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平驾船疾如离弦之箭,直扑江东。云长右手紧握青龙偃月刀,左手却假装喝醉了,拽着鲁肃的手说:“哎呀鲁老哥,您今天请我喝酒,咱可别提荆州那档子事。我现在喝得五迷三道的,怕伤了咱们这交情。改天我请您去荆州吃火锅,再慢慢商量。”鲁肃吓得魂儿都快飞了,被云长一路拉扯到江边。吕蒙、甘宁正打算带兵冲出来,一瞅见云长手握大刀,紧紧搂着鲁肃,生怕鲁肃有个闪失,只好按兵不动。等云长到了船边,才松开鲁肃,稳稳地站在船头,潇洒地跟鲁肃挥手告别。鲁肃愣在那里,像根木头桩子,眼巴巴地看着关公乘风破浪而去。后世有诗赞曰:“关公单刀赴会真勇猛,把吴国群臣视若无物,这一段英雄气概,比当年蔺相如在渑池会上还牛掰。”
云长顺利返回荆州,留下鲁肃和吕蒙面面相觑:“这计策又失败了,怎么办啊?”吕蒙提议:“要不马上报告主公,调集全国兵力,去跟云长决战吧!”鲁肃立刻派人向孙权汇报。孙权一听勃然大怒,决定倾尽全国之力攻打荆州。结果刚准备动手,又有消息传来:“曹操又集结了三十万大军南下!”
此时曹操正计划挥师南征,他的参军傅干,字彦材,写了一封信劝谏曹操。信的大致内容是:“傅某听说用兵打仗首先要展示威严,但文治也同样重要,两者结合才能成就王业。过去天下大乱,您用武力扫平了大部分地区,现在就剩下吴蜀两地没有归顺。吴国有长江天险,蜀国则有崇山峻岭,硬碰硬不容易取胜。我认为我们应当加强文德教化,暂时停战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再行动。如果现在出动几十万大军驻扎长江边上,万一敌人凭借地利藏起来,让我们兵马无法施展,奇谋妙计也用不上,那我们就屈服于天意了。希望明公您能好好考虑一下。”
曹操看了信,觉得言之有理,于是取消了南征计划,转而大力发展教育,广纳文人雅士。这时,侍中王粲、杜袭、卫凯、和洽四个人商量着要把曹操尊为魏王。中书令荀攸一听,连忙反对:“不行不行,丞相如今已位至魏公,加九锡之礼,地位已经极高了,现在要是再封王,实在不合道理。”曹操知道此事后,暴跳如雷:“这家伙是不是想学荀彧跟我对着干呢!”荀攸深知其意,内心忧愤不已,病倒在床上十几天后不幸去世,享年五十八岁。曹操深感惋惜,厚葬了荀攸,便暂时搁置了称王的事。
有一天,曹操佩剑走进皇宫,献帝正与伏皇后共坐聊天。伏皇后一看曹操来了,吓得赶紧起身。
话说那皇帝见了曹操,吓得瑟瑟发抖。曹操一挑眉问:“孙权、刘备这俩家伙各自称霸一方,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你说该怎么办?”皇帝颤巍巍地说:“一切就看魏公您的决定了。”曹操一听,脸色瞬间黑了几度:“陛下您这话要是让外人听见,还以为我在欺负您呢!”皇帝小心翼翼回道:“您若能辅佐朕,那是再好不过;否则的话,也请您高抬贵手,放我一条生路。”
曹操瞪圆了眼睛,满脸恨意地离开了。旁边的侍从偷偷告诉皇帝:“听说魏公最近想自封为王,估计不久就要篡位啦!”皇帝一听,和伏皇后抱头痛哭起来。伏皇后抹着眼泪说:“我爹伏完一直有除掉曹操的心思,我现在得写封密信,让他想办法对付曹操。”皇帝听了直摇头:“想当年董承就是因为保密工作没做好,结果招来大祸;现在我们可不能再冒这个险,否则我和你都得玩完!”
伏皇后心急如焚:“这样提心吊胆的日子真是度日如年,与其这么窝囊地活着,不如早些解脱!我看宫里的宦官里头,穆顺是个忠义之士,可以托付给他送信。”于是乎,她立即召来穆顺到后殿,屏退左右近侍。皇帝与皇后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对穆顺说:“曹操那厮想要当魏王,早晚要篡位。我想让你帮我把这封密信交给伏完,让他暗中筹划对付曹操。我相信你的忠诚和正义,一定能不负所托。”
穆顺感动得眼泪汪汪,拍着胸脯保证:“臣感激陛下的大恩大德,定以死相报!我这就出发去办。”皇后连忙修书一封交给穆顺。穆顺机智地把信藏在头发里,悄悄溜出皇宫,直奔伏完的府邸,将密信呈上。伏完一看是伏皇后的亲笔信,便对穆顺说:“曹操身边的亲信太多,不能轻举妄动。除非江东的孙权和西川的刘备能在外面起兵造势,逼迫曹操亲自出马。到时候再联合朝廷内忠义的大臣,内外夹击,或许还有机会成功。”
穆顺点头建议:“皇丈您可以先回一封信给帝后,请求密诏,秘密派人前往吴国和蜀国,约他们一起起兵讨贼救主。”伏完听罢,立刻取纸写下回复,交给穆顺。穆顺再次将信妥帖藏在头髻内,辞别伏完,返回宫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