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又是揍得公孙霸业丢盔弃甲,又是说吓得他搞祭祀,说的有鼻子有眼儿的。
你别说,这个故事,抛开真实性不谈,单轮故事性到很契合我们这的风俗文化,信仰嘛,一旦出现一点点的相关事物,催生出的迷信,就跟病毒一样传得飞快……”
先前的交流虽然孟获比较敷衍,但这次阿东的话,却是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若有所思的回到:
“来之前就传开了,还传到您这了么,那确实像病毒一样,就像那不请自来的末格军队……”
之后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阿东似乎是觉察出了孟获渐渐放下了防备,便询问道:
“将军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孟获想都没想,斩钉截铁的回到:
“尽可能的让我们部族凝聚起来,死战也好,归降也罢,刀握在自己的手上,才不会任人宰割……”
饭局过后,阿东挽留孟获让其在自己的领地落脚,但孟获却以不想麻烦阿东为由,选择了距离此处有一段距离的地方暂歇。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孟获奔波于各处零散夷族,期间,他也发现,那当初的天兵传言越传越广,起初孟获并未有所觉察哪里有问题。
喜欢自称天兵后裔,就自称吧……
很快,靠着四处游说,以及自己的声望暂时聚集起了一支反抗队伍。
而这中间少不了当初接待孟获的阿东殷勤相助,虽然孟获发现这支队伍作战意志似乎不是很坚定,毕竟现在自己也没得挑。
队伍里有不少参与者,是看在那阿东的面子上才入伙。
此次对抗末格大军的战略二把手,自然也是交予在了阿东身上。
孟获战前展开战术研讨:
“……此战无关胜负,能解锁包围圈,联络到被末格包围在内的琼督,才是我发动此战核心目的。”
此时不知从哪窜出来一位将领,没好气的问到:
“孟将军,容我多嘴一句,先前您带领的整编制军队都未能救出琼督,现在我们这些散装凑整的混杂军,就有把握突破包围圈吗?”
这话在现在的孟获听来相当刺耳,作为蛮族将士各自都有着各自的骄傲,这种战前怯场是会遭人耻笑的。
然而在看向其他将领时,大家竟无一人对此言有所不满,似乎都挺认可这位将军的话语。
对此,孟获毫不客气反问到:
“你是怕打仗了?还是说,怕和末格打仗?”
那位将军一时语塞,但随后很快反驳道:
“战争不是无头苍蝇硬打,有胜算的才算打仗,没胜算的是送死!”
孟获不甘示弱道:
“这种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就别拿出来显眼了,我既然敢把大家叫到这来,自然是能对大家此行负的起责任……”
说着,孟获为了稳定军心,做出了详细的解释:
“现在若与这支末格军队交战,我们有三大利。
其一,他们得分派力量压制琼督,对付我们没法发挥全部力量。
末格并非战无不胜,到现在琼督虽被围,到现在却始终不破,说明末格其实吃不掉它!琼督看似被围困,却也在反向限制消耗末格军队。
其二,我们是真正立于不败之地的一方。
想必大家先前也知道了,当初他们能奇袭成功,是运气好赶上了大横梁的特殊时期,出现了一个隐蔽的捷径。
但所谓成也捷径,败也捷径,那条小路太窄了,后勤补给的运输大大受限,注定了他们打不起持久战。
而我们的补给却来自我们各自的部落,我们可都是向来自给自足的,后勤保障的消耗从来不需要担忧。
其三,敌在明,我在暗。
而先前几次的交手,他们是靠着袭击,战场正面遭遇战他们并未接触太多,再加上此次我们的军队,各自之间有着属于自己的作战习惯。
综合情况,包围琼督的这支末格军队,对我们的了解可能不到三成,但我在另一处地方,与末格军交手已不下十次,对他们作战习惯的了解有七成有余。
此三利,皆是我等长处,末格短处,我等何惧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