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现代化改造

第140章 施粥

听到官府施粥的消息,城内百姓从晚上就开始往东岳庙汇集,生怕去的迟了领不到粥。

事实上他们想得也没错,这次施粥用的米麦是李光壂费了好一番口舌,才从城内富户那里讨来的。

除了余诚提供的二十石粮,李光壂自己出了十五石,加上其他富户总共筹集了八十多石粮食。这些粮食还没运到东岳庙,就被官府先分走了四十石。

李光壂非常气愤,去找黄澎闹了一场,却没有半点用处。

余诚知道后,也只剩几声冷笑。四十石粮对满城饥民犹如杯水车薪,他心下不落忍,又让刘二牛偷偷送过去了些粮食,能多活几个人就多活几个人吧。

刘二牛带着四个余府护卫也在东岳庙,既是帮厨,也是监督粮食有没有被哪个不长眼的昧掉。

在粥棚外,还有付应平带着的二十个社兵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免得发生踩踏。

李光壂也早早来到粥棚,看到等待领粥的百姓在东岳庙前排着四列队伍,队伍之间用绳子隔开。队伍两侧是预留好的通道,供领到粥的百姓顺利离开。付应平带的社兵人手一根竹条,若是见到有人插队,立刻便是竹条招呼。

李光壂看得连连点头,赞叹道:“余社长果然是奇才,便是府中下人也都调教的如此能干。”

一同来的张坚眼底闪过一丝恨意,并不搭话,只是看着刘二牛和付应平等一众人若有所思。

早上七点多,随着太阳升起,第一批粥也已经熬好,东岳庙前等待着的百姓闻到香气,人头顿时开始骚动起来。

帮工将熬好的粥抬出来,倒进大桶里,然后返回接着熬煮下一锅。东岳庙内一共六口大锅,但庙外等着的百姓不下万人,今天这锅是一刻也停歇不了了。

李光壂瞄了眼熬好的粥,稠得能插住筷子,便问刘二牛道:“这粥会不会太费粮食了,那些米怕是支撑不了几天吧?”

刘二牛道:“我们东家说了,粥熬的稠一些,百姓们拿回家再添些水,也能和不能来的家人分一些。”

李光壂看着领到粥的百姓有迫不及待就开始吃的,但大多数人还是将粥捂在怀里急匆匆往外走,不由叹口气,知道余诚所说是真。

李光壂在庙外待了一会儿,见现场井井有条,便满意的离开了,只剩张坚执拗的还留在庙里,监视看是否有人中饱私囊。

第一批粥很快施完,在后边没有领到的百姓有些骚动,付应平急忙带手下社兵散布消息,说第二锅粥很快熬好,人群才平静下来。

十分钟后,第二批粥熬好端了上来,刘二牛看了看排队的百姓,不禁皱了皱眉头,然后抓起一把沙子洒进了粥棚。

这一幕正好被张坚看到,他怒气冲冲的冲上去喝骂道:“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祸害粮食,是想挑动民变吗?”

说罢指挥自己带来的几个社兵道:“把他给我抓起来!”

那几个社兵想要动手,冲得最前的一个被付应平一棍打在腿上,当即扑倒在地。其余几个也被付应平手下全部按倒。

“张纪正,还请自重。二牛哥可不是总社中人,你这个纪正管不得他!”

张坚怒目圆睁:“怎么,我这个纪正管不得他,也管不得你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谋动天下
谋动天下
一语退千军,一策转危局,一计平战乱,一谋定江山。重生在诸侯纷乱年代的方即墨,立誓要凭借自己的才智,终结乱世,青史留名。“你太年轻,再等十年吧。”刚刚迈出第一步的他,便被一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
话九宸
三国:开局不如狗,我无所谓
三国:开局不如狗,我无所谓
黄巾起义,天下汹汹,穿越到了汉末的刘杞,上一世是被累死的,所以这一世他发誓,一定要活的轻轻松松舒舒服服自由自由!
儒生佩剑
大明天雄军
大明天雄军
钟君义穿越到华夏历史三大浩劫的明末,家中排行老二,成为军户里的一个秀才。为了民族不被屠戮,为了汉家儿女不再卑躬屈漆,钟君义决定不能像父兄一样,全忠义,也不能像自己的名字一样中二下去。决定奋起荡寇,除魔、灭建奴,扫匪兵。作为穿越者,钟君义面对最大的困难,是明末众多奇葩观念与道德标准……
何易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
王明杰,为救小女孩,意外穿越,成为一个汉末世家公子,他从一开始想要在乱世中生存,到决定改变乱世?人生逆转在不经意间发生改变,且看明杰如何一统中华
我叫罗小飞
水浒:寨主娶亲
水浒:寨主娶亲
这里是北宋末年,朝廷懦弱,外有异族虎视眈眈,内有匪患如鲠在喉!这里是水浒世界,有高深莫测的武艺,有感人肺腑的情谊……且看众英豪再起风云,重塑男儿气概,为己!为家!为国!重新定义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柳随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