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第65章 与子同袍

“少年兴则国兴。”苏刘义在心里面默默地念叨着这句话。

联想到自己的长子苏景瞻被陛下调往临高委以重任。

今日陛下又以学生之礼对待自己。

官家对苏氏一门,不可谓不厚啊。

想到这里,苏刘义已经老泪纵横,参拜道:“陛下放心,臣明白了。这琼州的事情,臣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完成陛下的托付。”

大宋学堂、大宋皇家学堂,即将在不久的将来撑起大宋科技的进步。

“我华夏从石器时代到陶器时代再到青铜时代,又从青铜走向铁制。这些何尝不是科技的进步?”

赵昺似乎对着苏刘义在说,又好似自言自语地说道。

就让这些从未上过学堂的孩童们从认字开始吧。

文字,是一切文明的基础。

没有文字,哪有什么文明?

用绳结记事?大事打一个大结,小事打一个小结?

自己都搞糊涂了。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拉丁语属于表音文字,掌握基本规则便可拼读单词。

汉字也是世界上唯一由本民族自己创造出来的,并且也是唯一幸存下来的表意文字。

汉字,只需要简单的组合,就可以把事情表达清楚。

西方为什么用表音文字,因为他们文盲太多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是文盲。

直到十六世纪,西方会写字的人几乎没有。

欧洲在十六、十七世纪,才刚刚编纂字典呢。

还在那忙着给26个字母排顺序,尚不足3000个单词。

要是对骂,能骂到他们怀疑人生。

区区几千个文字的地区,突然科技就开始大爆发了?

难道说科技在前面跑,文字在后面追?

……

赵昺等人刚步入学堂大门,就听到一群七八岁的孩童唱着歌。

童声清澈,歌声嘹亮。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秦风·无衣)周幽王十一年,即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

秦国靠近王畿,故遂奋起反抗。

秦人尚武好勇,这首诗歌便在此背景下产生。

这是一首反映秦国兵士间团结友爱、同仇敌忾、协作并行、准备抵御外敌的一首战歌。

而赵昺决定以此歌作为大宋军歌,推广起来。

凡是大宋学堂内,音乐课上必须学会的一首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赵昺跟着节奏一起唱了起来。

眼前仿佛看到了那金戈铁马、波澜壮阔的一幕。

无数的宋军前赴后继,舍生忘死,义无反顾的向着蒙元大军发起最后的冲锋……

按照赵昺的要求,大宋学堂的教育,首先必须要进行爱国教育。

凡大宋学堂,不管哪个年级,不管是男娃还是女娃,每周都要进行爱国教育。

自华夏有文字记录以来,每一个英雄故事,都将是一个范例。这些英雄的事迹由学堂里的教书先生编写出来,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述华夏的荣耀。

身体好才能学习好,体育课上,充斥着孩子们嘻嘻哈哈地笑声,天真烂漫。

(年轻真好,祝老铁们归来仍是少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隐唐
隐唐
简介:秦朗,一个中年理工男、高级工程师,出门丢个垃圾,不幸身穿大唐贞观。害怕让李二陛下发现自己的妖孽才华,努力地隐藏自己。为了生活的舒服安逸不得不诱导别人搞发明创造。不想战天斗地,不想高居庙堂,想法设法的抱大腿以求混吃等死,想方设法的推让功劳。只想安逸的苟在大唐过完一辈子……
假装快乐的石头
权唐
权唐
大唐天宝末年,莺歌燕舞的江南因为一个现代官员灵魂的穿越而变得暗流涌动,这只先知先觉并力求掌控自己命运的蝴蝶,双翼轻轻扇动,在风花雪月的吟唱中悄然推动着历史前进的车轮。——————————————————————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侠骨传金柝,红颜照铁衣。将军百战死,英雄无归路。天子坐明堂,吾为天子师。回首千年烟云,我的壮烈如歌如泣,我的权唐没有遗憾。《权唐》书友群437855842
格鱼
三国召唤女将
三国召唤女将
我叫丁立,我爸是丁原,董卓、吕布,你们两个给我记着,我们丁家有我了,我会来找你们报仇的。华雄?你想拦着我别找董卓,哪个谁……唐赛儿,给我下个咒咒死他。张辽?你求我放过吕布?上衫姐姐,你变回女的别浪费,把他给我赶开。曹操、刘备?你们想架梁子?把亚玛逊女武士叫来,搞死他们!
曹浒
实习小道长
实习小道长
一具竖着浮在水中的无名女尸被打捞上案之后,城南市便接二连三的在半夜三更时发生了恐怖碎尸案!来自北区分局的菜鸟林非跟着师傅老胡在调查碎尸案时竟无意中解开一个几年前被定为“意外”的交通案件!这到底是巧合?还是有人在暗中布下的阴谋?.......“哥们儿!那是吸血鬼不是僵尸!”“有差别吗?”“吸血鬼你得用十字架!僵尸才用桃木剑……”“咦!别搞得这么严谨嘛!都说了、我还在实习,拿错装备很正常的啦!”“艹…
八黎
抗战之我的县大队
抗战之我的县大队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杨栋身怀抗日奇侠系统穿越到29军军事训练团,拯救祖国先从拯救他们开始!
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