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第233章 查抄

“寻常人能得世叔一幅墨宝,已是三生有幸。”

“小侄的拙作何德何能,能受到世叔这般厚爱。”

罗贯中咧开的嘴,都要笑歪了。

文坛泰山刘伯温这般追捧,今天的事一旦流传开来。

等他的《三国演义》一经上市,还不得在江南一地卖疯了?

这可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啊,偏偏有人要横插一脚。

“罗先生把手稿拿给我,本王亲自找经厂给你刊发。”

经厂是司礼监旗下的印刷厂,专门给皇家印制书籍。

刘伯温出声提醒道:“经厂多印制典籍和经书,所印经籍大多为古人所作。”

“而且没有给润笔费的先例。”

刘伯温的言外之意,宫里的经厂都是吃白食的。

作者想拿到一个铜板的润笔费,都是痴心妄想。

朱樉听完恍然大悟,朱元璋连官员的俸禄都抠抠搜搜的,想要润笔费?还要不要脑袋了你。

朱樉思索了一阵,说道:“老刘头,这金陵城里大的书坊有几家?”

刘伯温一脸无语,你一个锦衣卫头领还要问我一个老人家?

想起还在领秦王府的俸禄,回答道:“老夫的文集,都是集贤堂刊印的。”

“集贤堂的印刷质量如何?”

朱樉问的别有深意,刘伯温正专心将刚写好的诗词整理,没有察觉到异常。

“印刷精美,字体清晰。在金陵城可以说独一份。”

朱樉嘴角勾起,对着门外喊道:“三宝,通知徐野驴带着锦衣卫把集贤堂查抄了。”

“把书坊老板带到我的府上。。”

郑和躬身领命而去,刘伯温惊讶地合不拢嘴:“那集贤堂老板又没招惹你,平白无故上门查抄别人家产。岂不是陷老夫于不义?”

朱樉听出了刘伯温话里的毛病,有点震惊道:“老刘头,你印书居然不用给钱的吗?”

古代的文集和话本不同,属于文人雅士小范围传播,对于书坊老板简直是赔钱买卖。

绝大多数都是作者自己出资,就是所谓的私刻版本。

刘伯温像是受到天大的侮辱,急得站起身来。

刘伯温跳脚骂道:“你小子真是榆木脑袋。

以老夫在士林中的地位,还用的着自己花钱印书吗?”

“那些书坊东家自会上门排队,恳求着老夫的佳作。”

朱樉终于想清楚,刘伯温为什么会跟自己急眼了。

那些书坊为了提升名气,肯定要拉一些大文豪到自家来印书做为广告。

像刘伯温这样的金字活招牌,每年的润笔费肯定高的离谱。

自己不知不觉就断了刘伯温的一条财路,不知道这算不算恩将仇报呢?

刘伯温气呼呼的,好半天才平复住心情。

结果朱樉来了句不疼不痒的话,“老刘头,你别生气了。老话说的好,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

刘伯温一听这句话,心里恨得牙痒痒。

“你说的容易,你知道我找这么一个大…善人有多不容易吗?”

刘伯温本来想说的是大冤种,又觉得这样称呼对于一向大方的唐老板不太尊重。

朱樉只好安慰道:“老刘啊,对于你的遭遇,本王表示同情和理解。

但是你的损失,我只能说无能为力。”

刘伯温听到这话,直觉得血压飙升。

“你父子二人简直一模一样,都是天底下最无耻之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乱世妖孽
乱世妖孽
一夫当关守,双刀论雌雄,三英夺天下,四方皆敌营!我来了。这世界都将属于我!
风乱刀
谍血丹心
谍血丹心
1939年的北平城,地下战线明争暗斗,恰似平静海面下暗流涌动。周之煜利用医生身份做掩护,敌后锄奸,窃取情报,巧妙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书写着无名英雄的壮丽诗篇!
沉默似铁
大唐慢生活
大唐慢生活
高科技人士,某集团老总,寿终正寝的时候。想着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不过命运缺开了个玩笑,让他出生在619年的陇西.哎人生
独爱雨滴
三国第一霸主
三国第一霸主
【全网最火三国文】东汉末年,汉室崩塌,群雄并起,百姓流离失所,长达百年的战乱时期就此拉开序幕。杨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无意间穿越到三国时代,成为了幽州公孙瓒的养子。眼见幽州倾覆,无奈之下只能奋起反抗。斩袁绍,战关羽……乱世之中成就无敌雄姿。蛮夷:“你过界了,这里不是你们汉人的底盘!”杨戈:”不好意思,我怕后世在发生五胡乱华的事件,所有先将你们揍服为止。”西方列强:”Ihopedthatwear
破壳鸭
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
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
为揭开母族惨案,卫凌在阴谋诡计,权利旋涡中,一步步揭开当年真相,登基皇位,坐拥天下!
三人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