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奖励
奖励,人人都需要有,哪怕是一句表扬,下至三五岁孩童,上至七八十岁耄耋老人。但是,生命中可能有些奖励会变成一种惩罚,正如苦难是一种财富,从中我们学会成长。
劭群成长为团级干部以后,他的直接上司在他面前感慨人人需要表扬时,听起来确实是这么回事,但是当时劭群反倒不以为然。人生中的奖励,不但是一种物质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愉悦。尤其是第一次奖励,如果有所记忆,更是难忘。
劭群的第一次奖励,是用汗水换来的,里面有辛勤的付出和收获的喜悦,但是最后却是以伤心和失落收场。一年的夏天,劭群去大伯和三叔家的瓜地里玩耍,这里无论吃玩,都是孩子最美好的天堂。劭群的父亲赶了一辈的马车,从来没有种过西瓜,搞过养殖,非常传统,安分守己,老老实实正正经经地种粮食。大伯和三叔的西瓜地在村西,应该是到了拉蔓子的时节,也就是瓜基本上收获完了,再翻一下瓜蔓子,再捡一些漏网之鱼,就需要再种植别的作物了。
劭群有六个堂姐,本来劭群出生时父母年纪就大,这些堂姐有的都结婚了。瓜地里有一个堂姐夫带着劭群和他的堂兄弟,到处翻蔓子找瓜。堂姐夫喜欢逗人,好多瓜劭群叫不出名字,然后他们每捡一个,就兴高采烈拿着的去堂姐夫那里报告:姐夫,我捡到一个,这是什么瓜呀。在劭群的印象中,苍蝇翅,蜜蜂眼……堂姐夫给出了很多奇怪的名字,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奇怪的东西,大家的渴望就越大。劭群总觉得,这种瓜很甜,也就是特别好吃。
到现在,他有时候去市场上买东西,如果见到了甜瓜,都会不由自主会问一下瓜叫什么名字,大多的时候没有买,大多的时候期待出现苍蝇翅和蜜蜂眼这样的瓜名而没有出现。如果真是菩萨显灵,让他偶遇了,好歹也尝一尝,吃个够,但是这些名字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些瓜名当地或许就是这么叫,毕竟劭群家没有种过瓜,无法考证。这些瓜名或许就是堂姐夫劳作中的一种乐观的玩笑,也不必去考证了。
劭群在离开瓜地的时候,被奖励了很多瓜。他把两只手放在胸前抱着,大人一个瓜一个瓜的往上放,到最后,抱了这个丢了那个,真像是熊瞎子掰苞米掰一个丢一个。但是劭群依然想把这些瓜都带走,带回家带给父母,带给哥哥。
往回走的路上,经过了一座庙,这是村里的神庙,传说中有蛇精,后来成为了今人祭祀先人的地方。劭群一个人提心吊胆的走着。过了神庙,再上一个大坡,就要进村了。这个时候劭群碰上了他的几个堂姐和堂姐家的亲戚,有的岁数比他大,有的岁数跟他相仿。他们把劭群拦住了,愣说劭群抱的瓜是偷他们家的,便要把这些瓜抢夺过去。劭群抱着瓜反抗,来回转身躲闪,并哭着告诉他们,这是大伯和三叔奖励给自己的,这是自己干活换的。
大家不信,然后便一起去瓜地对峙。去的路上,劭群依然紧紧抱着这些瓜。后来的结果是,劭群又一次抱着这些瓜,一个人又过了一次神庙。
回到家后,劭群就哭着跟母亲说了,当时母亲应该是唠叨叨骂了几句,劭群没有听清,也记不得。劭群唯一记得的,是当时自己产生了一个疑问,好多年这个疑问没有答案,自己的堂姐们为什么跟亲戚那么好,自己家为什么没有这么好的亲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