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现代化改造

第136章 投名状(下)

李汾生在此人衣服上将刀上血迹擦拭干净,回过头还刀时才看到徐五身边不知何时又多了一人。

徐五将手中一个方盒子似的物件递给那人后,那人就不声不响的离开了。

徐五一边来回甩动手里巴掌大小的一块纸片,一边慢悠悠来到李汾生跟前:“李馆主办事果然利落。”

在作案现场被叫穿身份,李汾生心中一阵恼怒,回头看见被打得那人已经昏死过去,应该没有听到,才把心放下来。

徐五又递上两锭银子,每锭五十两,这才让李汾生心情好了起来。

不开张便罢,一开张就赚了两百两银子,李汾生几个徒弟都是眉开眼笑。

段雷看到这人怀里还有一本画册,便捡起打开来,只看了一眼就禁不住面红耳赤,那画册中一页页竟然都是搔首弄姿的女子,浑身上下不着寸缕,摆出种种妖娆的姿势。旁边陈易看到后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伸手要抢时,画册却被徐五抢先拿到了手里。

“这可是我用来下饵的宝贝,不能给你们。”

段雷口干舌燥,讪笑着转移话题说:“这人刚才说什么来着,他爹叫府什么?这世上还有人姓府吗?”

陈易想了想:“该是姓傅吧?”

“胡说,声调就不对。”

徐五接过李汾生还回来的匕首,蹲在那人身旁,悠悠说道:“可能他想说的是他爹是辅国将军吧?”

此言一出,全场寂静。李汾生更是一股凉气从尾椎骨直冲脑门:“你说什么?”

辅国将军不是军职,而是爵位。按明制亲王除一子袭亲王爵外其余诸子为郡王,郡王除一子袭爵其余为镇国将军,镇国将军之后为辅国将军,然后往下为奉国将军等。

此人既然如此说,表示他的身份只有一种,那就是国朝宗室。

自首任周王朱橚于洪武十四年就藩开封,至今已近三百年。按朱元璋排的周王一系字辈“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当代周王朱恭枵已经是第十一任了。

这期间周藩繁衍生息,人口已经非常庞大了。举个例子,首任周王有十四个儿子,两个儿子先后袭亲王爵,另外十二个儿子封郡王;第三任周王有十三个儿子,同样有两个儿子先后袭亲王爵,其余十一个儿子封郡王;第五任周王少点,有八子,一个亲王七个郡王;到第六任周王,他替老爹补上了缺额不说还略有超出,生了足足二十五个儿子,除掉一些夭折的,依旧封了十八个郡王。

如此多的宗室,一个辅国将军的儿子丝毫不起眼。可不起眼归不起眼,一个宗室子弟被自己暴揍一通还挑了脚筋,消息要是传出去李汾生这条命肯定是保不住了。

“李馆主放心,”徐五说着:“不会有人知道这个宗室子弟是你李馆主杀的。”

李汾生情急道:“你休要胡说,我只是打了他一顿。几时杀他了?”

“不是吗?”徐五手起刀落,匕首深深刺入这位宗室子弟的腹中。“这把刀不就是你李馆主的吗?”

“这儿这么多双眼睛看着,你栽赃我?我们这就抓了你去官府,把事情说清楚。”

徐五淡定起身,对将自己围起来的打手们视而不见,只是将手中的纸递给李汾生:“官府要是见到这个,你说他们信不信?”

李汾生疑惑接过,只看了一眼,就如同见了鬼一样,浑身颤抖。

那张巴掌大的纸张竟是一张画,画纸表面光滑,内容是李汾生提刀走向伤者的背影,而在伤者周围,李汾生那几个徒弟手拿棍棒耀武扬威的样子也各个活灵活现,任谁看了,都有身临其境之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谋动天下
谋动天下
一语退千军,一策转危局,一计平战乱,一谋定江山。重生在诸侯纷乱年代的方即墨,立誓要凭借自己的才智,终结乱世,青史留名。“你太年轻,再等十年吧。”刚刚迈出第一步的他,便被一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
话九宸
三国:开局不如狗,我无所谓
三国:开局不如狗,我无所谓
黄巾起义,天下汹汹,穿越到了汉末的刘杞,上一世是被累死的,所以这一世他发誓,一定要活的轻轻松松舒舒服服自由自由!
儒生佩剑
大明天雄军
大明天雄军
钟君义穿越到华夏历史三大浩劫的明末,家中排行老二,成为军户里的一个秀才。为了民族不被屠戮,为了汉家儿女不再卑躬屈漆,钟君义决定不能像父兄一样,全忠义,也不能像自己的名字一样中二下去。决定奋起荡寇,除魔、灭建奴,扫匪兵。作为穿越者,钟君义面对最大的困难,是明末众多奇葩观念与道德标准……
何易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
王明杰,为救小女孩,意外穿越,成为一个汉末世家公子,他从一开始想要在乱世中生存,到决定改变乱世?人生逆转在不经意间发生改变,且看明杰如何一统中华
我叫罗小飞
水浒:寨主娶亲
水浒:寨主娶亲
这里是北宋末年,朝廷懦弱,外有异族虎视眈眈,内有匪患如鲠在喉!这里是水浒世界,有高深莫测的武艺,有感人肺腑的情谊……且看众英豪再起风云,重塑男儿气概,为己!为家!为国!重新定义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柳随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