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

第125章 先礼后兵

看着触手可得的传国玉玺,荀彧目光一颤,有些回不过神。

这可是传国玉玺啊,就这么给了自己?

不怕自己背叛或者挟宝逃跑吗?

要知道,有了玉玺,以荀家的势力,再扶持个天子都够了!

荀彧刚想问。

但他一抬头,正对上刘备真诚信任的目光。

荀彧再也问不出来了。

他又转头,却见张与目光如常,仿佛这不过是件小事。

而关羽脸上也没有任何的防备之色。

瞬间,荀彧心中泛起浓浓的暖意,目光坚定地看着刘备,出言保证:

“荀彧定当拼死保护此物,请主公放心!”

见荀彧如此严肃,刘备一笑,开口宽慰:

“尽力即可,玉玺再重要,也抵不过活生生的文若!”

张与也道:

“等我们安稳下来,可以挖个密室,专门存放处此物。”

这个提议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玉玺的事情翻过去,几人开始商议并州之事。

“上郡的东羌可以先往后放放,那地方贫穷苦寒,羌人也四处分散,只要不逼急了,翻不出什么大浪!”

荀彧率先开口,将东羌排除在外。

东羌,是东汉时西羌族内徙的一支,分布在安定﹑上郡﹑北地等地方。

只不过羌人内部缺乏推举共主统一族群的联盟意识,羌人族群一旦壮大会选择扶持更多的酋豪,将族群分散出去。

因此长期都是汉朝的附庸,唯一一次闹出乱子,很大原因在于因为当地官员太过压榨羌人,逼得羌人不得不为了生存而造反。

话落,荀彧又将矛头对准了南匈奴:

“倒是南匈奴,分化成两个王庭,于夫罗盘踞在太原、上党一带,还跟黑山军有勾结,常年劫掠。

至于另一个王庭,则是在西河与上郡。

因为单于须卜骨都侯几年前就死了,所以是由几个匈奴老王共同掌权,这个王庭近年来还算安分,但也难保没有异心。

主公若是想平定并州,就得先调和南匈奴两个王庭之间的关系,将其收归己用!”

闻言,张与则是提出了不同看法: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倒是认为,主公可以做开战准备了!”

毕竟,五胡乱华中,汉族几乎被灭。

如今再来一次,张与是决不会看着南匈奴和出身于南匈奴的羯族坐大,再反过来祸害汉人的!

关羽乃是河东解良人,早年跟前去河东劫掠的南匈奴打过交道,因而此时也支持张与的看法:

“南匈奴,忘恩负义之辈,寡廉鲜耻之徒,可杀之!”

“可历代天子都对南匈奴多加安抚,且其帮助大汉平定祸乱的次数也不少。若是能收了南匈奴的军队,主公势力也能更强一步!”

荀彧更多时候像个政治家,所思考的东西,很多也是站在这个角度提出的。

但张与则完全不一样:

“南匈奴降而复叛的事情也没少干,骨子里就是欺软怕硬,匈奴汉化这么久,也没什么作用,何必浪费精力?

若想收拢南匈奴,先灭匈奴王族,而后重编匈奴军队,慢慢汉化百姓便可。”

两人意见相反,刘备也是第一次见到两人争锋相对。

他思索片刻,下了决定:

“先礼后兵,若是南匈奴不识相,也别怪我不客气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代管大秦,朕还没死,逆子先登基
代管大秦,朕还没死,逆子先登基
公元前219年,赢玄穿越大秦,激活系统。同年,始皇东巡,将咸阳城分别托付给扶苏,胡亥和赢玄三人代管。就此,赢玄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以铁血手腕,干扶苏,干胡亥,干大秦奸佞,干六国余孽,干诸子百家等任何反抗势力。半年时间,任何反抗势力都臣服在赢玄的铁血之下异常惊惧,赢玄已称帝。当嬴政东巡完毕,回归咸阳宫。赢玄:“父皇,你的时代已经过去,朕已登基,你莫要做些不智之举……”
七元阿七
明末天下1639
明末天下1639
崇祯十二年,即1639年,大明末年风月史即将迎来最为绚丽的一幕。当时空虫洞在崇祯十二年的苏州打开,来自后世的张守言,他不光看到了秦淮河上那即将灿烂的风月,也看到了刚刚从中原掠走四十六万人口的多尔衮,还有再次举起反旗的张献忠,以及从商雒山里奔向河南的李自成。江山与美人,他居然都想要!
武陵岛主
北宋小文豪
北宋小文豪
苏辂,人在北宋,老家眉山。生为衙内,苏辂从小锦衣玉食、娇生惯养、胸无大志,只吃得下软饭,正积极找人接盘,让自己后半辈子可以继续当一条没有理想的咸鱼。对于自己的未来,他已经做好万全的规划:要是实在找不到养得起他的老婆,他不介意继续留在家里啃老。七岁那年,苏辂回到老家,赫然发现自己两个堂哥一个叫苏轼,一个叫苏辙。苏辂眉头一皱,觉得此事并不简单!***搞笑风,日常流,新人求支持~
明日红花
铁道炊事兵
铁道炊事兵
一条铁路一个兵,美食故事说不停!拳打脚踢卫家园,堂堂中华好儿郎!
没有桥的河
最强训犬员
最强训犬员
想过么?当有一天灾难来临,能发现你的,不一定是生命探测仪,而是救援犬;试过么?当你身处险境,能找到你的,不一定是卫星,而是救援犬;它们不被人熟知,但却一直无言战斗。它们是萌物,但它们也是战士!没错,这是一个关于无言战士的故事……
光头鬼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