侵犯的时候,李骏觉醒系统,从此走上了不一样的人生。
悦宝凶猛
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
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
庄术是抖音的一名一位短视频博主,每一天都回抽取评论区点赞最多的制作短视频。这一天庄术看到了评论区最多的点赞为「评价一下历朝历代皇帝的评分」为了制造视频,庄术翻遍了百度百科,以及虎扑评分,却不知他收集过程资料都以直播的形势展现在诸天万界。。嬴政:哈哈哈,那么多人朕果然排在第一,千古一帝的称号朕也很喜欢,这些人倒是有些眼光。扶苏:父皇,他们好像还说了大秦二世而亡。嬴政:????「评价一下古龙小说世界的
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