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膏十瓶,麦乳精十包,还买了十斤金丝猴奶糖、十斤花生糖、十斤红糖、五斤麦芽糖。
桃酥、江米条也各买了五斤。
各种杂七杂八的,花了她整整三百五十八块一毛二,还有小额日用品票据。
不过也算是大有收获,出来之后,晏殊又找到一个角落,恢复了之前的打扮。
经过她的一番扫荡,时间差不多刚刚十点。
此时,早上路边摊大多数也都收了,还剩下一家卖包子的摊儿,或许是因为做多了,还剩下了十屉大包子,十屉大馒头,每屉二十个。
都被“热心的好市民”晏殊花费三十块两斤粮票一起拿下。
当然,有了前车之鉴,晏殊也不敢再被吃的迷了眼。
她一直记得元帅教给她的一句话,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只得提前先好好宣扬一通她“兄长们”的辛苦,她对此深感心疼。
为此挣了点钱,就想着给兄长们补补。
终于成为馒头老板嘴里的知心又体贴的好同志。
老板丝毫没有怀疑,毕竟这边确实有很多人来这里做生意,有时候遇到大客户那一个小时比一天挣得都多。
晏殊满载而归。
回去的路上,心里还阴搓搓地想着,怎么从和平饭店那里搞些吃的走。
那里才是真的美食,老师傅的手艺都快把她舌头都给吞进去了哇。
只可惜,她在那里都已经被服务员记上了,想想还是有点难度。
看来还得徐徐图之。
突然晏殊眼睛一亮,脚步微顿。
要不,将厨师绑回来?
给她做吃的?
随后肩头一松,脸垮了下来。
哎,不行哇。
现在是法治社会,不兴这一套,她得入乡随俗。
晏殊一边思考着人生重大问题,一边往招待所的方向走。
直到晏殊在路上,看到旁边守着的那个卖油条的老板儿。
心里一咯噔,擦,她怎么将这事儿给忘了?
快速走到老板身旁,将之前的准备好的剩下两块钱交给老板,东西到手。
外面日头正大,她这时候也不得不去在招待所避暑,准备下午买票。
趁着机会她还是想看看这具身体母亲的亲人,也想了解她母亲的过去。
至于为什么不问宋门庆,一是时间紧迫,第二嘛,看她们对此避讳如深的样子,能说出什么话来。
能有那么多嫁妆还和宋门庆签订旧时婚书,她不相信这些人口中自私下贱恶毒的女人,会是那个清婉秀丽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