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局赵匡胤要谋反
- 穿越成了柴荣的儿子柴宗训,还有不到一年,赵匡胤就要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大宋。柴宗训也将跟汉献帝一样成为亡国之君,史称周恭帝。这局该怎么破?岳飞:主公莫慌,岳鹏举奉召前来相助!刘伯温:贫道夜观天象,帝星现群星拱卫之象,大吉!魏忠贤:东厂已在赵贼身边遍插眼线,只等主子下令了!…………一群五代十国之后的能臣名将跨时空而来,帮助柴宗训一起吊打赵匡胤!
- 鹤亥磊

正准备追击曹军的时候,马超突然收到前线急报:曹操不知何时已经在河西悄悄安营扎寨了。马超一听,吓得魂飞魄散,哪还有心思继续追赶,赶紧召回部队回寨商量对策。他对韩遂说:“哎呀妈呀,曹操这招太阴险,现在我们前后都有敌人,怎么办鸭?”部将李堪这时候淡定发言:“要不咱先割地求和,两边暂时停火,等熬过这个冬天,春天暖和了再重新计划呗。”
韩遂听后连连点头:“嗯,李堪你这个建议靠谱,就这么办吧。”马超还在那儿纠结呢,杨秋、侯选两位同事也跟着劝他还是先讲和再说。于是乎,韩遂派杨秋去当和平大使,直接跑到曹操的营地递交求和信,说愿意割地以换取和平。
曹操接见杨秋后,故作深沉地说:“你先回去,我考虑考虑,明天派人回复你们。”送走杨秋后,贾诩来问曹操打算怎么应对。曹操反问:“你觉得呢?”贾诩笑嘻嘻地说:“兵不厌诈啊老曹,我们可以假装答应他们,然后用离间计让马超和韩遂互相猜忌,这样就能一鼓作气把他们拿下。”曹操拍着大腿叫好:“高!实在是高!你的计谋跟我心里想的一模一样!”于是下令让人回复韩遂,表示会慢慢撤军,还他们河西的地盘,并且暗中开始搭建浮桥,做出退兵的样子。
马超接到回复后,跟韩遂说:“虽然曹操答应讲和,但这家伙狡猾得很,咱们不能掉以轻心。我和叔父轮流带兵盯着,今天你盯着曹操,我盯着徐晃;明天我盯着曹操,你盯着徐晃,各自做好防备,防止被他套路。”
很快,有人把这一情况报告给了曹操。曹操得意地对贾诩说:“成了!搞定!”接着又问第二天谁会过来跟他这边接触。得知是韩遂后,次日曹操带着一众将领出营,自己单枪匹马站在中央。很多韩遂的士兵都不认识曹操,纷纷跑出来围观。曹操大声喊道:“你们都想看曹操长啥样吗?其实我也就俩眼睛一个嘴巴,只不过多了点智谋而已。”这一喊,对面军队都露出紧张神色。
曹操派人到阵前邀请韩遂出来会谈。韩遂一看曹操没穿铠甲,也就脱下装备,骑着马悠哉悠哉地出来了。两人面对面策马交谈,曹操扯了一堆当年一起在北京做公务员的日子,还感慨时间过得真快,问韩遂今年多大了。韩遂回答:“四十了。”曹操接着回忆往事,就是不提任何军事相关的事情,聊完哈哈一笑,两人相谈了一个小时才各自回营。当然,这些对话内容早就有小喇叭传到了马超耳朵里。
马超急忙来找韩遂:“刚才曹操到底跟你说了些啥?”韩遂答:“就聊聊以前在北京的那些事儿。”马超纳闷:“怎么一句正事都不提?”韩遂一脸无辜:“他都没提,我干嘛主动提?”马超听完更觉得不对劲,满腹狐疑地离开了。
话说曹操回到大本营,找到军师贾诩说:“老贾,你知道我刚才阵前和韩遂聊天的意图吗?”贾诩淡定回道:“这招虽妙,但离成功挑拨离间韩、马二人还差点火候。不过我这里有一计,能让韩、马自相残杀。”曹操一听,来了兴趣,忙问具体咋操作。
贾诩接着解释:“马超是个直肠子,不懂得玩心机。丞相您亲自写封信,单独给韩遂,内容故意弄得含糊不清,关键信息部分,自己用墨迹涂抹改写,然后再把这封‘涂鸦版’密信送给韩遂,并且要让马超知道这件事。马超好奇心重,必定会找韩遂索要信件来看。他一旦看到信上有那么多涂改的地方,肯定会以为是韩遂怕他知道什么重要机密,才自行涂抹掉的,这样一来就正好印证了他们之间可能私下勾兑的疑虑;有了疑心,必然会产生混乱。我们再暗中收买韩遂部下的将领们,让他们内部互相猜忌,到那时,马超可就不攻自破了。”
曹操听完,一拍大腿:“妙啊,这招绝了!”于是亲笔写了封“涂改体”密信,然后密封好,特意派了一大批人送到韩遂营地,送完信后便返回。果不其然,消息很快传到了马超耳朵里。
马超心里这个疙瘩越拧越大,直接去找韩遂要信看。韩遂也没多想,就把信给了马超。马超一看信上满是涂改痕迹,疑惑地问韩遂:“叔父,这信怎么都改得乱七八糟的?”韩遂一脸无辜:“信来的时候就这样,我也不知道为啥。”
马超心头的小算盘噼里啪啦打起来:“哪有把草稿当正经信送人的?肯定是叔父你担心我知道太多秘密,所以才动手脚。”韩遂一听,赶紧顺着台阶下:“或许曹操手滑,不小心把草稿误封过来了呢。”马超撇嘴:“我才不信呢,曹操那么精明的人,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咱们本来联手抗曹,现在怎么感觉你有点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