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第216章 老婆回家

朱樉的脸色很不好看,对着刘伯温语气不善。

“老刘头你说这话是啥意思?”

平心而论,刘伯温觉得以朱樉的资质,硬要走正规渠道去参加科举,考个秀才都算勉强。

可是朱樉的学习效率快的,让他惊讶不已。

上个月的文章还是蒙童的水准,现在的文章堪堪够的上老童生的水平了。

刘伯温觉得还是不能让他骄傲自满才行。

“字面意思。”

朱樉听到这句话,开始陷入了自我怀疑。

前世他的读书天赋,只能说比起普通人强一些,比起真正的天才又差的很远。

这些天能有这样的进步,完全靠着四个字——死记硬背,作为信息大爆炸时代的过来人。

你让他按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逐字逐句来辨析经义很难。

死记硬背别人的文章用来刷题库,这种公考的套路,他还是会的。

唯一遗憾的是大明开国以来只举行了,洪武四年辛亥科一届科举。

录取的一百二十篇进士文章,有点不够朱樉抄的。

等下一届乙丑科重开科举取士,还有两年的时间。

朱樉必须加快进度,让自己在乙丑科脱颖而出。

人贵有自知之明,朱樉要考状元不过是在嘴上说说,朱樉心里的预期是达到二甲的进士前几名就行。

为此朱樉已经在心里做好了,到时候一定要与会试的主考官多多亲近才行。

朱樉将内心想要纂历史上那部《永乐大典》的想法,跟刘伯温顺带提了一嘴。

刘伯温被这惊为天人的想法,震惊到无以复加。

“殿下现在还不是陛下,编纂大典需要的资源是一个天文数字。”

“况且以殿下现如今的学识修养,编纂一本县志都难如登天。”

“殿下莫不是癔症犯了?应该尽早找滑医师开点方子才对。”

受到刘伯温一顿猛夸,朱樉竟然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看来编纂大典的想法,对于现在的他有点过于超前了。

朱樉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

太监王德发前来禀报,“老爷,徐妃娘娘和郡王的马车已经快到大门了。”

朱樉吸取历史上秦王的教训,一直以来对待身边的下人都以宽容为主。

被叫作主子爷的话,又觉得这称呼大清的味道太冲了。

索性叫秦王府里的下人,都用老爷这个大户人家的平常称呼。

听到徐妙云回来了,朱樉扔下刘伯温在原地。

迫不及待的迎了出去,王府的门官太监双喜是个面白无须的中年太监。

见到朱樉快步从内院出来,双喜对着以王景弘为首的小宦官大喊:“没眼力见的东西,还不赶紧把中门打开。”

王景弘跟几个小宦官,合力将一根重达数十斤的门栓抱了下来。

王府有五个铺面的大门,王府门口站岗的四名侍卫,费力的将中间最高大的承运门推开。

紫禁城的宫门上是九九八十一颗铜钉,其他王府的规制是七九六十三颗铜钉。

朱元璋特许秦王府使用跟东宫正门东华门,一样的八九七十二颗铜钉,以示秦藩尊贵。

数百斤的大门缓缓推开,王府门口两尊巨大的守门兽铜狮子,只比奉天殿前的小上一号。

朱樉每次回家时,都有点怀疑这两尊铜狮子。要不是离皇城离的近,保不准得让人给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第一霸主
三国第一霸主
【全网最火三国文】东汉末年,汉室崩塌,群雄并起,百姓流离失所,长达百年的战乱时期就此拉开序幕。杨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无意间穿越到三国时代,成为了幽州公孙瓒的养子。眼见幽州倾覆,无奈之下只能奋起反抗。斩袁绍,战关羽……乱世之中成就无敌雄姿。蛮夷:“你过界了,这里不是你们汉人的底盘!”杨戈:”不好意思,我怕后世在发生五胡乱华的事件,所有先将你们揍服为止。”西方列强:”Ihopedthatwear
破壳鸭
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
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
为揭开母族惨案,卫凌在阴谋诡计,权利旋涡中,一步步揭开当年真相,登基皇位,坐拥天下!
三人行路
混在三国争天下
混在三国争天下
汉末刘姓最好混,改姓吧。吾乃汉景帝第十七代玄孙,比十八代的刘备刚好大一辈。刘备吾侄还不快快过来参拜你叔父。新书(洪荒之时间逆天)
天涯海跃
医国王侯
医国王侯
青史煌煌,我陡添一笔,不为留下名姓,只为这炎汉文明源远流长。一朝穿越,刘岳变成了一个小王爷,还随身带着强大神秘的系统。天降大任于斯,他站上了历史的大车,把着方向盘,誓要让滚滚的车轮碾出一道强汉真理!
顾北楼
大唐:我竟是李世民的女婿!
大唐:我竟是李世民的女婿!
杨昊来到大唐贞观时期,随身带着一个名为财神笔记的系统。作为穿越者的杨昊只是想搂着娇妻,开个小饭馆,混吃等死,顺便赚点小钱钱。但是杨昊产生了一场误会,一个气急,脚踢李世民,怒骂长孙无忌……到头确是社死现场
辰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