劭群的到来,令三号工地的施工连队喜出望外,终于来了一个带班排长。施工连队是营属炮兵连,劭群在北陆学院学习过营属炮兵相关专业,并不精通,只是熟悉了解。
营属炮兵连连长于得水,中等身材,很敦实。他握着劭群的手说,怎么自己来了,也不打个电话,好去接你啊。然后一一介绍。指导员刘建国,营里第一次手枪射击,他还主动给劭群讲过动作。刘指导员说,欢迎欢迎啊,咱们连队也有了大学生排长,这是咱们连队的荣誉。王排长很聪明好学,手枪射击全营第一。副连长王晓青,匀称的个子,白皙的脸庞,双眼皮,龙凤眼,陕西人。副指导员杨勇,瘦瘦的身材,山西人。初次见面,简单而又热烈。
于连长对副连长说,告诉炊事班加几个菜,给王排长接风。副连长回道:已经准备了,正等着呢。
大家一行就去了连部的小屋。
炮兵二连进门酒,三两的杯子,每个人面前满满的一杯。
于连长说,我们欢迎劭群来到炮兵二连。大家热烈鼓掌,劭群很是感动,在红五连,他没有这个待遇。
于连长说,劭群是咱们连的第一个大学生排长,宝贵的人才应该放在重要的岗位。然后看一下刘指导员说道,去一排怎么样?
刘指导员笑眯眯的说道,好哇,一排是全年的训练标兵排,现在有了一排长带领,肯定会好上加好,明年争取三等功排。
刘指导员望向劭群又说了一句,一排是红军排,历史悠久,传统深厚。
劭群内心,五味杂陈:从被轻视怠慢到盛情款待,从渴望已久的三排长没有当上到老大位置的一排长从天而降,从念念不忘的红五连到热情拥抱的炮兵二连,从红军连到红军排,从编外到重要,从什么,从哪里,从何说起……
劭群不觉眼睛一热,喉咙里嗝了一下。他端起酒杯,望向于连长,刘指导员,坚定的说了一句:谢谢两位首长,永做红军传人,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然后一饮而尽,入门酒。
大家又是一阵热烈鼓掌,于连长刘指导员甚是满意,当兵的就待见一口干一个,哪怕杯子里装的是日月星辰,哪怕杯子里面装的是刀山火海。大家又吃又喝,谈天说地,劭群记不清自己喝了多少,端杯必干,不知不觉就多了。后来印象中,来了几个兵把他扶到了他的一排。床铺早已安排停当。刷牙的缸,洗脚的盆,温暖的被窝,守护的兵。太行山,洗马林,飞虎师,红军团,一排长,从这个夜晚开始。
江湖中道,山头码头,最重情义,有情有义。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