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第178章 针锋相对

朱元璋陷入沉思之时,朱樉长吁一口气,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没有利益可图,朱元璋又怎么会如此偏爱他的家人,一个邓绥的评价就想拿走一千二百万两,相当于大明国库四年收入的总和。

门儿都没有,要是老朱现在退位禅让于他,两千万两他都能想办法凑齐。

父子两人一左一右站在回廊里,朱樉等了大半天百无聊赖说道:“无论是加印宝钞,还是拆东墙补西墙,都是饮鸩止渴。”

“大明现在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重农抑商之后产生的粮多钱少。”

朱元璋眼睛一亮,因为朱樉说的正是他现在的难处。

朱元璋开口说道:“浙江省是仅次于南直隶的富裕地界,每年上缴的秋粮有四百万石,而税银不过七十万两。”

“除了南直隶和浙江,剩下的省份上缴税银加起来还不足一百万两。”

税粮是农民交的,税银是商人和富户交的。

朱樉沉吟许久说道:“也就是说您老现在的窘境是国库有粮,但没有银钱。犒赏军中和发俸禄对吧?”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你大哥想了个主意,清查户部历年贪污,将江南大户纳入刑狱。”

朱樉做梦也想不到,这文质彬彬的大哥发起狠来,才是真正的血流成河。

朱樉问道:“这样做倒是能救一时之急,可长久之计呢?”

朱元璋还没说话的时候,一个略微低沉的声音响起。

“一家哭总好过一路哭,百官哭总好过百姓哭。”

“为君者,仁义是对天下百姓,对待贪官污吏怎可存妇人之仁?”

朱标一身圆领黄袍出现在面前,对朱元璋行礼道:“儿臣见过父皇。”

朱元璋抬手示意,朱标转身对朱樉说道:“二弟虽然征战多年,可是忘了一个道理?矫枉当然过正,事急必定从权。”

“不救一时之急,何以开万世太平?”

朱标的话掷地有声,朱樉看着这个痛失爱子之后,变化很大的兄长。

有些感慨道:“大哥说的不失为一个办法,只是这样的权宜之计难以长久。”

朱标目光炯炯看着他,认真说道:“不打赏三军将士,就不能尽快平定西南和北方边患,既然要背骂名,那就让我这个做哥哥的一个人背。”

朱樉前些天刚把胡惟庸案扔给朱标,今天报应就来了,朱元璋的目光看向朱樉。

眼神不言而喻,你忍心让你哥一个人挨骂?

朱樉做梦都没想到,会有一天被用兄弟之义架在火上烤。

心里难过的要死,朱樉脸上强颜欢笑道:“儿子身为锦衣卫统领,整顿吏治自然义不容辞,不知大哥想从何处查起?”

朱标点头赞扬道:“二弟一心为国分忧,那么我们兄弟,从户部开始查起好了。”

朱樉问道:“不知大哥要臣弟以何名义查起?”

朱标说出三个字:“空印案。”

朱樉打了个响指,面带微笑说道:“可以,不过要等到胡惟庸案了结之后,如果两案并查,牵连人数众多,会影响社稷安定。”

朱标点点头,表示同意,朱元璋别有深意的说道:“有你们兄弟精诚团结,咱可以高枕无忧了。”

朱樉很想骂一句:你个糟老头子现在是在养蛊吗?

朱标和朱樉跟在朱元璋身后,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

“二弟,我听闻三个侄儿与李家、冯家、傅家定了亲事。”

“都怪臣弟不小心,昨晚喝的烂醉如泥。这帮人七嘴八舌瞎起哄,醉酒之言自然做不得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为大唐做贡献
我为大唐做贡献
大唐贞观,山河壮丽,风景秀美,唐太宗治世兢兢战战,群臣更是忠心辅佐,然就在这贞观之治之下,在长安古都外,一位少年郎却是愁眉不展的盼着……秦叔宝快点病……太子快叛变……李治快上位……
释殿下
围猎罗马
围猎罗马
一个现代灵魂穿越到欧洲古罗马时代一个汉人奴隶身上,用华夏文明对抗罗马文明。秦东:“比石头还坚硬的面包,这是人吃的吗?还是吃我秦东发明的馒头包子吧!比马尿还难喝的啤酒?这是人喝的吗?还是喝我用啤酒花酿........
最后的烟屁股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超级特种兵狙击手王灿回到三国,得到太平要术真武篇秘籍一卷。长弓在手,天下我有!一套现代特种战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手出神入化的箭术取敌首级于千里之外,神马李广、神马黄忠都不禁泪流满面,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收猛将、抢地盘、收美女,与诸侯争霸纵横三国!
东一方
乱世妖孽
乱世妖孽
一夫当关守,双刀论雌雄,三英夺天下,四方皆敌营!我来了。这世界都将属于我!
风乱刀
谍血丹心
谍血丹心
1939年的北平城,地下战线明争暗斗,恰似平静海面下暗流涌动。周之煜利用医生身份做掩护,敌后锄奸,窃取情报,巧妙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书写着无名英雄的壮丽诗篇!
沉默似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