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郁彬实话实说:“给宫中的似乎还有两道旨意,给夏忠的我倒是听了个完整,说是让夏大统领率十六卫全力配合。看来陛下虽然行事上完全让父亲着手去办,心中却还是有犹疑的。”
顾西影点点头,“陛下不仅仅是对我们又犹疑,对汉王,对朝政,也不是完全的信任。要不怎么圣驾亲征,却将十六卫大统领留在了京中呢,还不是想要时时盯着京中异动。或者说,咱们的陛下知人善用,知道什么人做什么事,却是要他们互相制衡,对谁都不会完全信任的。”
“是啊,说着让夏大统领全力配合父亲,怎么配合,那不是要时时同他互通有无么,有什么决断变动的,就算是不用他参与,也要知会一声,若是父亲有任何反常之处,只怕夏大统领立刻就会上报陛下,进行处置,半点不留空隙。”
“陛下如此周密,对我们这样心中坦荡的人家也好。时刻在监视与保护之中,也省的有心人攻讦,可见陛下私心里还是爱重父亲的。”顾西影是能够理解并且十分赞同顺徵皇帝的做法的。
自己家里没有私心,没有阴谋,坦坦荡荡,所有的事情已经做到明面上了。若是陛下想要留一手,大可不派人监管,便宜行事之后,有了成果再接手,忌惮之时,借由此事就能让自家万劫不复。
陛下信任,却也不愿意赌。可见越是在乎,越是关切。
顾郁彬笑道,“别人都会理解成陛下多疑,心中已经有了芥蒂,你倒是坦荡,竟还觉得好。”
“那是自然。陛下心中谋略万千,自然不是那等俗人。真的不信了,才不会管你。”顾西影说着,忽然想到了什么。
曾经听父亲提起过,明阳太子能替天子巡边,之前也监国理政过,陛下那时就是全心全意信任,愿意托付江山的样子。所以才会在太子身死后痛不欲生。若陛下是这样的性子,当时对太子难道?
不会的,也许陛下的多疑是明阳太子身死后才如此的。
如果这样推测。
这十来年,陛下对郑王不冷不热却又实时掌控,也不是真的冷淡,而是寄予厚望。一点一点不动声色的,严厉地扶着他成长,喂着他功业政绩。那就是陛下心中一直属意郑王接手江山的。
是啊,陛下对周广煜的爱重,那种慈父舐犊,不过是不能对寄予厚望的儿子有的心软情感,投射到了阿煜的身上。对阿煜这样的信任,宽仁,温情,放手,不过就是因为没有想过托付江山,所以什么信与不信,都不重要而已。
也许,陛下对周广煜,就从未。
顾西影想着前世周广煜的经历,一点一点明白了过来。
原来如此。
顾西影皱着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