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生莲

第12章 修国书

“哈哈哈,有趣,有趣,朕还是头一次看到这样的国书,这是杨浩写的?”

“是。”

“朕见过杨浩的字,似乎……”

“哦,杨左使的字实在是……,这是一位功曹的代笔。”高翔欠了欠腰,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原来如此。”赵匡胤点了点头。

柳林西把杨浩拟就的国书交给称病在家的高右使,高翔一看如获至宝,当即事也没了,病也好了,揣起杨浩的另类国书,冠带整齐的就直奔皇宫了。

这时候夕阳如血,彩霞满天,赵匡胤一家人正在吃晚饭,不过自打那一回用玉斧打掉了进宫言事的官吏门牙,被那官儿威胁要把此事写入皇帝起居录,害得赵匡胤一个劲儿陪礼道歉之后,再有官员不在朝会时间入宫言事,除非禁宫已经上了锁,否则他都会接见的。

“唔,你放在这儿吧,朕再好好看看。”

“是,那……微臣告辞了。”

高翔拱手告退,心中微微有些失望,因为皇帝虽说露出了嘲笑的意味,却没有当面把杨浩贬个一文不值,直接掷还拟稿,驳他个灰头土脸。

杨浩这封信,从词辞修饰上来说,太过浅显直白,完全没有泱泱大国那种雍容华贵、优美高深的措辞和文风,柳功曹有意把他的原话照录下来,没有进行任何修饰,高翔把它拿来,就是要让皇帝看看:陛下所托非人啊,就他那水平,当得了鸿胪少卿?

另一个,他们这些做外事的官儿,一言一行最是敏感,有什么交涉的时候一向有事说事,绝不东拉西扯牵涉太多,做事的宗旨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天下无事,那就大功告成。可杨浩呢,杨浩这封信唯恐天下不乱,简直是没事找事,官家如今正对南汉用兵,真要把契丹人招来……,杨浩这样没轻没重,皇帝不恼才怪,可是……

高翔摇摇头,只能喟然一叹:帝心难测啊。

杨浩这封信洋洋洒洒,内容是天马行空,简直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措辞用句浅显直白,国书大意就是:首先回顾了两国历史,北国契丹,较之宋国立国早了五十年,是一个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的友好国家,中原大乱,诸侯争霸的时候,契丹也没有趁机狩猎中原,是有着光荣的和平传统的。

宋国立国之后,契丹承认了宋国的合法地位并遣使建交,两国开始朝着健康和平的方向发展,当然,两国之间也发生过一些不愉快。主要原因是由于北汉,北汉同宋国和契丹都有着历史渊源,为了它,我们的皇帝陛下同贵国皇后陛下曾经交过手、打过仗,实为一桩憾事。

幸好,双方君主都爱好和平,彼此都保持了克制的态度,此后两国交往日益密切,如今民间通商频繁,榷场买卖兴隆,两国互通有无,对两国的税收都有莫大好处,前不久我们还从贵国购买了大批牛羊,有力地支援了贵国的经济建设。

东拉西扯一番之后,杨浩才绕到正题,开始解释对方的指责。杨浩没有指出所谓契丹商人的奸细身份,反而承认他们是正当商人,并且承认他们是被宋国官员害死的,但是否认是宋国朝廷所为。在他的解释中,这是山东棣州兵马都监傅廷翰和提辖官莫言贪脏枉法、谋财害命,掳夺了契丹商人财产,并且杀死了他们。

宋国朝廷为此已将山东棣州兵马都监傅廷翰押解进京,当众处死,至于从犯棣州提辖莫言,已经逃之夭夭,为了严肃纲纪,以正国法,维护两国友好关系,还契丹守法商人一个公道,宋国正在锲而不舍地缉拿凶手。现在我们宋国得到消息,这个通缉犯莫言已经逃去了贵国,希望贵国能协助我们缉捕凶手,将他绳之以法。

至于贵国的边防小分队受到我边防军伏击,伤亡惨重的事,朝廷对此十分重视,立即派员对此事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通报如下:贵国巡逻小分队是误入双方不设置武力的隔离地区才受到伏击的,尽管这个隔离区只是双方约定俗成的一个隔离带,并非两国磋商设置,却是受到两国边防军的一致遵守的,贵国巡逻军士误入中立地带,引致我方误会,才造成这起冲突,我国政府对此深表遗憾,并致以十二万分的歉意。

经过我方细致认真的调查,发现这起误会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贵国境内的一些不友好部落时常武力越境“打草谷”,杀人掳命,抢掠浮财,引起我边区军民极大愤慨,我边防军严阵以待,本是为了对付这些不遵守贵国法律、破坏两国和平的强盗。

因贵方巡逻人员服装没有明显标志,才导致了这次不幸的发生,对贵国死难将士,我们致以最诚挚的哀悼,并保证尽快将这些英灵的遗骸归还贵国,让他们落叶归根。藉此机会,我们也请求贵国政府能够本着和平友好、共同发展的宗旨,从两国长远利益出发,严厉打击日益猖獗的马匪,避免类似不幸的再次发生……”

杨浩唇枪舌剑,明嘲暗讽,赵匡胤把信又看了一遍,看得眉毛乱跳,最后忍不住一拍桌子,放声大笑,宋皇后奇道:“这封国书很有趣么,官家很少这般畅快大笑了。”

赵匡胤忍俊不禁地笑道:“这个杨浩,真是一个妙人儿,我还是头一回看到鸿胪寺的人写得出那些统兵将帅才具备的豪迈血气。”

“杨浩,又是杨浩?”永庆公主滴溜溜一转眼珠,好奇地道:“那个大棒槌说甚么了?”

“永庆,一个女孩儿家,又是一国公主,说话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宋皇后马上责备了她一句。

赵匡胤笑道:“说的很有趣,很有趣,尤其是这最后一段:‘我主以德绥天下,天下归心;以武扫中原,所向披靡。以此英明之主、虎贲之师,使之众战,谁能御之?使之攻城,何城不克?哈哈,这一句是从哪本古书上扒下来的来着?唔,有些忘记了,不过……改得妙,改得妙,可比他那不伦不类的《出师表》强多了。”

永庆公主俏巧地翻了个白眼儿,撇嘴道:“我当他说了什么,原来是大拍马屁,拍得爹爹龙颜大悦。”

赵匡胤横了她一眼,复又展颜笑道:“我还没说完呢,下面一句更加精彩:我主宽厚仁德,素与贵国皇帝友好,希望贵国皇帝能够平心静气地解决这桩事情,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谁若把我主当敌人,我主则必是他最称职的敌人!妙啊,妙啊……”

宋皇后抿嘴轻笑,嫣然道:“‘谁若把我主当敌人,我主则必是他最称职的敌人!’原来是这句话搔到了官家的痒处,说的实是有理,官家雄才大略,一代英主,谁敢视我官家为敌,官家自当成为他最不敢忽视的强敌,呵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秦我扶苏最强暴君
大秦我扶苏最强暴君
穿越大秦,成为了长公子扶苏,激活系统,只要诛杀叛逆便能获得成功值!于是,扶苏开启了自己开挂的人生……至此,诸子百家听到公子扶苏之名,无不为之战栗!嬴政:来人,给我诛杀六国余孽!影密卫统领章邯:陛下,早就被长公子做完了啊!嬴政:来人,我要征服匈奴!黄金火骑兵统领蒙恬:陛下,哪里还有什么匈奴,都被长公子收服了……
抠鼻子小屁孩
三国之东方再起
三国之东方再起
世界四大帝国之首的大汉帝国已经大厦将倾,而其他三大帝国中,罗马正在内部争权夺利,安息帝国尚未衰弱,贵霜帝国开始向西域扩张。一个新的帝国取代了大汉,东方帝国再次崛起,世界风云突变,当东方第一次大规模西征,无边的铁骑踏破欧亚大陆,东西方文明迎来一次大碰撞。书友群:530490126
暗影与曙光
大明武夫
大明武夫
赵进平凡一生,没想到在明末有了新的开始他要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凭手中矛,平万里河山,这就是大明武夫
特别白
西凉董魔王
西凉董魔王
(本书剧毒,已有多名神农丧命。恳请各位读者三思而后行。最好看完简介在决定是否看书。)吾名董卓董仲颖,诞于陇西霸西凉。天下英雄谁敌手?唯我西凉董魔王。召唤猛将战群雄,天下尽归董仲颖。西收羌族灭北匈,脚踏贵霜战罗马。围剿海兽斩诸神,守卫国门卫天下。“就让我们西凉儿郎,打烂那群娘炮兵,撕碎那世家大族虚伪的脸面!”(有乱入,不喜误入。)(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宋皇陵
三国之女将军团
三国之女将军团
天地人三界,三国也分三个世界人者界,武者界,仙者界女武将,女武者,女仙,怎么能征服男人的世界
鬼刀龙