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第26章 漳州义士

陈惟中一边下船一边想着。

一万宋军,四万百姓,一眼望不到尽头。

港口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人数虽然众多,但也井然有序。

足以看出陈惟中居中调度的能力之强。

一直忙碌到中午,各种物资终于归类摆放整齐。

炊烟升起,就如那故乡的炊烟,袅袅升起。

五万军民开始埋锅造饭。

这个时候,得到消息的文昌县承也带领车队赶到,牛车、驴车,更多的是人力拉车。

拉车即手拉车、排车、架子车、大板车等等,学名叫地排车。是农村用来运输的人力车辆。

这种车在河南南阳一带叫做“捞车”,拖拽之意。

车体用木头制作,两个轮子是木头的(即便是现代的农村依然可见,随着拖拉机、机动三轮车的普及,使用率越来越低了。),其构造简单,使用方便,适合短途运输,是华夏百姓最传统的运输工具。

使用的时候把车轴卡在车身下面的凹槽里,不用的时候可以把车板靠在墙上。当然,有时候也会出现跑着跑着掉轮子的现象。

年长的书友们对于拉车(地排车)应该是不陌生的。年轻的读者如果感兴趣可以搜索:“地排车”,搜索某度有介绍。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此曲是元朝散曲大家张养浩的着名作品,此曲抚今追昔,由历代王朝的兴衰引到百姓的苦难。

这个时代此曲还未问世,借来一用。各位书友们勿怪。

“谁记得南北朝的两脚羊?”

“谁曾记得晚唐五代军阀混战,百姓如猪狗?”

“谁又记得那靖康之耻?”

“谁逼得他们卖儿鬻女?难道百姓们都该死?”

“谁曾替百姓们想过一想?”

“朕问你们,何谓百姓!”

“朕不曾亏欠任何一个人,然而我赵氏却亏欠百姓太多了。”

何谓百姓?

到了明末,李定国在镇守云贵之时与百姓息息相通,爱民如子。到了后世云南人仍然视定国为滇中的脊梁。

回想那一刻,九五之尊的皇帝哭了,朝堂之上高高在上的大宋皇帝因为百姓之苦而哭了。

这一情景深深地震撼了群臣,也深深地刺痛着陈惟中的内心。

陈惟中一边看着远处赶到的车队,一边回忆着自己临走之时的点点滴滴。

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站在金銮殿上的赵昺面对着朝臣一连串声嘶力竭地发问。

面对皇帝的发问,站在朝廷上的陈惟中肝肠寸断、心痛如割,大礼参拜:“臣,纵死不负圣恩!”

一个时辰之后,数万人吃过午饭,稍事休息后,开始把比较沉重的、贵重的物资往车上搬。

人多车少。

五万军民除了留守在船只上的,都在陈惟中的带领下向文昌县城走去。

数万人,男女老少连绵不绝好几里地。男人们扛着家当,女人们背着包袱领着孩子。

这一刻的琼州,必将成为他们新生的开始。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民国之远东巨商
民国之远东巨商
新书【重生之热血彪悍】已经上传韩家的航运产业信义和,本举步维艰。忠厚本分的大哥却非要和老奸巨猾的对手继续在这个泥潭里打滚血拼。面对内忧外患,过往声名狼藉的韩怀义决定振兴家族,从现在开始。
叁拾伍
混世小侯爷
混世小侯爷
墨宁重生了,魂穿到了某个声名狼藉的小侯爷身上,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再多的好事,也洗刷不了我的骂名,只能靠搞搞发明,怼怼人才能维持得了生活的样子
咸鱼酸菜
三国之胜谋天下
三国之胜谋天下
他,穿越三国,搅动风云!铁骑横扫。改革军制、训练特种兵,经商种田,传扬新文化,远洋贸易、、、万邦来朝。悠悠岁月,尘封多少往事。青史惜墨,难写万千悲歌!英雄谁知?坟头青草。春生秋死,岁岁更替。滚滚铁流,碾碎栉比阴谋。穹高妒才,急唤英雄入梦!斩天谁敢?河间狂徒。白云苍狗,萧萧奔走。
胜凡夫子
汉末我为尊
汉末我为尊
赵华仰望着星空,心中暗暗的对自己说道“我来到,我看见,这群星璀璨的汉末,我要后世的人们都能铭记住我的名字,我要他们知道,这汉末,我为尊!”
戒酒好多年
隐唐
隐唐
简介:秦朗,一个中年理工男、高级工程师,出门丢个垃圾,不幸身穿大唐贞观。害怕让李二陛下发现自己的妖孽才华,努力地隐藏自己。为了生活的舒服安逸不得不诱导别人搞发明创造。不想战天斗地,不想高居庙堂,想法设法的抱大腿以求混吃等死,想方设法的推让功劳。只想安逸的苟在大唐过完一辈子……
假装快乐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