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第103章 集结

一场小小的风波过后,吴希奭终于率领着他的第一师出城了。

而白沙津的百姓们却没有散去。

赵昺和丞相陆秀夫外出未归,兴王赵与珞坐镇中枢,全权处理朝廷大小事务,做出决策之后,告知杨太后知晓。

曾渊子作为户部尚书,正在核算调拨各种物资。

兵部侍郎兼任大宋军队总参议邹沨、副总参议赵孟溁坐镇兵部,处理各处军情。

琼州知州苏刘义则组织招募民壮,在工部侍郎马宋宝的协助下分发武器,走上城头协助守城。

整个琼州就如一套机器一样,迅速地运转起来。

大宋皇家学堂游行的队伍还在继续行进着,口号声不断。

抬着的大捐款箱子,早已经被金银铜钱装满。

一处刚刚装修完成的一间布匹店前,正在吃着水果的老板娘,看着街道上游行的队伍,叹了口气。

用脚踢了踢蹲在地上的掌柜:“他爹,你说说这北边的百姓,又该遭了多少罪啊?”

“唉,不当人啊。”布匹店掌柜叹口气说道。

“当家的,你说北边的人也不知道反抗?要是我,就是死也要跟他们拼了。”

“拼个球,就你这样的还不够人家一刀下去费事呢。”

“唉,这世道,啥时候能太平了。”

拼命,拿什么跟人家拼命?

一群有组织的蒙古鞑子,每到一地,老百姓菜刀还没举起来,就被人家砍死了。

人家鞑子一来,把老百姓一围,任你是谁,想反抗都不敢。

那些吵吵着死也要拉个垫背的,都是笑话,看到这情形早就下跪求饶了。

家人不要了?

人家把你家人一抓,就算你系统在手,抱着加特林那也是白搭。

明朝末年有一个着名的理论叫“辽人守辽土”为啥不行?

无他,人都有软肋。

辽人在战场上打的猛了,弄不好下一刻自己家人居住的城池就被攻陷,后果只能被屠城了。

全家老小都在人家满清的眼皮子底下,咋可能死战到底?

宋军则不同,宋军是保护身后的家人,一旦战败,鸡犬不留,没有退路的他们只能拼到底了。

“软蛋!”老板娘嘀咕一声。

布店掌柜眼一瞪:“你说啥!”

然后站起来举起巴掌就要揍自家婆娘,老板娘见状赶紧跑到屋里躲了起来。

……

背后插着黄色令旗的三百里加急锦衣卫缇骑们,往来不断,穿梭在一条条官道上。

“三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锦衣卫缇骑看到路上有人,提前大声呼叫着!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

海口至澄迈不过百里距离,至临高不足一百五十里之遥,至昌江也不过三百多里地。

三百里加急去最远的昌江,用接力的方式传递,一日便可抵达。

“什么!”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接到锦衣卫情报正在临高视察的赵昺还是吃了一惊。

“昌江收到消息了么?”赵昺问道。

“回陛下,卑职等连夜从行朝出发,卑职等每隔20里换人换马,刚刚到达临高,昌江路远,此时只怕还未能抵达。”锦衣卫单膝跪地回答道。

“苏卿,临高就交给你和大举了。”

“踏马的!走,随朕回海口!”赵昺不再理会这名缇骑,对着身边的武垒等护卫大喝一声。

“快,驾!”赵昺上马之后,拨转马头,大骂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末天下1639
明末天下1639
崇祯十二年,即1639年,大明末年风月史即将迎来最为绚丽的一幕。当时空虫洞在崇祯十二年的苏州打开,来自后世的张守言,他不光看到了秦淮河上那即将灿烂的风月,也看到了刚刚从中原掠走四十六万人口的多尔衮,还有再次举起反旗的张献忠,以及从商雒山里奔向河南的李自成。江山与美人,他居然都想要!
武陵岛主
北宋小文豪
北宋小文豪
苏辂,人在北宋,老家眉山。生为衙内,苏辂从小锦衣玉食、娇生惯养、胸无大志,只吃得下软饭,正积极找人接盘,让自己后半辈子可以继续当一条没有理想的咸鱼。对于自己的未来,他已经做好万全的规划:要是实在找不到养得起他的老婆,他不介意继续留在家里啃老。七岁那年,苏辂回到老家,赫然发现自己两个堂哥一个叫苏轼,一个叫苏辙。苏辂眉头一皱,觉得此事并不简单!***搞笑风,日常流,新人求支持~
明日红花
铁道炊事兵
铁道炊事兵
一条铁路一个兵,美食故事说不停!拳打脚踢卫家园,堂堂中华好儿郎!
没有桥的河
最强训犬员
最强训犬员
想过么?当有一天灾难来临,能发现你的,不一定是生命探测仪,而是救援犬;试过么?当你身处险境,能找到你的,不一定是卫星,而是救援犬;它们不被人熟知,但却一直无言战斗。它们是萌物,但它们也是战士!没错,这是一个关于无言战士的故事……
光头鬼哥
皇朝战神
皇朝战神
世人皆以为他三年入狱狼狈不堪,归来必然一无所有。三年后,他权倾天下醉卧江山,手指之处万军临,目光所向四夷惊!将相生死不过他一念,士族兴衰不过他一言。“今日!君临天下睥睨八方!”
纯洁大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