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成长指南

第210章 黑帝颛顼

颛顼(zhuān xū),姬姓,高阳氏[1],黄帝之孙,昌意之子[24]。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人文始祖之一。[3][26]

颛顼辅佐少昊有功,封地在高阳(今河南省杞县高阳镇),故号高阳氏[4]。少昊死后,打败争夺帝位的共工氏[5],成为部落联盟首领[6],号“高阳氏”。始都穷桑,后迁都商丘。

颛顼去世后,由黄帝曾孙帝喾继位。在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中,颛顼是主管北方的天帝。《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

人物生平

黄帝之孙

据多种史料分析,大约由女娲、盘古、颛顼、驩兜、祝融等族群组成。据《左传》文公十八年(公元前609年)记载,颛顼由“仓舒、隤敳、梼戭、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8个族群组成。[27]

据《史记》记载,颛顼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2],据《水经注》记载,黄帝次子昌意,因才德低下,不足以继承帝位,被降职到若水做诸侯(此德劣被降为诸侯乃郦道元一家之言,且黄帝嫡长子乃玄嚣)。

共7张

颛顼像

昌意被封到若水后,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在若水之野生下了颛顼。《大戴礼 帝系》和《帝王世纪》均记载,昌意的正妃昌仆又名女枢,某晚看到天空有“瑶光之星贯月如虹”的异象,并因此心有所感而怀了身孕,后来便生下了颛顼。《山海经 海内经》对此记载亦然,并指出颛顼乃昌意次子,为韩流之弟。[7]

为帝

颛顼生于若水,因辅佐少昊有功,封于高阳。[8]少昊死后,共工氏与颛顼争夺帝位[5],颛顼打败共工,继少昊主政[6],号“高阳氏”。

颛顼成为天下共主后,始都穷桑,又迁都于商丘。五德始终说成型于战国时代,所谓“所居玄宫为北方之宫,北方色黑,五行属水”,因此古人说他是以水德为帝,又称“玄帝”,很明显属于后人根据部分史前历史按照当时时代的需求进行表述。颛顼以帝丘为都城,以句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句龙为土正。他即位后,严格遵循轩辕黄帝的政策行事,使社会安定太平。

逝世

据说,颛顼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岁逝世[11],葬于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12][13]颛顼生子穷蝉,是舜的高祖。而春秋战国时的楚王为其后裔,屈原在《离骚》中自称为帝颛顼之后,屈原与楚王为同族引。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统治的地盘也大了很多,北到黑龙江,南到岭南,东到东海一带。古代历史书上描写说,颛顼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

制历法

汉初的历法基本上是沿用秦以来的颛顼历。颛顼历是一种古四分历,以3651/4日为回归年长度,29 499/950日为朔望月长度,十九年七闰。

颛顼题跋像

汉武帝时,公孙卿、壶遂、司马迁等受命议造汉历;最后,在18种改历方案中选定了邓平所造的八十一分律历,称太初历。太初历以365 385/1539日为回归年长度,29 43/81日为朔望月长度。西汉末年,刘歆修订太初历而更名为三统历。

战国时期各自称王,历法也各不相同,齐鲁尊周,以子月为岁首,三晋与楚,以寅月为岁首,秦历托名“颛顼”。[28]《颛顼历》完成于秦献公十九年(前366年)。该历以夏正十月为岁首,闰置于九月之后,以该年正月初一日刚好立春为节气的计算起点。

《颛顼历》有两大特点: 一是其时秦政权尚僻处于雍州,不与诸侯各国交往。所以它实行的历法,直到秦统一天下后才推行全国。但又汉行秦历,才使《颛顼历》一跃而奉为历法“正统”。二其时古四分历理论已非常成熟,所谓《颛顼历》,只不过是月建有差,历策却仍是一个师傅下山的“畴人” 用古四分历方法拟订的。由于前367年夏历十一月初一日干支为乙卯(年干支也是乙卯),是用古四分历推步而出,而《颛顼历》历家又称之为“乙卯元”可知,《颛顼历》不过是“古四分历”或迳是《殷历》的一支而已。

关于此两历关系中的“正统”问题,实在是要与历史的看法来个“否定之否定”。

疆域

《史记》上说他统领疆域“北至幽陵(今河北、辽宁一带),南至交趾(今广东、广西、越南一带),西至流沙(今甘肃一带),东至蹯木(今东海),”极其广大。[9]

作曲《承云》

据《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惟天之合,正风乃行,其音若熙熙凄凄锵锵。帝颛顼好其音,乃令飞龙作,效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乃令鱓先为乐倡。鱓乃偃寝,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10]

改革

传说在轩辕黄帝晚年,九黎信奉巫教,崇尚鬼神而废弃人事,一切都靠占卜来决定,百姓家家都有人当巫史搞占卜,人们不再诚敬地祭祀上天,也不安心于农业生产。颛顼为解决这问题,决定改革宗教,亲自净心诚敬地祭祀天地祖宗,为万民作出榜样。又任命南正重负责祭天,以和洽神灵。任命北正黎负责民政,以抚慰万民,劝导百姓遵循自然的规律从事农业生产,鼓励人们开垦田地。禁绝民间以占卜通人神的活动,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

传说上古时期,男女无别,长幼无序,群婚群居,使秽病(性病)丛生人口大量死亡,颛顼帝于是定婚姻制度,主张男婚女嫁,禁绝血缘联姻;定伦理纲常,强调“妇女避男于路”,使人口生产力得到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从此诞生了家庭,分化了阶级,形成了国家,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五帝之一

战国时代,随着五行学说理论的构建完成和成熟,句芒、祝融、蓐收、玄冥、后土(句龙)等五位小神已不足以支撑这一庞大的结构,于是太暤、炎帝、黄帝、少暤、颛顼等五位大神就登场了,原来的五位小神降格为他们的辅助之神。

颛顼立像

“五帝”之名当是战国时代的产物。在战国前期以前,众帝林立,不限于五。战国中后期“五帝”之名方才出现。“五帝”只是一个对上古帝王的概括词,不仅成员不能确定,有时也会出现一串古帝王名字而不限于“五”。

直到战国末期的《五帝德》、《帝系》最终确立五位古帝的名字: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一直到汉代前期,还有不同说法并存,《大戴礼》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孔安国《尚书序》以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为五帝。司马迁的《史记》采用《五帝德》和《帝系》的五帝系统,把本来属于神话传说时代的人物写得清清楚楚,使含混不清的远古传说清晰地呈现在后人面前。[29]五帝系统的定型完成了神话的历史化,构建起以黄帝为核心的中国古代神话的主流框架。

神话传说

在《史记》中颛顼是作为一位历史人物来记载的,他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他继黄帝之后主政。也有学者认为颛顼是一位历史化的神话人物,比如李进宁在《神话学视阈下的颛顼形象及其文化学意义》一文中论证了“颛顼如同黄帝、伏羲等神话形象的历史化一样,它也是一位历史化的神话人物。”无论是“颛”还是“顼”,当是从“日”演变过来的,“颛顼”是一个联合词,颛顼神具有太阳神格。因此《史记》才记载颛顼的号为“高阳”:“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所谓高阳,即高高在上的太阳。

中国古代的历法中,有一种叫颛顼历。其实颛顼是太阳神,颛顼历即太阳历。伏羲、黄帝,都与太阳有关。伏羲,说他造八卦,正是因为他的原型是太阳。黄帝其实是皇帝的不同文字记载,其原型也是太阳。“黄”“皇”即“光”的语音演变。[35]

颛顼与共工争帝而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最早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共工是水神,更确切地说是雷神,雷神管雨,故雷神往往与水神混为一体。与雷神争斗的,也就是他的对立者,便是太阳神。颛顼具有太阳神格,所以有共工与颛顼争斗的神话故事。颛顼的水神神格是与五行匹配之后才获得的。[35]

轶事典故

儿子为鬼

《搜神记》云:“昔颛顼氏有三子,死而为疫鬼:一居江水为疟鬼,一居若水为魍魉鬼,一居人宫室善惊人小儿,为小儿鬼。”颛顼为神话中的帝王,其子常以灾神的面目出现。

秦汉之时,腊八当日,民众击腰鼓、戴胡公头,做金刚力士以驱灾、逐疫、辟邪。现在,岁末大傩的习俗仍变形地遗存在湖北或西南一些少数民族中。[31]

争位

水神共工是炎帝的后裔,与轩辕氏家族本来就矛盾重重。帝颛顼践帝位后,共工约集心怀不满的天神们,共同反对颛顼。反叛的诸神推选共工为盟主,组建成一支军队。

颛顼立像

帝颛顼闻变,一面点燃七十二座烽火台,召四方诸侯疾速支援;一面点齐护卫京畿的兵马,亲自挂帅,前去迎战。一场酷烈的战斗展开了,几个来回过去,帝颛顼的部众越杀越多,人形虎尾的泰逢驾万道祥光由和山赶至,龙头人身的计蒙挟疾风骤雨由光山赶至,长着两个蜂窝脑袋的骄虫领毒蜂毒蝎由平逢山赶至;共工的部众越杀越少,柜比的脖子被砍得只连一层皮,披头散发,一只断臂也不知丢到哪儿去了,王子夜的双手双脚、头颅胸腹甚至牙齿全被砍断,七零八落地散了一地。共工辗转杀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身边仅剩一十三骑。不周山奇崛突兀,顶天立地,挡住了去路。此山其实是一根撑天的巨柱。共工在绝望中发出了愤怒的呐喊,朝不周山拼命撞去,不周山竟被他拦腰撞断,横塌下来。天柱既经折断,整个宇宙便随之发生了大变动:西北的天穹失去撑持而向下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顶的太阳、月亮和星星不能再保持在原来位置上,身不由己地挣脱束缚,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日月星辰的运行线路,解除了当时人们所遭受的白昼永是白昼,黑夜永是黑夜的困苦。

另一方面,悬吊大地东南角的巨绳被剧烈的震动崩断了,东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和江河东流、百川归海的情景。共工氏行为最后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共工氏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 (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苍天后土在上”,就指的是他,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的敬重。

打败黄水怪

颛顼是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他有非凡的经历和超人的力量,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传说中,内黄西南一带有个黄水怪,经常口吐黄水淹没农田、冲毁房屋。颛顼听说后就决心降服它。可黄水怪神通广大,二人激战九九八十一天不分胜败。颛顼便上天求女娲帮忙。

女娲借来天王宝剑交给颛顼并教他使用方法。颛顼用天王宝剑打败了黄水怪。为了给人间造福,他用天王剑把大沙岗变成了一座山;取名付禺山,又用剑在山旁划一道河,取名硝河。

从此这里有山有水,林茂粮丰,人们过上了好日子。颛顼在当地人民心中的位置很高的,被尊称为“高王爷”。传说颛顼生前惩治黄水怪,死后仍可退水救民。

相传有一天,高王爷显灵变成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高王庙的台阶上闭目养神。不久。天降大雨,洪水滚滚而来,田毁庄淹。洪水流到白发老人的面前不再向前流了,从水中钻出了两个非人非兽的怪物。白发老人一挥手,怪物乖乖地沉下水去,随后,洪水慢慢地退走了。高王庙一带避免了一场洪水灾害。

一条法律

据《淮南子·齐俗训》记载,颛顼时有一条法律:“妇人不辟男子于路者,拂之于四达之衢。”意思是说,如果妇女在路上不回避男子,就要在四通八达的道口驱除邪气。[39]

个人语录

至道不可过也,至义不可易也。是故以后者复迹也。故上缘黄帝之道而行之,学黄帝之道而赏之,加而弗损,天下亦平也。[37]

功莫美于去恶而为善,罪莫大于去善而为恶,故非吾善善而已也,善缘善也,非恶恶而已也,恶缘恶也。吾日慎一日,其此已也。[37]

敬胜怠者强,怠胜敬者忘。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不敬则不正。枉者灭废,敬者万世。[38]

人物评价

颛顼、帝喾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黄,后启尧舜[14]。

相关争议

始祖追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骨界
骨界
究竟是何人以天地为棋盘,究竟是谁操纵了我的人生?少年一路走来,一切都如同被人安排好了一般,无法摆脱,也无力摆脱。时间长河前,只有他的过去、现在、未来,皆是一片迷雾...................
滚动的回锅肉丶
破万山
破万山
天地有灵,所以化万物。万物窃天地之灵气,则谓之修行。作为修行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却猝不及防地折在了世家大族的倾轧之下,修为尽失、追杀、坠河,这些都不能打倒他,他发誓,一定会再次站到那人的面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只是,从远看着这些半路上争着抢着要他当少主的大佬们,一时间拔剑四顾心茫然?他难道不是个无权无势的区区散修吗?……一句话,既然万山拦,那我就,破万山!等级制度:灵徒,灵者,灵师,灵宗,灵王
孟涂
天命反派:镇压主角,奖励仙体!
天命反派:镇压主角,奖励仙体!
周玉轩穿越玄幻世界,成为了顶级皇朝周家族长之子,宗门圣子,有着顶级权贵,滔天富贵,是个人帅钱多的高富帅。本以为天湖开局,此后快活一生,却没有想到自己穿越到的世界是前世一本多主角的玄幻小说世界。在这里,他开局便是个舔狗富二代,开局便招惹了气运主角。好在反派系统激活,只要改变剧情,投资反派人物,都可以获得奖励!呵!不是让自己当反派么,那他就要当一个彻彻底底的大反派。他要将这个世界的反派联合起来,成立禁
陈成橙
你说什么?我又变成穷光蛋了?
你说什么?我又变成穷光蛋了?
景苑之是一个孤儿,辛苦打拼了半辈子,发现自己只是一本玛丽苏无脑文里面的不知名配角,只出现了一次的那种。就在她功成名就,准备享受生活的时候,被车压死了,还是被五辆车压成肉泥的那种,试问,谁有她惨?压死她也就算了吧,那四位男主还嫌弃她身体太硬阻挡了他们追向女主的速度。事后没有一点儿歉意也就算了,就因为女主觉得她长得太精致明艳就哭戚戚的说男主们是不是因为她长的好看所以才没有及时的追上她的。其实也就晚了五
翼翼生辉
娶妻长生,我拒绝凡人修仙
娶妻长生,我拒绝凡人修仙
魂穿,喜提道侣助力系统。只要双修,天赋升级,神通另送!只是……这鬼系统,对道侣的要求也太太太高了吧?必姿容无敌,必资质无双!李子夕准备放弃。眼前忽然一道金光:发现备选道侣一枚。……底层散修,一遇风云起,千载天地泣!从此携三五道侣,以情心炼道心。下斩魔域,上定乾坤。仙路漫漫,若无红颜相伴,何得长生?何必长生!仙字一字,左人右山。若只做山中人,我不为仙!
谈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