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汉末:再铸大汉辉煌

第205章 能臣氐之投鲜卑 乌桓内迁散为民

“大人,前几日能臣氐之带着几百族人仓皇逃回来,带了些财货,便朝北逃跑了。”

“向北?投靠鲜卑人了?去找步度根了?”

老头忙说道:

“带回来的族人有些是小人邑落的,小人讯问后,那人说能臣氐之是临阵脱逃,怕步度根报复,不敢去投靠步度根,所以要去投靠鲜卑轲比能大人。”

这时,郭嘉拱手祝贺道:

“恭喜主公,铲除能臣氐之这一害。”

刘和不太明白,便询问其中缘由。

郭嘉自信的说道:

“主公您与轲比能关系甚密,轲比能助您进攻过公孙瓒,主公也间接帮助轲比能打败了步度根。此时若能臣氐之投靠轲比能,轲比能必不会收留,反而会将能臣氐之斩杀,以报主公解围之恩。故才祝贺主公祛除能臣氐之这一害。”

其实,刘和也觉得能臣氐之投靠轲比能是自寻死路,但没郭嘉想的那么透彻。

刘和点点头,若轲比能真的将能臣氐之斩杀,自己与轲比能的关系便更加亲密。

能臣氐之一死,自己也能解心头之恨了。

一旁的田丰急忙上前,小心问道:

“主公,剩余的乌桓人做何处置?”

如何处置乌桓人是个大问题,刘和既不想将所有乌桓人全部杀掉,也不想再将乌桓人留在马城附近。

但现在乌桓人躲藏在附近的各个角落,把他们找出来,也是费时费力的工作。

刘和眼珠一转说道:

“既然此次叛乱乃能臣氐之之错,非乌桓人之错,那吾便承诺不会惩治其他乌桓人。但乌桓人也不能继续在此地生活,你们乌桓部落要分散成小的聚落,迁移到代郡各城湖或者屯田所之内,受大汉官员管理,帮助大汉养马放牧。”

刘和的本意,是将代郡的乌桓部落,分成十几股,并分散在代郡各城或者屯田之地,让其负责养马放牧,然后慢慢转换成汉人。

没想到那老人十分欣喜,更加恭敬的说道:

“我族万分愿意迁入大汉城池,愿意为大汉养马放牧,只求大人收留我族,有朝一日,让我族也成为大汉子民。”

刘和没想到,乌桓人那么急切的想成为大汉子民。

刘和本来的计划,是将乌桓人一步步打散,慢慢通化融合,最后变成汉人的。

不过想想也是,乌桓人本就不是个整体的民族。

乌桓与鲜卑共同发源自东胡,是东胡人中的一支。

匈奴灭东胡,东胡人四散,其中一支来到乌桓山附近,便有了乌桓一族。

乌桓一族也常吸收附近的部落小族,乌桓因没有统一的领导,常受各族欺负,是在各大势力的夹缝中艰难生存的民族。

如今,刘和给了他们机会,让他们有可能成为汉朝的一员,乌桓人当然极其愿意了。

汉族的强大他们是见识过的,即便汉朝现在衰弱,那也是生了病的庞然大物,绝不是一般民族能比拟的。

见乌桓如此愿意做大汉子民,刘和便放下心来。

刘和有想到了什么,说道:

“普富卢可还有子嗣在此?让其子嗣去高柳城,入代郡学馆或在代郡为官,也算是对普富卢助我之恩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第一枭雄
大唐第一枭雄
大唐天宝年间,天下一片盛世祥和,唐玄宗李隆基认为自己的大志得报,开始不理朝纲,饮酒作乐。魏贤不明所以的穿越到唐朝,为应付安史之乱,屯兵粮,当盟主。为报灭门之仇,卧薪尝胆,成就一代枭雄。
梦想村长
从灾民到皇帝
从灾民到皇帝
简介:历史学家王铮,意外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朝代-乾朝,成为一个逃难的灾民。但是,“我不想再要饭,不想再流浪,不想再像条狗一样,我也想挺胸抬头,堂堂正正的活着,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是一个从灾民到皇帝的故事。
写道之人
中世纪骑砍
中世纪骑砍
这是一个来自现代社会文艺青年,魂穿867年中世纪早期的故事。幸运的他,本可以获得来自骑砍系统的怜悯,成为东欧某一处草原的酋长,亦或者位于北海某岛的雅尔,割据一方,猥琐发育。但作为一名喜欢直面人生+铁人模式的P社玩家,他偏偏选择了最高难度开局。
王国的建立
找个大国抱大腿
找个大国抱大腿
国君庶子,声名狼藉,人所不齿,无权无势。国之将亡!如何救国?如何称霸?如何一统?战国初期,为了立足,本想找个大国当大腿,谁知收了个劲韩做小弟,然而老大......其实,这一切都不是姬行想要的,是被两个女人逼的:一是亲娘;二是老大的女儿。
东门之水
大宋文华集
大宋文华集
姬长卿,刚刚论文答辩,迫于当前复杂的就业形势,他骇然选择山区支教,来到了广阔荒凉的西北地区,听说学校听说他选择到最贫苦的地区支教,于是赠送了他一台笔记本电脑,他在夕夕、二手市场上又淘了几件旧货,收拾好行装便出发了。可那知竟在路上遇到意外,再...
姬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