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成长指南

第192章 但丁

《飨宴》显示出但丁学识渊深,而且有独到的见解。值得注意的是书中关于“高贵”的观点。但丁认为“高贵”在于个人天性爱好美德,不在于家族门第,批判了封建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

《飨宴》的重大意义在于强调理性,指出“去掉理性,人就不再成其为人,而只是有感觉的东西,即畜生而已”;认为真正使人高贵、接近于上帝的就是理性。这种观点闪现出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飨宴》受时代的局限,论述和推理完全是经院哲学的方式,但它是意大利第一部用俗语写的学术性着作,为后来的学者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书中还盛赞意大利俗语,表达了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论俗语》

《论俗语》是最早一部用拉丁文写的关于意大利语及其文体和诗律的着作。书中阐明俗语的优越性和形成标准意大利语的必要性,对于解决意大利的民族语言和文学用语,具有重大的意义。从书中可以看出但丁用意大利语写作《神曲》的理论根据。

这部书原来计划至少写4卷,但只写到第2卷第14章为止。书中从语言的起源和历史讲起,对问题的看法往往带有中世纪的偏见。讲到意大利语时,根据各地方言的特点,把全国方言分成14种。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不愧为近代语言学的先驱之一。

书中重点放在解决意大利的民族语言和文学用语问题上。他认为只有圭多·卡瓦尔坎蒂和他自己以及其他优秀作家的语言,才适合做标准语和文学用语。这一论点强调了作家在形成民族语言中的作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帝制论》

《帝制论》是一部以经院哲学的推理方式系统地阐述他的政治观点的拉丁文着作,带有空想主义色彩。全书共3卷。第1卷论证帝国的必要性。第2卷论证天意注定建立帝国的权利归于罗马人。第3卷指出万物当中只有人既具有可毁灭的部分(肉体),又具有不灭的部分(灵魂),因此人生有两种目的:一是享受现世生活的幸福,二是来世享受天国永恒的幸福。上天规定由两个权威分别引导人类达到这两种不同的目的:皇帝根据哲理,引导人类走上现世幸福的道路;教皇根据启示的真理,引导人类走上来世享受天国之福的道路。这两个权威都是直接受命于天,彼此独立存在。作为人文主义的先驱,但丁首先肯定现世生活有其自身的价值,不属于宗教上来世永生的目的。以此为出发点,阐明政教分离,教皇无权干涉政治的观点,向神权论提出挑战,意义重大。

《神曲》

《神曲》写作的具体年份难以确定。根据考证,大概始于1307年前后,《地狱》和《炼狱》大概在1313年前后即已写完,《天国》是逝世前不久才完成。《天国》脱稿以前,前两篇已传抄问世。《神曲》原稿已佚。各种抄本文字颇有出入,一般采用意大利但丁学会的校勘本。

《神曲》采取了中古梦幻文学的形式。诗中叙述但丁“在人生旅程的中途(即1300年)发现自己由于迷失正路在森林中旁徨”,刚开始登山,就被三只野兽(豹、狮、狼)挡住去路。正在危急时,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他受贝雅特里齐的嘱托来搭救但丁,引导他游历地狱和炼狱,接着贝雅特里齐又引导他游历天国。和许多中古文学作品一样,全书的情节充满了寓意,在解释上引起许多争论,可是作品的主题思想是相当明确的: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个人和人类从迷惘和错误中经过苦难和考验,到达真理和至善的境界。围绕着这个中心思想,《神曲》广泛地反映了现实,给中古文化以艺术性的总结,同时也现出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神曲》是一部长篇史诗,全诗分三部,各有33章,加上全书序曲共100章,长达行,每部曲最后一行都以“星”字作韵脚。这种匀称的布局以及诗中三个境界的匀称的结构,都是建立在中古关于数字的神秘意义和象征性的概念上的。

《神曲》是用三韵句写成,这是但丁以民间诗歌中流行的一种格律为基础创制的新格律。更重要的是《神曲》用意大利俗语写成,对于解决意大利的文学用语问题,和促进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使但丁成为意大利第一个民族诗人。

《神曲》原名《喜剧》,这里喜剧并没有戏剧的涵义。由于罗马时代戏剧演变的历史原因,中世纪对于戏剧主要是表演性艺术的概念已经非常模糊,惯于根据题材内容和语言风格的不同,把叙事体的文学作品也称为悲剧或喜剧。但丁因为这部作品叙述从地狱到天国、从苦难到幸福的历程,结局圆满,所以取名为《喜剧》。薄伽丘在《但丁传》中对这部作品推崇备至,称它为“神圣的”《喜剧》。1555年的威尼斯版本第一次以《神圣的喜剧》为书名,随即被普遍采用。中文译本通称《神曲》。

但丁是欧洲文学史上继往开来的诗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他评价很高,还在着作中引用《神曲》中的诗句和人物形象。《神曲》已经译成许多种文字,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我国最早的译本有:1.钱稻孙,从原文译出,译文为骚体,照原文三韵句押韵,载1921年《小说月报》第12卷第9期;2.王维克,从原文译出,散文译本,1939至194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神曲》是一部具有强烈政治倾向性的作品。为了唤醒人心,给改革铺平道路,但丁在作品中广泛、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实。他严厉谴责皇帝鲁道夫一世和阿尔伯特一世父子只顾在德国扩充势力,不来意大利行使皇帝的权力,“听任帝国的花园(指意大利)荒芜”。诗中还忠实地描绘了佛罗伦萨从封建关系向资本主义关系过渡时期的社会和政治变化,对教会的揭露和批评尤其尖锐。诗中形象地阐明了《帝制论》里政教分离的思想,反对教皇掌握世俗权力,其代表人物就是企图建立神权统治的教皇博尼法齐乌斯八世,诗中多处揭露他的罪行。

《神曲》对于现实的揭露一般都通过人物形象进行。揭露者和被揭露者大多是历史上或当代的着名人物,因为但丁相信,只有通过着名的人物和事件,才能打动人心,促使改革早日实现。

《神曲》通过但丁和他与在地狱、炼狱、天国中遇到的着名人物的谈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重大问题。因此,《神曲》还起了传播知识的作用,带有“百科全书”的性质。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这部作品的艺术性。

《神曲》肯定现世生活的意义,认为它不只是来世永生的准备,而且有其本身的价值。诗中显示出但丁对现世生活、斗争的兴趣。诗中强调人赋有理性和自由意志,对自己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在生活和斗争中应遵循理性指导,要像一座坚塔一般。要“克服惰性,因为坐在绒垫上或者睡在被子里,是不会成名的;默默无闻地虚度一生,人在世上留下的痕迹,就如同空中的烟雾、水上的泡沫一样”。这种追求荣誉的思想,是但丁作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的特征之一。诗中热烈歌颂古今英雄人物,作为在生活、斗争中的光辉榜样。

《神曲》还表现了但丁作为文艺复兴的先驱,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提倡发展文化、追求真理的思想。诗中赞美人的才能和智慧,对古典文化推崇备至:称亚里士多德是“哲学家的大师”,荷马是“诗人之王”,称维吉尔是“智慧的海洋”、“拉丁人的光荣”;还以赞颂的笔调描写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尤利西斯(奥德修斯)受了求知欲的推动,在远征特洛伊胜利后,坚持航海探险的英勇行为,并借他的口指出,人“生来不是为了像兽一般活着,而是为了追求美德和知识”。

《神曲》中也反映出但丁世界观上的矛盾。例如,诗中以维吉尔作为游地狱和炼狱的向导,以贝雅特里齐作为游天国的向导,表明作者还局限在信仰和神学高于理性和哲学的经院哲学观点里。他一方面通过上述尤利西斯所说的话,肯定追求美德和知识是人生的目的,一方面又通过维吉尔的话肯定理性的局限:“谁要是希望人的理性能够走遍三位一体的神所走的无穷的道路,谁就是疯狂。”他通过上述维吉尔所说的话肯定追求荣誉的必要,同时又通过奥德里齐的话说明荣誉的虚幻无常。在政治观点上,但丁渴望祖国能实现正义与和平,但又把希望寄托在纯粹中古的政治力量神圣罗马皇帝身上。在对待诗中人物的态度上,他也常常是矛盾的。他一方面根据教会的道德标准,把保罗和弗兰齐斯嘉作为犯淫行的罪人放在地狱里,但同时又对他们的命运极度同情以致晕倒。书中屡次揭露教皇博尼法齐乌斯八世的罪行,当他还在世的时候就宣布他一定要入地狱,但又把他在阿纳尼受到的污辱,看成是对基督的污辱(因为教会认为教皇是基督在世上的代表),而为之义愤填膺。

《神曲》描写的虽然是来世,但正是现世的反映:地狱是现世的实际情况,天国是争取实现的理想,炼狱则是从现实到达理想必经的苦难历程。书中暴露了现实,也着重描写生活的理想。这说明《神曲》并不纯粹是现实主义,也是浪漫主义的。在黑暗的现实中,诗人渴望一个没有黑暗和罪恶的世界。

《神曲》中的人物形成一座丰富多姿的画廊。作为《神曲》的主人公,诗人自己的性格和精神面貌描绘得最为细致入微。维吉尔和贝雅特里齐这两个向导虽然具有象征的意义,但并没有概念化和抽象化,显示出了不同程度的鲜明性格。在各种不同的场合,维吉尔以导师和父亲的形象,贝雅特里齐以恋人、长姊和慈母的形象出现,训诲、批评、鼓励和救护但丁。诗中常常通过人物在戏剧性场面的行动和对行为动机的挖掘来刻画性格。但丁勾勒人物形象的特征,有时只用寥寥数语。

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中关于埃涅阿斯在神巫的引导下游历阴间的描写,《新约·启示录》中关于基督启示给圣约翰的种种神秘情景的描写,对《神曲》的写作都有影响。中世纪有许多描写地狱、炼狱和天国的梦幻文学作品流行,但其中的描写都庸俗粗糙,模糊混乱。《神曲》对于地狱、炼狱和天国的描写,则是构思明确,想象丰富。诗人把地狱、炼狱、天国三个境界细分为若干层,体现出作者根据哲学、神学观点所要阐明的道德意义。三个境界的性质不同,地狱是痛苦和绝望的境界,色调是阴暗或浓淡不匀的;炼狱是宁静和希望的境界,色调是柔和爽目的;天国是幸福和喜悦的境界,色调是光辉耀眼的。在《地狱》里,但丁借自然景象来描绘人物受苦的场面,在《炼狱》里才直接描写了自然景色,《天国》描写的是非物质的、纯精神的世界。这些境界的描述都非常真实,使人如身历其境。对自然的描写也往往富有高度的画意,足见但丁对自然之美极为敏感。这一点也是他作为新时代诗人的特征。

但丁在塑造人物形象和描写情景时,善于使用来源于现实生活和自然界的比喻。例如,他形容鬼魂们注视但丁和维吉尔,说它们好像年老的裁缝穿针时凝视着针眼一样。他所写的情景越不平常,就越是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比喻。比喻使人物和情景鲜明突出。但丁还用比喻描写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例如形容自己听了维吉尔的话以后,疑虑顿消,精神振奋,好像夜间受到寒气侵袭而低垂闭合的小花,一经阳光照射,朵朵挺起在梗上开放一样。

《神曲》的细节描写虽有高度技巧,但它的主要成就还在于高度的概括和综合。这部作品把诗人的内心生活经验、宗教热情、爱国思想,把历史的和现实的,古典的和基督教的因素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在这一点上,《神曲》确实是很成功的。

人物评价

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军事理论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4]

约翰·拉斯金:但丁是“所有世界的中心人物”。[5]

艾略特:但丁与莎士比亚同时列为西方文学后古典主义的不可超越的两位巨擘——“没有第三个。

————

每一个时代和国家都有天才!那为什么新的幻神不能是我?(玩梗,介意我就删掉。)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骨界
骨界
究竟是何人以天地为棋盘,究竟是谁操纵了我的人生?少年一路走来,一切都如同被人安排好了一般,无法摆脱,也无力摆脱。时间长河前,只有他的过去、现在、未来,皆是一片迷雾...................
滚动的回锅肉丶
破万山
破万山
天地有灵,所以化万物。万物窃天地之灵气,则谓之修行。作为修行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却猝不及防地折在了世家大族的倾轧之下,修为尽失、追杀、坠河,这些都不能打倒他,他发誓,一定会再次站到那人的面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只是,从远看着这些半路上争着抢着要他当少主的大佬们,一时间拔剑四顾心茫然?他难道不是个无权无势的区区散修吗?……一句话,既然万山拦,那我就,破万山!等级制度:灵徒,灵者,灵师,灵宗,灵王
孟涂
天命反派:镇压主角,奖励仙体!
天命反派:镇压主角,奖励仙体!
周玉轩穿越玄幻世界,成为了顶级皇朝周家族长之子,宗门圣子,有着顶级权贵,滔天富贵,是个人帅钱多的高富帅。本以为天湖开局,此后快活一生,却没有想到自己穿越到的世界是前世一本多主角的玄幻小说世界。在这里,他开局便是个舔狗富二代,开局便招惹了气运主角。好在反派系统激活,只要改变剧情,投资反派人物,都可以获得奖励!呵!不是让自己当反派么,那他就要当一个彻彻底底的大反派。他要将这个世界的反派联合起来,成立禁
陈成橙
你说什么?我又变成穷光蛋了?
你说什么?我又变成穷光蛋了?
景苑之是一个孤儿,辛苦打拼了半辈子,发现自己只是一本玛丽苏无脑文里面的不知名配角,只出现了一次的那种。就在她功成名就,准备享受生活的时候,被车压死了,还是被五辆车压成肉泥的那种,试问,谁有她惨?压死她也就算了吧,那四位男主还嫌弃她身体太硬阻挡了他们追向女主的速度。事后没有一点儿歉意也就算了,就因为女主觉得她长得太精致明艳就哭戚戚的说男主们是不是因为她长的好看所以才没有及时的追上她的。其实也就晚了五
翼翼生辉
娶妻长生,我拒绝凡人修仙
娶妻长生,我拒绝凡人修仙
魂穿,喜提道侣助力系统。只要双修,天赋升级,神通另送!只是……这鬼系统,对道侣的要求也太太太高了吧?必姿容无敌,必资质无双!李子夕准备放弃。眼前忽然一道金光:发现备选道侣一枚。……底层散修,一遇风云起,千载天地泣!从此携三五道侣,以情心炼道心。下斩魔域,上定乾坤。仙路漫漫,若无红颜相伴,何得长生?何必长生!仙字一字,左人右山。若只做山中人,我不为仙!
谈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