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紧

第396章 南朝风雨1

唐海刚哦的一声,道:“怎么说?”

刘天瑞接着说道:“贡赋检点官南下是为了代金券之事。”

唐海刚眉头一皱,元人推行代金券之策,他是知道的。户部还曾经讨论过,得出的结论是:看似好处多多,实则难以实行。

代金券无疑脱胎于钱庄的票据,但那只是私人的,是以钱庄的私人信用和关系为基础推行的。元朝的代金券面额不大,分别是一两、二两、五两和十两,主要是用来商贸。只要拿着同等数量的金银,就可以到各地的官府兑换同等面值的代金券。

众人认为,代金券方便是方便,但是很难全面推行,尤其是在安全方面,仿制、账目往来结算等等。但户部众人认为,如果是朝廷推行这种政策,将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说假冒仿制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现在私钱尚且控制不了,何况只是一张纸片,如果有人破解制作之法,或者说仿制的像一点,想要欺骗人还是很容易的,到时可就麻烦了。要说这还是技术性问题的话,讨论中户部那些常年与钱粮打交道的人,更是提出了不少原则性问题。

比如有人就说到底整个朝廷需要多少代金券,能够发行多少代金券。要是苏圣平听到这种疑问,定然会想要把他“收入囊中”。因为虽说疑问是朴素的,但这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货币发行最基本的两个概念货币发行量和准备金。

最终,所有人都认为元朝这代金券政策会一败涂地。但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在元朝国师强力推行下,特别是忽里温登位后全力支持,元朝中原汗国版图内,理论上代金券已经全面铺开,而且效果还不错。至少,很多元人和商人认为这样其实也蛮方便的。只是户部那些人还是认为这是因为代金券刚刚发行,加上元朝上层强力推动,所以暂时没有问题,假以时日就会出现重要的疏漏。

现在苏圣平的信使说元人南下的目的是为了代金券,唐海刚狐疑的问道:“什么意思?”

刘天瑞答到:“元人要吴、越两朝也使用代金券。”

唐海刚惊道:“什么?此话当真?”这事跟户部关系最大,由不得唐海刚着急。

刘天瑞倒是依然镇定,道:“禀阁老,苏大人只是从王家管事那边得到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他也不敢肯定。所以才让在下前来,秘密禀报大人,免得消息外漏,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也好让阁老有所应对。”

唐海刚听了,心想那王家商铺的管事如何能探听到这种消息?不过,苏圣平能想到把这消息禀报给自己,就比较上路了。不管这事真假,自己现在就可以开始考虑对策了,明日和皇帝见面的时候,略微提一下,顺便再说一下应对的措施。到时要是这事是真的,岂不显得自己有先见之明,即使最终是假的也无所谓不是。想到这,考虑到苏圣平和东南党大佬的关系,就问道:“这个消息还有没有禀报别人?”

刘天瑞答到:“在下到了江宁之后,就直接找到李管事,未曾见过其他人。再者,苏大人嘱咐只能报给大人知道。”

听到这,唐海刚心中尽管狐疑苏圣平为何不把这事报给周秉政或者杜文心,但苏圣平既然如此交代必然有他的打算在这。道:“如此最好,辛苦了。”说完端起茶杯,有点端茶送客的意思。

刘天瑞倒是接着说道:“苏大人心忧国事,冒昧让在下向阁老转达一下他的担心。他认为这一消息可能性很大,元人逼迫朝廷使用代金券,必定是心怀歹意,不得不防。”

唐海刚微微一笑,道:“苏大人擅长理财之事,江宁诸人也多有所耳闻。不知道他对元人代金券之策和贡赋检点官南下之事有何高见?”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乘龙傻婿
乘龙傻婿
世人说他是傻子,只因他结巴;外界嘲笑他是窝囊废,只因他晕血;他的生父替他举办葬礼,只因怕他损害家族荣誉;他以为这是自己的命,命中注定昏暗无光;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在战乱来临之际,这个别人眼中的傻子窝囊废终于发出了耀眼的光辉!
门旮旯棍
边防黑连
边防黑连
流玉穿越到一个叫蓝星的星球,这个星球四周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虫洞,无数外星文明对蓝星虎视眈眈。流玉穿越后拥有观测暗能量的能力,可以从底层打击各种已知物质,他和边防黑连的战士们一起出击,让外星文明防不胜防。真以为我种花家只会种花?敢来我们种花家撒野,就别怪我去你家种花!
玉叶留青
代管大秦,朕还没死,逆子先登基
代管大秦,朕还没死,逆子先登基
公元前219年,赢玄穿越大秦,激活系统。同年,始皇东巡,将咸阳城分别托付给扶苏,胡亥和赢玄三人代管。就此,赢玄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以铁血手腕,干扶苏,干胡亥,干大秦奸佞,干六国余孽,干诸子百家等任何反抗势力。半年时间,任何反抗势力都臣服在赢玄的铁血之下异常惊惧,赢玄已称帝。当嬴政东巡完毕,回归咸阳宫。赢玄:“父皇,你的时代已经过去,朕已登基,你莫要做些不智之举……”
七元阿七
明末天下1639
明末天下1639
崇祯十二年,即1639年,大明末年风月史即将迎来最为绚丽的一幕。当时空虫洞在崇祯十二年的苏州打开,来自后世的张守言,他不光看到了秦淮河上那即将灿烂的风月,也看到了刚刚从中原掠走四十六万人口的多尔衮,还有再次举起反旗的张献忠,以及从商雒山里奔向河南的李自成。江山与美人,他居然都想要!
武陵岛主
北宋小文豪
北宋小文豪
苏辂,人在北宋,老家眉山。生为衙内,苏辂从小锦衣玉食、娇生惯养、胸无大志,只吃得下软饭,正积极找人接盘,让自己后半辈子可以继续当一条没有理想的咸鱼。对于自己的未来,他已经做好万全的规划:要是实在找不到养得起他的老婆,他不介意继续留在家里啃老。七岁那年,苏辂回到老家,赫然发现自己两个堂哥一个叫苏轼,一个叫苏辙。苏辂眉头一皱,觉得此事并不简单!***搞笑风,日常流,新人求支持~
明日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