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第199章 兵马怎么来?

接着无数士兵来清理死去的马匹、牛马和人的尸体。

噗通噗通!

一具具死尸被丢进了弱水河中。

这个弱水河,是从河西走廊的祁连山上发源而来,流经荒漠,汇入居延泽。

同时也是居延城百姓以及居延海这一代农垦灌溉的重要水源。

因此地上河的水不深,赤足便能渡过。

现在鲜卑人将这么多尸体全部丢进了河水之中,必然影响到百姓的用水。

城中,狄青已然收到了情报,得知鲜卑人没有攻城,反而撤军在城外扎营,并且分出一部离开,他若有所思,猜测鲜卑人的意图。

可得知鲜卑人将尸体投入弱水之中时,张一和李二两人大怒,嚷着要出击。

耿纯更是惶然不安。

弱水河是居延城的天险,更是居延城的软肋。

饮用水被污染,对城中上万军民来说,简直就是致命打击。

“打井,取地下水!”

狄青却不以为意,随即微微一笑,“越深就越干净,不受河水影响。”

“如今这么多天过去了,远在河套的主公,应该会担心我们,派来的兵马说不定在来的路上!”

“我们只有等待即可!”

“河套的主公?”

耿纯听到这个,心头掀起了惊涛骇浪。

难道这位鬼面将军,居然是传说中那位大败鲜卑人,驱除匈奴人的皇子,阴山侯?

耿纯是从来往河套和漠北的客商口中得知关于这位皇子的一些消息。

如果这位鬼面将军是那位皇子派来的,那么这居延海,是不是也要成为他的口中之物了?

若是真是如此,他耿纯到底站那一边呢?

看着耿纯阴晴不定的脸色,狄青视而不见,吩咐两个手下办事。

有人要问,出发之前,狄青只有一百囚犯作为部下,为何现在一下子有了三千兵马,还收集了二千多头牛来做火牛阵破敌。

其实,狄青带着这一百人出发,并没有直接向西往居延海,而是向南去了北地郡。

他对这一百人承诺,只要召来五个人,便任命他们为伍长,招来十人,便任命为什长。

麾下满百人,便任命为曲侯。

这一百人顿时兴奋不已,先是内部推选出张一李二两名首领,各领五十人。

随后,他们在北地郡按照狄青的方法,拉上熟悉的人,不断扩大队伍。

随着人越来越多,张一李二两人从什长变为曲侯,又成为都尉。

当他们翻过贺兰山时侯,已经有了二千多人。

狄青带着他们直接赶往张掖,混入城中,杀了太守和鸾,夺了武器装备。

并在张掖祁连山下的一处草场截获大量的牛马。

加上出发时的装备,组建了一支千人骑兵。

狄青一下子腰杆直了许多,派出探马打听居延海动向。

得知竟然有四万鲜卑铁骑杀到时,他打起了祁连山草场的牛群主意。

在耿纯即将殉城,居延城马上要破的时候,狄青带着三千兵马和二千牛群赶到了附近。

“夜色降临,张一,派出斥候打探另外一部鲜卑人的动向。”

“他们的向西而去,目标应该是敦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
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
明末小冰河世纪带来无尽的灾害,义军起,建奴猖獗,西南叛乱,东南西方强盗觊觎中华,大明风雨飘摇,看琼州小小千户如何起于微末,力挽狂澜?
漂泊的雨
执耳,权利的巅峰
执耳,权利的巅峰
四战之国,看似波澜不惊的朝堂,实则内忧外患?庸碌贪财的太子,阴险毒诈的魏王,雄断专掌的皇帝,独爱孙女的文首丞相,一身反骨的废物皇长孙,一群被这个时代所抛弃的红颜知己。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又如何一步步踏上权利的巅峰?庙堂与江湖利来利往,外战内斗,恩怨情仇的纠葛,无休止的争斗,其所争虽有不同却都是为了私欲。历史的车轮被时代所限制,可终究会从岁月的长河碾过,顺应它?或改变它的方向?执天下之耳于权利的巅峰
蓦鱼儿
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
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
(主打轻松娱乐无厘头,带点儿甜,脑子请寄存)姜海穿越18载,顶着老爹的县令外壳,打造自己的乌托邦新城,逍遥富贵。然而,未婚妻的到来,一夜意外,先上车后补票。从此他的土皇帝梦开始慢慢被打碎。最后要不要自己当皇帝呢,他很纠结,当皇帝确实有点累人……姜海身边有些什么人。娘子:玩枪的将军府大小姐。老爹:机智的摆烂县令。小妈:风情万种的美妇人。文治:肌肉猛男好哥们兼护卫。武功:玉面书生理工男。郝伯:扎心补刀
黑土荒
将门枭雄
将门枭雄
穿越乱世,背负家仇,所幸一场冥婚让他拥有了可爱的小娇妻,也让他拼了命地想保护家人活下去。“陈安,你打仗要保护好自己啊。”“将军,你把金人的窝给端啦?”“陛下,我是皇后啦?”我观这江山满目疮痍,不如我自取之!
梦里寻欢1
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
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
历史文,不带修仙元素。在历代帝王中流传着一个秘密,世间有一长生者,吸其一口血可活百岁。食其肉者。。。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尧舜禹时代的小部落,获得长生不死。他环游世界,去中亚寻小麦,南美洲找玉米、土豆、红薯,操心着华夏民族的未来。长生秘密流传于世间贵族之中,为了躲避人的疯狂贪欲,他不得不隐居。历经上古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国至现代。当过部落氏族的王,看夏商周兴与亡,
冰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