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了,要先发制人,先拔掉楚国这颗爪牙再说。只要我们拿下了楚国,到时候一同围攻陈度,哪怕他有再厉害的武器,面对我们这么多国家的人海战术,我相信他也是,如大海中的浮萍一般。”
齐国使者同样道:“我齐国曾是大陆首屈一指的强国,然而近年来,随着顶尖人才纷纷离齐赴楚国效力,我朝的强盛根基正在被不断侵蚀。如今,不仅是人才外流至楚国,就连我们的财富也在流向楚国。楚国的发展策略,尤其是他们对流入人口与银两的包容接纳政策,已经对我齐国构成严重威胁。”
齐国使臣接着面色凝重地继续强调:“国内那些深受陈氏文学奖得主影响的文人,他们的言论犹如烈火烹油,煽动着民众对封闭政策的反感,使得本已艰难的封锁措施更加难以执行。齐国必须采取行动,否则我们将失去更多的人力资源和经济支撑。”
“因此,对于你们的提议我齐国万分赞同。现如今,天下和以前已经完全不同了,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了!”
因此,齐国也加入了魏、韩、赵三国的阵营,共同策划对楚国发起一场突如其来的打击,迫使楚国改变其吸引别国人才和财富的做法。
当然,这些只是表面上的借口,实际上是各国对于楚国的财富以及陈度所掌握的财富垂涎欲滴。只要拿下了楚国,就可以获得足够多的利益。
项羽,在面对楚国日渐繁荣的景象时,心中亦泛起了波澜。他注意到,陈度通过一系列精明的策划和开放政策,不仅吸引了大量周边国家的百姓流入楚国,更引来了滚滚财源。虽然这些资金大多归入了陈度主持的项目之中,而非直接充实到项羽所掌控的国库,但他敏锐地意识到这股力量对楚国实力的提升具有深远意义。
尽管表面上项羽并未直接从这些项目中获得实质性的好处,但作为一个志在雄霸天下的王者,他开始谋划一个大胆而富有争议的计划——利用自己的军事力量,意图“黑吃黑”,将陈度手中的这些项目据为己有。他认为,如果能够成功掌握这些资源和财富,那么楚国将迅速累积起无可匹敌的国力,实现真正的富国强兵。
然而,这一想法并非易事,它涉及到权力重组、利益再分配以及可能引发的社会动荡。
项羽深思熟虑后,开始秘密布局,暗中调动亲信势力,调查陈度项目的运营细节,寻找合适的时机和方式来完成这场权力游戏中的豪赌。
他知道此举若处理不当,不仅会激化国内矛盾,还可能引起列国间的连锁反应,甚至导致楚国内部的分裂。但项羽的性格决定了他敢于冒险,一旦决定便勇往直前,准备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一场关乎楚国命运的权谋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