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从嘉靖末年开始
- 千古悠悠,多少生民艰辛;兴亡更迭,多少生民疾苦。明嘉靖末年,亦是明王朝日落时刻,在这跌宕不安的时候,先活下去吧。
- 迎风随飘舞

- 东辽左相
- 一个寻常普通的大学生偶然间穿越到一个与自己认知完全不一样的朝代,遇到一位不受宠爱的皇子,因感慨其遭遇坎坷,二人相见恨晚。本想凭借自己现代人的优势带其干出一番事业,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咸鱼哪有那么容易翻身,一路走来磕磕碰碰。但是屡败屡战,不服输的精神和死皮赖脸的脾气却让主角成就了不一样的风采。
- 龙骧上将军

当初选定下注曹操之时,荀氏可谓是态度明确,由此颖川一带除韩氏之外的荀氏、陈氏、钟氏此三大家族这才捆绑在一起投靠曹操。
当然,其余两家之所以如此配合,也是因为曹操将大本营定在许昌,如此也由不得他们。
毕竟刀都抵在你脖子上了,你敢不同意?
难怪曹操会说乱世世家不足惧,或许这便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写照吧!
可不论怎么说,荀氏在帮助曹操不费一兵一卒便快速占据豫州这事可是实打实的,哪怕其余两家也出了力,可终归还是荀氏带的头。
故此之后,在几家当中,荀氏便隐隐稳压其余两家一头,好似成为了带头羊一般的角色。
可荀彧深知过犹不及,高处不胜寒的道理,风头太尽,风险必然也近!
何况,若想匡扶曹操荣登九五,还需几家同心协力才行。
所以荀彧很多时候都在刻意维持几家的平衡,哪怕是明面上的。
毕竟自家主公可是生性多疑的主,谁能确保今后不被卸磨杀驴?
如今越是风光,将来就越有可能殃及池鱼,对此,几家也是彼此心照不宣罢了!
荀彧这般想着,就见陈群已然开口:
“自古以来,每逢大事先思危,得利者不先谋利而先谋患。
属下这里同样为主公预料了几条忧患,若能将其一一克服,平定扬州只在覆手之间。”
话到这里,陈群便来到挂着舆图的木架之前,手指着将己方与袁术属地分隔开来的淮河说道。
“我等欲灭袁术便须渡过淮河,此乃我军第一道难关,否则我等大军便不能长驱直入,这也是袁术为何敢将治所设于寿春的原因。
即便我等能顺利渡过淮河,还有可能遭遇袁术大军的猛烈抗击。
毕竟淮河乃我双方唯一屏障,以往平时也皆有重兵巡视,而我军一旦大规模行动,也必将引起敌军注意,根本无法瞒天过海。
如此便也不能起到出其不意,闪击而克敌的战略效果,此乃第二个难关。
还有第三,便是我双若不能快速取胜,必会与袁术陷入持久战,这时董卓是否会趁机袭击我方许昌中枢也犹未可知。
以上三点乃属下所虑,也是主公欲取扬州所必须思虑隐患,否则一但兵败,或再等北方一统…
届时荆、扬二州尚有喘息之机,而我等便将率先承担北疆铁骑的压力,覆灭亦在顷刻而已!”
“嘶!”
这话一出,场间众武将尽皆倒吸一口凉气,毕竟他们往日可没想那么远,如今一听,简直不服不行!
即便如曹操这般雄主,此时此刻亦不免皱起了眉头,手指则一下下的敲击着桌面。
片刻之后,曹操目光一瞥,就见此刻的陈群倒是神态自若,毫无半点紧张神色。
只一思索,曹操便猜到这是在场世家在表现其自己的价值呢。
“那,长文对此三条隐患,可有破局之策?”
曹操还是很配合的问了出来,对方所想亦不过是担心自己以后卸磨杀驴,既然如此,便配合一下使其安心吧。
实则曹操心里却在吐槽——奶奶个腿儿,曹某是那种人吗?
这话若是问与李复,李复必毫不犹豫的回复——会,你他娘的还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