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第177章 泉州之战(十一)

宋、元水师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纷纷拿出自己的杀手锏,战况也变得愈加惨烈。

宋军的伤亡人数虽然还在持续增加,但已经明显占据了上风。

“开炮!开炮!干掉元军投石机!”文天祥看着已经调整好方位的主力舰,一时间也顾不上蒲师文的铁甲舰了。

令人恐怖的前装滑膛炮再次开火,又是六十枚铁弹射出。

铁弹带着怒火铺天盖地地砸向元军战船,所到之处势不可挡,无坚不摧,一片狼藉。

一名名仅剩下半身的元军一刹那间还在那直挺挺地“站着”,而上半身早已经荡然无存,不翼而飞……

一团团血雾再次腾空升起。

血雾,又见血雾!

看着如此惨烈骇人的场面,不管是李恒手下久经沙场的兵马,还是蒲寿庚手下那些残暴的“海盗”,此时的他们正在一个个纷纷抱头鼠窜。

慌乱之中又有不知道多少元军被自己人撞下船只,跌入大海。

“打旗语,请求丞相集中火力炮击蒲师文所在的旗舰!”

陈吊眼看到元军阵型已经开始凌乱,连忙对着旁边的旗手大声喊道!

“报!丞相,陈将军打旗语请求集中炮火攻打蒲师文本部!”传令兵跑过来对文天祥报告道。

在众多军事信息传递方式中,旗语一般是军队调动或者水战的时候使用。

比如说最高统帅的大纛旗帜在挥舞之后猛地直至前方,那就是全军冲锋的命令。

练兵可不是简单的事情,从一个老百姓刚刚开始进入军营,恐怕连各种旗帜代表的含义都是分不清楚的。

军队之所以有战斗力,那是因为有一级接着一级严格的建制,可以调动士卒步调一致地行动。

到了战场上真正开始厮杀的时候,用得最多的才是鼓声、钲声。

毕竟将士们是背对大营在前面厮杀。

忙于厮杀的将士,回头看上一眼那是找死的节奏。

战鼓的声音厚重深沉,气势磅礴,可以激励三军将士,所以一般情况下用鼓声表示进攻。

钲声就是所谓的鸣金,钲是古代的一种乐器,用铜制成,颜色似金,所以敲击他发出是声音也被称为鸣金。

“当当当!”钲声清脆而又尖利。

频率越高,波长则越短,同时传播的距离也就越远。

后世使用的冲锋号其实也是一个道理,毕竟战鼓过于沉重,逐渐被便于携带的冲锋号所代替。

自古以来,闻鼓而进,闻金而退!

只有这样大军才能保持节奏一致,避免因进退不一造成的混乱。

混乱则意味着冲阵,意味着自相踩踏,一旦发生这种事情大军离覆灭也就不远了。

但凡擅自后退者必死,这也是古代打仗,斩杀擅自向后方逃跑的本方士兵的原因。

慈不掌兵,没有什么情面可讲。

“甚好!传令,战船不必调整位置,令所有大将军炮对准蒲师文开炮!”文天祥果断听取了陈吊眼的计策。

距离已经很近了,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再次调整战船的方向。

可惜的是前装滑膛炮的发射频率比火枪更加费时费力。

文天祥只能在焦急中慢慢等待着火炮手们装填弹药、瞄准敌船。

“快快快!清理炮膛。”

“快快快,装药包!”

“把火炮给老子推上去,快!”

船舱内,一众炮长们嗓音嘶哑,大呼小叫着。

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干掉蒲师文,元军必然大乱。

古代打仗,帅旗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帅旗被砍,不管再强悍的军队也只能撤出战场,甚至是一场大溃败。

没有统一的指挥,人数再多也是一盘散沙,一群乌合之众,终究是被屠杀的命运。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北宋小文豪
北宋小文豪
苏辂,人在北宋,老家眉山。生为衙内,苏辂从小锦衣玉食、娇生惯养、胸无大志,只吃得下软饭,正积极找人接盘,让自己后半辈子可以继续当一条没有理想的咸鱼。对于自己的未来,他已经做好万全的规划:要是实在找不到养得起他的老婆,他不介意继续留在家里啃老。七岁那年,苏辂回到老家,赫然发现自己两个堂哥一个叫苏轼,一个叫苏辙。苏辂眉头一皱,觉得此事并不简单!***搞笑风,日常流,新人求支持~
明日红花
铁道炊事兵
铁道炊事兵
一条铁路一个兵,美食故事说不停!拳打脚踢卫家园,堂堂中华好儿郎!
没有桥的河
最强训犬员
最强训犬员
想过么?当有一天灾难来临,能发现你的,不一定是生命探测仪,而是救援犬;试过么?当你身处险境,能找到你的,不一定是卫星,而是救援犬;它们不被人熟知,但却一直无言战斗。它们是萌物,但它们也是战士!没错,这是一个关于无言战士的故事……
光头鬼哥
皇朝战神
皇朝战神
世人皆以为他三年入狱狼狈不堪,归来必然一无所有。三年后,他权倾天下醉卧江山,手指之处万军临,目光所向四夷惊!将相生死不过他一念,士族兴衰不过他一言。“今日!君临天下睥睨八方!”
纯洁大队长
三国之建筑塔防系统
三国之建筑塔防系统
吕布之勇无人可敌?我有塔防!诸葛亮智如妖?我有塔防!雄兵百万来袭?我还是有塔防!
小木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