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局赵匡胤要谋反
- 穿越成了柴荣的儿子柴宗训,还有不到一年,赵匡胤就要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大宋。柴宗训也将跟汉献帝一样成为亡国之君,史称周恭帝。这局该怎么破?岳飞:主公莫慌,岳鹏举奉召前来相助!刘伯温:贫道夜观天象,帝星现群星拱卫之象,大吉!魏忠贤:东厂已在赵贼身边遍插眼线,只等主子下令了!…………一群五代十国之后的能臣名将跨时空而来,帮助柴宗训一起吊打赵匡胤!
- 鹤亥磊

刘琦立即回过神来,看着怀中美人痛楚的模样,自责的心情蔓延开来。
而杜绣娘经过短暂的痛楚停留,心中隐隐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满足。
仿佛是在炎炎夏日之中,在烈日当头,无树木遮阳防晒,在绝望时看到一条清澈透明的河流。
在那种情况之下,千金都不如眼前解暑降温的河流来得实在。
更不说泡在河流里面洗去灼热刺痛的感觉,透心凉心飞扬,杜绣娘此时对这种感觉感同身受。
如果说刘琦是那炽热的阳光,那么杜绣娘就是起先不信邪,挑战在炎炎烈日之下行走之人。
凡事不是一成而就,滴水穿石,也是经过多年的日积月累而形成。
要想将坚硬如钢的铁杵磨成针,自然也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和流逝。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就像杜绣娘一样“报仇心切”,低估刘琦的实力,也高估自己的本领,实力悬殊,成败得失不言而喻。
暴雨过后终将见彩虹。
在杜绣娘浑身剧震,在下意识的反应中,四肢将刘琦紧紧地缠绕住。
此时已是晌午,太阳高高挂在天空之上,阳光灿烂,炎热干燥。
简单的事后温存。
刘琦在杜绣娘的服侍下穿戴整齐,离开这让人流连忘返的温柔乡。
大厅内。
刘琦高坐首位。
白起、赵云、李靖和沮授赫然在列,落座在刘琦下方的左右两侧。
刘琦看着自己的文武班底,不由感叹万千,思绪飘忽,淡淡地说道:“黄忠传来消息,南阳黄巾军已灭,战事已定,此时在清剿附近流散的黄巾,而颍川,黄巾军也被岳飞打得溃不成军,眼下就我们巨鹿收获尚小,你们有何看法?”
李靖在白起到来之前,一直都是负责巨鹿战事,对情况十分了解,回道:“启禀主公,巨鹿的黄巾军不足为虑,在我们付出一点代价下,定然能快速地解决黄巾军,覆灭黄巾也是指日可待!”
他说话间,神情自若,自信满满,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不过事实证明。
李靖确实有自信的资本,一路带着玄甲军和大雪龙骑横扫黄巾。
这其中少不了他运用如神的兵法,前期处在劣势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黄巾进行游击战。
敌进我退、敌退我打。
中期两方优势明显变小时,实施细则的诱敌深入政策,活捉张梁。
后期,黄巾军被打得龟缩不出,又埋伏奇兵,截取或毁掉其运粮队伍,使得黄巾军内部怨声载道。
谋略过人,不愧是大唐得传奇、定海神针,也不愧大唐“军神”之名。
在李靖话音刚落下,沮授起身朝着刘琦恭敬一拜,正声说道:“主公,清晨锦衣卫传来消息,故太傅陈蕃之子陈逸和着名术士襄楷,于昨晚抵达王芬府上做客,交流甚欢,密谋甚久,其谈话的内容,由于他们太过小心谨慎,锦衣卫暂时不得而知,还在探查!”
他作为手无缚鸡之力的谋士,虽精通军略,可刘琦麾下大将人才济济,还要不上他领兵打仗。
现在全心全职地扮演文臣谋士的角色,负责府邸的日常和情报整理。
锦衣卫传来的消息,通常在找不到或不方便找的情况下,都是由沮授接收,在整理呈给刘琦看。
刘琦闻言大喜,相对已经不成气候的黄巾,绊倒王芬更为重要,吩咐道:“好好好,让锦衣卫全力探查,收集王芬等人谋反的证据!”
还有作用的黄巾军和绊倒王芬的事情,孰轻孰重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